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潮”来袭!年内12家银行“真金白银”稳定股价
炒股就看,增持潮权威,袭年专业,银行及时,真金全面,稳定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增持潮 2022年上半年即将过去。袭年6月27日,银行多项统计数据出炉,真金显示我国经济整体处于恢复中。稳定 作为货币政策与市场之间的增持潮“连接器”,这半年,袭年银行业在多领域发力,银行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真金如银行业不断调整自身盈利能力,稳定压降负债成本进一步为支持实体经济的贷款成本下降腾挪空间;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的创新,纾困受到疫情冲击的实体企业;银行发力消费贷,结合数字人民币试点,促进消费复苏。 此外,这半年,楼市的发展迎来挑战,银行还通过降低房贷利率、支持优质项目并购等方式助力楼市回归正常发展轨迹。 在为中国经济恢复保驾护航的同时,银行自身也正在合规的道路上,不断加强风险管控。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完善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对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金的监管要求有所提升,同时扩宽了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渠道,让银行的“安全垫”更加厚实。正因如此,今年各类银行不断通过发债等方式补充资本金,为更好地维持经营创造未雨绸缪。 展望下半年,政策的效力不断显现,中国经济将稳步复苏。银行业仍将继续担负促进经济发展的重任,在稳出口、稳投资、稳消费等领域持续发力。 即日起,贝壳财经推出“银行这半年·显微镜”系列报道,通过几大关键词透视“银行这半年”。 6月27日发布的《稳定股价方案》显示,控股股东邮政集团拟以累计不少于5000万元增持该行A股股份。这是今年以来首个出炉稳定股价方案的国有大行。 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迎来了一波“增持潮”。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共有12家银行发布了股东、高管增持本行股票的情况或计划,其中有4家银行宣布高管主动增持,其余8家银行均因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而被动增持。 上市银行股东、高管“真金白银”稳定股价的动作不断,是否意味着银行股投资机会来了?多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股东、高管增持自家股票无疑给市场传递信心。当前银行估值偏低,股价大概率能跑出相对收益,对于大资金而言,仍是十分具有配置价值的板块。 股价走低 多银行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邮储银行拟采取由控股股东中国邮政集团增持股份的措施稳定股价。”在今日发布的《稳定股价方案》中,邮储银行指出,自2022年5月27日至2022年6月24日,该行A股股票收盘价格已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其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6.89元,触发了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今年以来,银行股虽然偶有上涨,但总体走势依然不尽如意。这让不少银行依然处于“破净”状态,因此多家银行在今年上半年均出现了股东、高管被动增持以稳定物价的情况。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仅6月份,就有、、因此发布了高管“自掏腰包”稳定股价的相关方案。此外,今年还有、、、等银行亦发布了稳定股价的方案。从各家银行的方案来看,股东及高管增持的金额主要在上百万至几千万不等。 浙商银行此前发布的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2月21日,该行需履行稳定股价义务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共计7人,将以不少于上一年度自本公司领取薪酬15%的自有资金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据统计,这7人义务增持金额下限共计192.35万元,自愿增持金额为341.93万元,这意味着浙商银行此次高管增持的金额将不低于534.28万元。 渝农商行9名董事、高管将以不超过上一年度从该行领取税后薪酬15%的自有资金增持;重庆银行的第一大股东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计划在6个月内增持该行不低于2585.9万元;同时该行12名董事、高管也自掏腰包,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76.34万元,并自愿锁定6个月。 主动增持 银行高管“自掏腰包”护盘 与上述银行不同,还有4家银行高管、骨干员工在今年上半年选择了主动增持。 近日发布公告显示,部分高管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共计13名高管及家属。研报分析指出,本次参与增持的13位董监高及其配偶中,有8位此前均未持有北京银行股票。同时这也是北京银行董监高近年来首次增持,显示了管理层对该行未来经营情况、战略转型和市值增长的信心。 从总体金额上看,的骨干员工更为“给力”。