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在生物军事活动问题上 美国欠世界一个清清楚楚的交代
原标题:国防部:在生物军事活动问题上 美国欠世界一个清清楚楚的国防交代
3月24日,国防部新闻局局长、部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大校就乌克兰局势有关问题答记者问。物军
问:据报道,事活在此次俄乌冲突中,动问的交代俄方发现美国在乌克兰拥有多处生物实验室。题上俄罗斯国防部近日公布相关文件称,美国美方在乌实验室开展生物武器研究。欠世清清美副国务卿纽兰承认,楚楚乌克兰有“生物研究设施”,国防美方正同乌方合作,部生防止相关“研究材料”落入俄军手中。物军乌克兰安全局前官员披露,事活美在乌境内的动问的交代生物实验室正在研发生物武器。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题上
答: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生物武器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生物军事化活动是事关国际和平与安全、事关各国安全利益的重大问题,任何生物军事活动的信息线索都应当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
作为世界上从事生物军事化活动最多的国家,美国在全球30个国家有336个生物实验室,在其境内的德特里克堡也开展了大量生物军事活动。根据公开披露的消息,乌克兰境内数十座生物实验室是按照美国国防部命令运行的。美方上述活动严重缺乏透明度,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此前多个美军海外生物实验室所在地暴发罕见流行病,引发多国抗议与质疑。这也是此次美在乌生物实验室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切的重要原因。
我们不禁要问,美方这些项目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美方为什么不公布这些项目的详细信息?美国海外生物实验室与美国防部是什么关系?如果美方在乌实验室从事的仅是科学研究和疾病监测,为什么美国防部会深度参与?美国20年来一直独家反对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多边核查机制,这又是为什么?在这5个问题上,美国欠世界一个清清楚楚的交代。这些重大原则问题,绝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虚假信息”就能搪塞过去的。
中国曾是生物武器的受害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包括生物武器在内的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在任何情况下研发、拥有或使用生物武器。中方一贯认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宗旨和目标必须得到严格遵守。我们敦促美方以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切实履行公约义务,对其境内外生物军事化活动作出全面说明,并接受多边核查。
(责任编辑:娱乐)
-
11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和菲律宾方面探讨了建设核电站等设施,此外她还访问了菲律宾的巴拉望岛。中方对于哈里斯此访有何评论?图源:外交部毛宁表示,我们不反 ...[详细]
-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7日,美国马里兰州,美国总统拜登视察沃尔沃位于马里兰州的动力总成工厂。图/IC photo2022年10月7日,美国白宫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表示,为了巩固和保持其在先进 ...[详细]
-
中新网10月14日电 10月14日,回力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针对近日网络流传有关“买到鞋底藏剪刀的回力童鞋”的内容,引起了部分媒体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经公司核实,该视频中的涉事鞋品非回力品牌,系假冒伪 ...[详细]
-
9月CPI同比创逾两年新高,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下阶段走势如何?丨火线解读
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上涨2.8%,环比上涨0.3%;PPI同比上涨0.9%,环比下降0.1%。9月CPI同比创逾两年新高 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 ...[详细]
-
来源:新时代 新青年 新担当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诚信建设高峰论坛发布《中国网络诚信发展报告2022》。该《报告》记录了2021年以来我国网络诚信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了网络诚信 ...[详细]
-
10月1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近期飓风“朱丽叶”袭击了多个中南美洲国家,中方表示将为当地救灾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想请发言人进一步介绍有关情况。毛宁介绍道,中方高度重 ...[详细]
-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2日电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12日在安理会“非洲气候与安全”公开辩论会上发言,敦促发达国家尽快落实对非气候融资承诺。戴兵说,帮助非洲应对气候变化不在于口号喊得多么响亮,而要看承诺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徐 骏作新华社发)今年以来,国资央企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招录2022届高校毕业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8月31日,全国国有企业年度招录高校毕业生超过76万人,同比增长23.4%。 ...[详细]
-
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中国水下考古再添历史性突破
2022年11月20日夜间到21日凌晨,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近3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古船桅 ...[详细]
-
10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的风险提示》,全文内容如下: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消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