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Nreal徐驰:PC、手机之后,下一个终端是AR眼镜

Nreal徐驰:PC、机之镜手机之后,后下下一个终端是个终AR眼镜

终端的发展有一个必然趋势,即“显示”是机之镜离人越来越近。眼镜比手机离人更近。后下在大脑植入芯片之前,个终AR眼镜可能是机之镜我们所需要的最后一块屏。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胡楠楠

6月25日至26日,后下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个终全球木兰论坛暨2022(第十四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木兰论坛以“她宇宙,机之镜无定义”为主题,后下宋志平、个终杨柳、机之镜盛松成、后下姚洋、个终陈春花、彭凯平、乔健、尹烨、夏华、周宏骐、刘楠、梅冬等近50余位企业家、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及意见领袖共同探讨了女性力量的生长和释放。

在“未来不止一面”环节,Nreal创始人兼CEO徐驰分享了AR带来的新的交互方式及创新体验。

徐驰认为,在经历了PC、手机的终端迭代之后,下一个终端可能就是眼镜。“终端的发展有一个必然趋势,即‘显示’是离人越来越近。眼镜比手机离人更近。在大脑植入芯片之前,AR眼镜可能是我们所需要的最后一块屏。”徐驰表示。

徐驰在演讲中提到,今天特别像2006年、2007年的智能手机行业,底层技术开始成熟、供应链还不完整、专业的人才还稀缺,但是一旦有人有机会定义出这个行业的一个爆款终端,它会快速地带领这个行业进入到一个蓬勃增长时期。

以下为徐驰在“全球木兰论坛”演讲实录整理,有删减:

大家好,非常荣幸来到全球木兰论坛的现场,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未来不止一面,从AR看未来”。

AR到底是什么?我们在太多的动画片、科幻电影里面看过,我们想做的就是把一个3D的互联网内容和真实的世界无缝融合起来。之前国外的谷歌、微软、Magic Leap、苹果很多大厂,都在一直积蓄力量,做它的AR眼镜。

我们认为的更能代表未来的AR设备,最大的特点就是足够轻巧,让大家更长时间戴在头上。我们想给大家打造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人触手可及的增强现实体验。

经历过不同的计算终端的迭代,我们能看到人类经历了PC、手机,在手机之后,下一个终端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我们认为它就应该是眼镜。因为终端的一个大趋势就是,它离人会越来越近,让你越来越便捷地获取移动互联网信息。眼镜其实有可能是人类需要的最后一块屏,再下一代可能就是大脑的脑机接口了,但是脑机接口,我们确实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来。

过去15年我们最流行的一个终端,就是智能手机,我们所有的交互、呈现都被压缩在了一个二维的“小盒子”里面。而事实上,我们认为真正的信息世界应该是无处不在的,应该是跟真实的生活无缝融合在一起的,而且它应该是千人千面的,不同的人希望在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有点像一下子披上了一个钢铁侠的战衣,我们会觉得每个人都跟超人很像,计算机能够帮助我们去推送更有效的信息,筛选有用的信息,把最重要的东西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力越来越大。

同样我们也能看到这样一个过渡,我们其实逐渐从移动互联网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把它叫做空间互联网。就像我们说所有的数据都会升维,所有的交互也会变得更加游戏化。同时,我们也会要求真实世界和虚拟场景无缝融合。我们能判断一些趋势,比如说信息量会有一个全新的提升,当信息量指数级上升后,信息会变得更加无序和混乱,它的熵值会提升,这时候对环境更精准的理解,以及信息分发效率也变得越来越关键。

大家经历过移动互联网1.0,那时我们强调的是信息的连接,比如说像微信能让人随时随地连接在一起。过渡到移动互联网2.0,就是全面视频化,长视频、短视频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购物、视频直播、学习、教学、娱乐,我们发现长视频、短视频带来的信息密度远超文字和图片。那么到了下一代空间互联网的时候,我们认为空间互联网1.0,其实就是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它是一个更强的视频化,甚至是视频的空间化。

