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中资保荐业务首超外资,2022上半年港股IPO成绩出炉,募资额大降92%,港交所IPO募资退出全球前五
炒股就看,港股股权威,中资资退专业,保荐及时,业务全面,首超上半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外资
财联社7月2日讯(记者 成孟琦)随着七一回归庆典乐声响起,年港艰难的成绩出炉出全2022年上半年终于落下帷幕。受交投量下降、募资O募IPO遇冷、降港交地缘政治、球前疫情反复、港股股美联储议息影响,中资资退香港资本市场更加风雨激荡。保荐有机构表示2022年上半年港股IPO属十年以来低位,业务且募资额大降92%,上市企业更以中资中小企业为主。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港股IPO保荐业务格局,在此情况下,中资保荐业务量也首次超越外资。
港交所IPO募资退出全球前五,TOP5分别是上交所319亿美元、深交所144亿美元、韩国交易所109亿美元、杜拜金融市场的61亿美元、和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的52亿美元。去年上半年及全年,港交所分别排在第三与第四位置。
上半年募资总额大降92%
受全球市场气氛影响,香港新股市场表现放缓,德勤研究报告表示,今年上半年IPO共26宗,总募资额为港币17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2%。而2021年上半年港股IPO募资总额为2143亿港元,共有46宗IPO,而全年97宗IPO共募资3339亿港元。
同时,今年上半年港股新股市场的亮点当属SPAC机制下的新股申请火爆与中概股回归。
香港的SPAC上市机制平稳起步,目前有13家已提交申请,当中更有2家SPAC已成功上市,11家正在排队。德勤表示,随着市场不确定因素逐渐消退,预计会有更多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在香港上市。
作为中国企业与世界各地投资者接轨的桥梁,香港凭着其背靠中国内地的独特优势,加上成熟资金流通机制,在中企赴美上市面临不确定性增加下,继续成为回归上市的首选地。今年上半年共有3宗中概股回归案例,当中两家以介绍形式上市。
工业市场、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业和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是今年上半年新股最多的行业,而这些行业于近两年内均名列新股行业前三位。目前就下半年申请情况看来,医疗保健及生命科学公司申请宗数最高,或许会成为2022年下半场IPO主要推动力量。
对于上半年香港IPO市场,安永总结道,香港IPO活动明显放缓,双重主要上市成为中概股回港上市的新浪潮,疫情对内地企业赴港造成短期影响,超过6成IPO以招股价下限定价,上市后首日回报依然不佳。
中资机构保荐业务首超外资
根据财联社星矿数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共有26只新股登陆港股市场,3月新股数量最多,共有9只新股上市;4月与5月共筑IPO低谷,每个月只有两只新股;而6月下旬新股市场迎来回暖,6月共有6只新股上市,其中4只在6月20日以后的下旬登陆。
港股保荐业务上,2022年上半年或许是中资机构超越外资机构的一个里程碑。这与上半年上市新股中资企业与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有关。据安永新股报告,2022年前6个月,海外企业赴港上市数量继续保持低位,仅有1家海外企业上市;且上半年缺少大型IPO,前十大IPO筹资额较去年缩水90%。
上半年包括2家SPAC企业在内的26只新股当中,中金参与了其中11家的保荐工作,成为今年上半年承担最多港股新股保荐工作的投行。当中天润云与意大利游艇企业法拉帝为中金独家保荐,其余9家为联席保荐,且今年的联席保荐项目,并未有哪家机构与中金多次联合保荐。
以往与中金平分秋色的摩根士丹利,今年上半年则只参与了5只新股的保荐,分别为SPAC项目AQUILA ACQ-Z、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瑞科生物与乐普生物、三地上市的蔚来和瑞尔集团。且这5家IPO都在今年一季度上市,也就是说,今年第二季度摩根士丹利没有参与任何上市新股的保荐。
招银国际承担4只新股的保荐工作,成为参与数量排名第二的中资机构。4项目分别为SPAC项目AQUILA ACQ-Z、云康集团、知乎、和瑞科生物。
UBS参与了快狗打车、瑞尔集团与创新奇智共3家新上市公司的联合保荐,成为继摩根士丹利之后港股IPO保荐项目最多的外资投行。
农银国际则参与了快狗打车与力高健康生活的保荐,其中力高健康生活为农银国际独家保荐。中信里昂参与了与瑞科生物的保荐,而与法巴证券共同保荐的金力永磁,成为今年上半年上市新股中募资额最多的一只。
HSBC汇丰参与了海螺环保与金茂服务的联席保荐,另外,与汇丰一起的联席保荐人皆为。瑞士信贷则保荐了两只回港中概股知乎与蔚来。
花旗与海通国际一起保荐了香港市场的第二只SPAC项目VISION DEAL-Z,而这也是海通国际今年上半年保荐上市的唯一一只新股,而花旗的另一项新股则为汇通达网络。
中资、民银资本与华兴证券业分别参与了两只新股的保荐工作。而摩根大通与法巴都只参与了一只新股的保荐。
中资保荐超外资具有持续性吗?
