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7月份CPI同比 上涨2.7%
国家统计局8月10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全国7月份,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比上环比上涨0.5%,全国同比涨幅已经连续4个月处在“2区间”。月份分析原因,比上猪肉、全国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及季节性因素的月份影响为涨价提供了支撑。
7月食品价格明显上涨 油价出现回落
今年以来,比上CPI自年初同比上涨0.9%便一路看涨,全国4月份首次进入“2区间”,月份目前已经在此区间内停留4个月,比上且保持持续上涨态势。全国其中,月份7月份,比上CPI同比上涨2.7%,涨幅较6月扩大0.2个百分点,略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权威解释,7月份CPI同比涨幅略有扩大、环比由平转涨,主要是受猪肉、鲜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及季节性因素影响所致。
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3%,涨幅较6月扩大3.4个百分点,环比也由6月下降1.6%转为上涨3.0%,支撑了CPI的上涨。
非食品价格则呈现不同表现,环比由6月上涨0.4%转为下降0.1%,同比上涨1.9%,但涨幅比6月回落0.6个百分点,整体影响CPI下行。值得注意的是,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在7月均出现回落。
此外,翘尾因素对CPI的影响也在减弱。据测算,在7月份2.7%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植信投资研究院研究员丁宇佳表示,7月翘尾影响下降0.3个百分点,对CPI的影响已经由拉动转为拖累。
整体看,7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比6月回落0.2个百分点。
猪肉价格同比涨超20% 已进入新一轮“猪周期”
食品中,先看猪肉价格的表现,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受前期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猪肉价格比6月上涨25.6%,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0.2%。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表示,7月份生猪价格急剧拉升,牵动猪肉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行业已经进入新一轮“猪周期”。
分析此轮“猪周期”走势,朱增勇认为,呈现了与此前“猪周期”不同的特点,猪价在新一轮周期的初期便出现短期较大上涨,而不是像过往的猪周期一样,会先经历一轮小周期。不过,猪价的提前上涨也会熨平后期猪价走势,自5月份开始,能繁母猪存栏逐步回升,意味着后期供给将会比较稳定。
从市场情况来看,猪肉价格已经出现回落趋势。7月29日,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为24.40元/公斤,比上周同期(7月22日)下降7.05%,比上月同期(6月29日)下降5.61%。
新发地市场分析师刘通表示,7月底的那几天,猪价回落速度比较明显,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猪价有回调现象,尽管当前猪价还有一些波动,但仍然可以推断,在毛猪产能处于合理区间的情况下,毛猪价格也基本上会处于合理区间,难以出现大涨大落的情况。
对猪肉价格的后期走势,朱增勇认为,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生猪供应能力属于比较理想的状态,预计8月份猪价将继续稳中有降。
受高温多雨等因素影响 菜价涨幅高于往年同期
7月份,鲜菜价格也明显上涨,成为支撑CPI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董莉娟表示,受多地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环比由6月下降9.2%转为上涨10.3%,涨幅高于正常的季节性因素。
丁宇佳也认为,7月份鲜菜价格涨幅明显强于季节性,主要原因是多地持续高温,使得鲜菜供应出现偏紧局面,带动价格上涨。
不过,7月后期,鲜菜价格开始有回落趋势。以北京的市场为例,7月29日,新发地市场蔬菜加权平均价为3.21元/公斤,比上周同期(7月22日)下降6.41%。
刘通表示,7月底蔬菜价格环比降幅比较明显,主要得益于近期天气状况好转,以及新一茬蔬菜上市。
他具体分析,6月份以后,北京周边地区曾出现连续降雨天气,导致光照严重不足,在高温高湿寡照的环境下,蔬菜腐烂现象比较普遍,损耗增加,真正能够进入市场的蔬菜产量并不充足,使得7月份蔬菜价格较长时间保持在高位。
不过,当时易腐的蔬菜有一部分被遗弃在地里,有的则需要重新栽种,这部分重新栽种的蔬菜,在近期形成新一茬上市。这部分蔬菜大多是小品种叶类菜,近期价格降幅比较明显。
此外,由于最近连续降雨天气减少,蔬菜的供应形势整体向好。菜花、大白菜、圆白菜等蔬菜的易腐现象明显减轻,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刘通认为,目前蔬菜的整体价格仍然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整体价格高于去年同期的状态基本上已成定局,但是价格环比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高出的幅度会有所收窄。
关注
央行:
全年CPI平均涨幅3%左右预期目标有望实现
8月10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预计,今年物价涨幅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有望实现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
一方面,从基本面来看我国具备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的有利条件。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通胀走势总体温和平稳,今年1-6月CPI累计同比上涨1.7%,PPI同比涨幅逐月收敛回落,在全球出现罕见高通胀的背景下保持了国内物价形势的稳定。预计今年物价涨幅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有望实现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短期内我国结构性通胀压力可能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多重因素交织下物价涨幅可能阶段性反弹,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综合研判,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CPI运行中枢较上半年1.7%的水平将有所抬升,一些月份涨幅可能阶段性突破3%,结构性通胀压力加大。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坚持稳健取向,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兼顾把握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平衡。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责任编辑:休闲)
-
上周铝价震荡偏强,18日收至19205元/吨,周度涨幅2.37%。1.供给:预计11月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在4051万吨附近,产量在332万吨。枯水季电力紧张发酵,云南减产和四川缓复产仍是主要焦点,广西 ...[详细]
-
十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突破16万亿,三季度增逾1.5万亿!权益类产品增势迅猛
来源:券中社券中社10月17日讯,今年第三季度,银行理财公司管理产品规模仅以理财公司口径计,不含未迁徙的母行管理产品,下同)继续健步上扬。券中社记者从多渠道独家获取并汇总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6家国 ...[详细]
-
欧洲,乃至全球柴油市场再次出现混乱迹象,新一轮通胀压力或将使得不断承压的全球经济面临又一难题。作为驱动工业的卡车、火车和船舶的关键动力燃料,柴油在欧洲市场面临巨额的现货购买溢价。与此同时,法国炼油厂工 ...[详细]
-
(GS.US)公布优于华尔街预期的季度业绩后,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表示需要保持谨慎,称经济逆风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影响消费者和市场。Solomon称: “是时候保持谨慎了。(大多数 ...[详细]
-
很多人在上厕所时,除了纸以外,手机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但你知道上厕所玩手机其实是有危害的吗?近日,人民日报发文科普,非常保守地估计,假如按70岁算,每天6次小便、1次大便,小便以每次3分钟计算, ...[详细]
-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天津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宇龙表示,天津银保监局党委将按照党中央和银保监会党委统一部署,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详细]
-
本报广州10月16日电 记者李刚)随着近期清远市白沙镇、汕尾市桥冲镇、湛江市调风镇等公共充电站点陆续建成投运,广东省正式实现所辖1123个乡镇公共充电桩全覆盖,广东全省范围内电动汽车“出得了城,下得了 ...[详细]
-
韩国通信网络瘫痪引发垄断争议,尹锡悦表态:国家需干预市场垄断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付嘉骏】韩国SK公司C C板桥数据中心15日发生火灾,导致包括入驻该中心的Kakao、NAVER、SK电信等企业服务器中断,被称为韩国“国民聊天工具”Kakao Talk平台服务也 ...[详细]
-
9月1日,智己汽车官微发布消息称,8月份,智己L7销量达1007台,环比增长23.4%。自6月中旬启动全国交付以来,智己L7累计交付2058台。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自购潮持续火热!10月18日,继昨日一批机构率先宣布自购后,又有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公告将自购旗下基金。据不完全统计,两日内已有至少18家机构宣布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