在这一点上我们做一个大胆的预测,大概10年之后,2030年,世界上会有多少人戴着AR眼镜呢?我们认为世界上至少会卖出10亿部智能眼镜,而这10亿部智能眼镜大多会戴在大家头上,成为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这个数字几乎是0,那10亿是不是特别有野心的一个数字呢?其实也不是,因为当年苹果iPhone1问世的时候,2007年到2016年这10年里,全球一共售出了85亿部智能手机。所以其实我们往往高估两三年科技对生活带来的变化,而又低估了10年这样一个阶段,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怎么走到空间互联网?这样的平台更迭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我们的交互变成了三维交互之后,可能是语音、视觉、触控各方面的整合,面临一个多模态的交互。我们会发现可能5G生态也是不够的,可能需要一个5G+的带宽来带动这样一个内容生态。这样的话,我们认为商业化的第一步其实不是一步到位,到了空间互联网,而是努力地去做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化。

这就是我们一开始想到的一个方式,不是去替代手机,而是做一款设备,跟手机形成一个很好的互补,当有互补之后,我们的交互方式、内容生态都可以最大化地利用今天手机的一个生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不再去想替代手机,而是怎样让手机的一部分体验被增强。原生的一些视频类、互动类的体验,可以变得更大屏、更多屏,内容生态随之会有更多3D素材,慢慢变成更多3D交互,最终回归到了空间互联网,我们会发现数字世界跟真实生活会无处不在。

我们认为这是空间互联网的黄金10年。我觉得今天特别像2006年、2007年的智能手机行业,底层技术开始成熟、供应链还不完整、专业的人才还稀缺,但是一旦有人有机会定义出了这个行业的一个爆款终端,它会快速地带领这个行业进入到一个蓬勃增长时期。所以我们认为最近几年可能是AR最好的时代。回过头来看,中国企业很遗憾错过了上一波移动互联网终端定义者这个角色,但是今天我们认为中国企业是有机会站在这个行业最前沿,参与、引领和定义下一个空间互联网的10年。

整个生态,我们可以把它分成若干层,从最底层的硬件和基础设施到中间的数据层,再到上面的体验层,我们会发现,其实元宇宙或者空间互联网带来3D化、游戏化的交互体验,有机会重新奠定一个空间互联网内容生态的全新商业模式。在体验端,我们认为会有全新的社交、游戏、视频、娱乐等等,还会有更便捷的3D化内容的分发和3D开发的资源平台。在数据端,随着信息量的提升,我们需要AI越来越主动地给用户推送一些有用信息,甚至会有的概念,有一个老管家,它陪伴着我,可能比我的父母更了解我的喜好,能在对的时间推送我想要了解的信息或者体验。在底层,会有全新的硬件和基础设施,慢慢进入到主流视野。

AR为什么一下子这么火了呢?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的学科,过去二三十年,以及未来二三十年,在若干个环节持续地技术突破,才有机会有阶段性提升。

我们是第一款在全球把AR眼镜做成眼镜形态的,也是第一款做到消费级的,同时打通了移动互联网生态,把这样的一个体验量产起来的。我们能给大家带来一个移动的,像IMAX大屏般的观影体验,甚至是多屏的3D体育类交互体验,甚至云游戏,我们可以把一个巨大的荧幕投在您面前,让您随时随地享受游戏的乐趣。我们想打造的一款产品,一定是用户愿意戴在公共场合,愿意带到朋友面前的设备。所以其实从第一天开始,我们就注重功能和设计的完美融合。

我们第一代产品,其实从2019年亮相以来,在韩国、日本、欧美市场率先实现了商业化,也是今天全球首个完成消费级AR眼镜商业化的公司。也期待不久之后,能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随着跟手机的匹配,我们这种即插即用的方式,能大大简化用户对一个新终端的接受成本。我们最新的一款产品也是极度轻量化的,看起来真的就是一个普通眼镜,我们想打造的也是一个用户随时随地愿意带在身边的,每天使用的轻量化AR设备。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基于多人的公众场景交互平台,就像《失控玩家》那样的场景,比如说戴上眼镜之后,虚拟向导可以带你去游览整个场馆。我们希望能把这样的场景带到中国,比如说在三星堆上第一次尝试的这种AR沉浸式剧情导览,我们希望能让空间互联网概念,把数字化内容和历代的文物或者场景,非常好地融合在一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