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演7000多场,杨丽萍含泪宣布解散!《云南映象》能否重返舞台?
近日,公演中国民族舞蹈品牌《云南映象》传来解散的多场消息。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杨丽数据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经济规模共335.85亿元,萍含同比降低41.31%。泪宣相比话剧、布解音乐剧等艺术门类,南映舞蹈演出在演出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小,否重返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所承受的公演压力也更大。虽然演出行业受疫情影响不小,多场但《云南映象》目前的杨丽困境却不能完全归因于疫情。 《云南映象》运营方——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主要靠《云南映象》和《孔雀》两部剧目,萍含杨丽萍是泪宣其核心资产和金字招牌。疫情虽然对演出市场有直接影响,布解但剧目单一、南映对核心人物过度依赖等一系列问题,也是导致团队经不起“风浪”的重要原因。 云南印象十八周年杨丽萍发表微博纪念。(杨丽萍微博截图) 《云南映象》凭借艺术魅力征服无数观众,一度成为中国演出市场的现象级作品。作为中国舞蹈史上第一个自我营销、包装、推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品牌,一张获得世界广泛赞誉的“中国名片”,《云南映象》暂别舞台令人惋惜。人们关心疫情之后它能否重返舞台、再创辉煌,同时,也引发后疫情时代演出行业何去何从的思考。 从产品力看,《云南映象》创新升级的步伐有些慢了。《云南映象》在海内外巡演超过7000场,无论是商演场次、观众人数,都曾达到国内演出行业的巅峰。但是,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每天都有不同的“新文化”诞生。比如,国风歌舞类节目凭借技术革新,提高了制作水准,给观众带来更强大的视觉体验。《云南映象》一直强调原汁原味的表演,但在坚守的同时,也有必要与时俱进,在大胆探索中不断自我完善,传承发展。 从商业模式看,《云南映象》在深挖IP价值方面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只此青绿》演出成功后,出品方抓住机会迅速启动文创产品开发和周边产业配套打造,如联名葡萄酒、绿茶以及数字藏品纪念票等,为粉丝提供了新奇有趣的文化消费体验。这说明,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反哺艺术,将艺术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而抵御产品单一化带来的风险。反观《云南映象》,在这方面的挖掘和努力都不够。 从艺术规律看,《云南映象》仍应坚守创作初心。对于民营艺术院团来说,《云南映象》对舞台艺术精益求精的态度值得肯定和学习。文艺演出不只是为了满足人们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更肩负着传播优秀文化的社会责任,即便遇到了一时的困难,也不应动摇打磨艺术精品的信念。 《云南映象》当年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与其大胆开拓创新密不可分。近年来,文化演出市场新秀辈出,无论是“搭车”综艺节目向线下引流,还是借“国潮”风笼络年轻一代消费群体,都契合了创新求变的发展思路。我们也期待《云南映象》早日完成华丽转身,蝶变归来。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姜天骄),原标题《 云南映象 能否蝶变归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卖狗粮的乖宝宠物IPO:质量屡遭投诉,实控人秦华或拥数十亿财富
- 万亿市场来临!国有大行、股份行都在抢,有银行两年前就在备战
- 突发!汇金股份“80后”董秘被留置,涉嫌违法!
- 个人养老金首批基金产品出炉
- 贵阳银行招标疑云再起:易鲸捷独吞4.2亿数据库大单,项目仍未上线
- 中金2023年展望|A股:翻开新篇
-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涨0.4% 房地产服务板块涨幅居前
- 年内超七十家公司被立案调查 信披违规占比近七成
- 腾讯“瘦身”加速?或将减持1000亿元上市公司股票投资
- 一周内新增感染者超6万例,无症状者占近9成
- 欧盟考虑对美《通胀削减法案》采取报复措施
- 长安汽车拟增持长安新能源收回控制权 或将扭转巨亏61亿局面提升盈利能力
- 居家隔离时怎样自我管理?这些要点值得关注
- 消费者花1.94万元在直播间买到假表,商家被判退款并赔偿4万余元
- 居民“电子健康码”要实现全覆盖 哪些挑战待突破
- 机构:预计第四季度智能手机面板价格仍无回稳迹象
- 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150亿元,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中唯一未上市的公司
- 评论:寻求消费金融新突破,加大对新市民群体服务,开发大宗消费金融产品
- iPhone 15 Ultra的制造成本将远超iPhone 14 Pro Max
- 25省区市调整优化防疫措施,整治层层加码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