今年2月,兴业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2022年1月13日至2月18日,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子公司、分行及总行部门负责人(包括其配偶、子女)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自愿买入该行股票1693.29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人民币20.36元至23.08元。按此计算,兴业银行此次增持金额约在3.45亿到3.91亿元之间。这一金额远超近年来其他银行高管自掏腰包增持的量。 有业内人士认为,兴业银行之所以发动骨干员工大规模增持,除了看好银行未来发展之外,或与其可转债即将到期有关。据测算,该行可转债强制赎回触发价格为32.11元。该行500亿可转债若转股,可补充兴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0.8个百分点至10.36%。 此外,新任行长王良还未正式上任就已在二级市场增持招商银行A股股份。据测算,王良增持的2万股招商银行A股成交均价在38.33元/股,最终成交金额共计76.66万元。而此前,前行长田惠宇被带走调查一事,曾引发该行股价大幅下跌。 高管层则于2022年5月5日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上海银行A股股票,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6.45元至6.50元,共计买入56.5万股股票。 机会来了? 银行股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 银行出现大规模股东及高管增持在往年相对较少,但自2021年起,银行股便开启了“增资潮”。银行股被低估已成市场共识,据计算,当前八成上市银行股仍处于“破净”状态。霸气护盘之后,“上车”银行股的机会是否来了? “高管主动增持的信号更强,股价大概率能跑出相对收益。由于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高管的增持行为具有一定的信号效应,能够向市场传递公司股价被低估、经营基本面向好的信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股价。”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但对于被动增持的银行,虽然短期内部分银行股价可能得到一定提振,如果公司经营基本面并无实质性改善,增持对股价带来的阶段性支撑往往难以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来多家银行高管纷纷“下场”为自家银行股“摇旗呐喊”。董秘周强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现在平安银行的股价不能充分准确反映该银行的估值,甚至直呼“去年大家都是抱团追逐这种成长股的 ‘美女’,今年该轮到银行股这种朴实低估值、但是也挺能持家过日子的 ‘村姑’类型股票来表现一下”。 亦在5月发布的《致全体“中信人”股东的一封信》中指出,该行市盈率、市净率仍处历史低位,股价仍被低估,“无论从宏观经济还是业绩表现,我行股价均存在向上修复空间”。 不过,分析认为,当前银行正处于分化阶段,银行想要脱颖而出必须具有发展特色,如业务转型符合行业发展大趋势;聚焦细分领域并建立差异化优势的银行;市场化程度高且公司治理机制优异的银行;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可享受经济发展红利等。 王一峰亦表示,银行业下半年营收、盈利增速将触底企稳,因此有三类银行可重点关注,即经营基本面优质、估值性价比较高的银行,处于信贷投放“头雁”、负债端优势明显的银行,深耕优质区域且有业绩释放诉求的银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姜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部分白酒促销价低于出场价,酒企“封杀”垂直酒类电商
- LOL手游,崩了!召唤师们,跑了?
- 安徽芜湖市繁昌区新发现一例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
- 护士举报医生丈夫出轨医药代表权色交易 医院:涉事医生正接受调查
- 伟创电气产销率超90%定增10亿扩产 技术驱动前三季研发费率逾10%
- 拍摄传播淫秽视频24人被抓!律师:特别严重,当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杨杰:中国移动正在做元宇宙基础设施方面的布局
- 海关总署撤销2家印度水产企业在华注册资格: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存重大问题
- 全国首个规范租房的地方性法规实施!北京今起租房需网签,租金可调控
- 个人碳配额制度进入实操,上海探索打造碳普惠“样板间”
- 刷屏!腾讯去年4季度净利骤降25%,连续两季负增长!处置京东收益782亿
- 扛不住了!五菱汽车年内再调价,最高涨8000元
- 社会面病例增多是否与取消次密接有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回应来了
- 中国移动2021年业绩增长7.5% 移动云增速业内第一,5G套餐渗透率仍落后同行
- 科学家成功延长量子比特在晶体中的存储时间,创20毫秒纪录
- 怎么对付高通胀?美国议员提议直接给民众发钱、对油企征暴利税
- 部分白酒促销价低于出场价,酒企“封杀”垂直酒类电商
- 快讯:港股低开低走 恒生指数跌幅扩大至1%
- 下次会议或迎加息50基点+缩表 美联储官员轮番上阵与市场沟通
- 别让妇检成为女性噩梦,专家建议:应融入更多人文关怀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