总体看来,今年上半年港股IPO保荐业务上,中金一枝独秀,承担的项目数量最多,将以往与其比肩的摩根士丹利远远甩在身后。而中金之后的机构保荐项目均较为零散,暂时未见到明显的第二梯队跟上。同时,中资保荐项目参与数量首次超越外资。
今年上半年中资保荐项目量超越外资,业内人士表示,或与市况的特殊性有关,今年市场波动大,上市新股不但数量大幅下降,且以中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为主,随着市况转好,这一现象未必具有持续性。
而港交所一直在努力吸引海外公司来港上市。
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近期表示,考虑在北美和欧洲开设办事处,以吸引海外公司来港上市。而2018年港交所就在新加坡设立办事处,希望吸纳更多东南亚优质企业来港IPO。今年3月28日,港交所更是委任余美金为东盟销售及市场推广主管,常驻新加坡,担任香港交易所新加坡办事处主管,负责领导集团在东南亚的业务扩展,包括增加新客户和流量,并进一步提升集团在东南亚地区的业务。
6月24日快狗打车上市后,欧冠升会见传媒时曾表示,目前180家在港交所递交A1上市申请,申请数目处于历史高位,而香港新股市场似乎正在升温,期望未来会有更多上市活动。欧冠升还提到,香港交易所会继续努力进行不同的结构性改进,确保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资本市场之一。
为了IPO市场回暖,港交所在吸引外资企业上不断加大投入,但或许此项业务难以一蹴而就,2022年下半年港股IPO市场未必会因海外企业上市而有大改善,香港在全球募资排名上或许还会在前五名外徘徊。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门表示,今年上半年香港新股上市募资额为10年以来低位;预计今年香港约有70只新股,集资总额介乎1600亿至1800亿元,较原来目标的3300亿元大减。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咨询组合伙人刘大昌称,虽然市场估值近期有所修复,但新股市场未必会在一两个月内回暖,若最终香港新股市场今年募资规模能达2000亿港元,将有机会重回全球募资前五位。
(责任编辑:休闲)
-
围绕电焊及特种技术,需研制能在狭小焊缝下自主焊接的机器人;围绕急倾斜薄细矿体开采,需突破传统采矿技术与安全控制模式;围绕半导体关键工艺,需解决系统精度可靠性等技术瓶颈……2022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由工 ...[详细]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大力发展固态锂电池和固态电池系统的集成研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苑)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26日在2022中国能源高端论坛——储能安全与风险防控开幕式上表示,为了储能产业健康发展,应大力发展固态锂电池和固态电池系统的集成研发,同时也要发展其 ...[详细]
-
据上海市发改委官网8月26日消息,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氢能产业发展,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快打造氢能产业发展高地,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应急局、市市场 ...[详细]
-
富瑞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9633)“持有”评级,下调2022/23/24年销量预测3.1%/1%/2%,主要是去年上半年销量未达到预期,但将盈利预测上调10%/7%/6%,目标价由41港元上调至43 ...[详细]
-
重庆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涪陵榨菜,证券代码:002507)涪陵生产基地已于近日实施停产。11月21日涪陵榨菜公告,公司涪陵生产基地近日受当地疫情影响,在收到当地政府部门发布的管控通知后,积极响 ...[详细]
-
8月25日,“潮玩盲盒第一股”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09992.HK,下称泡泡玛特)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泡泡玛特实现营收23.5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3.1%;毛利为13 ...[详细]
-
8月26日,国内期货收盘涨多跌少。涨超4%,石、涨超3%,、涨超2%;跌幅方面,菜粕、主力合约跌超2%,跌近2%。李迅雷:预计下半年铁矿石的基本面趋于稳定8月26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第19 ...[详细]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五将在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发表讲话。投资者希望从中获得新的指引,但他可能会传递同样的抗通胀信息,只是语气要鹰派得多。市场预计鲍威尔将强调,美联储将以加息的形式,动用所有必要的火 ...[详细]
-
从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上,CARIAD采用了持续发展演进、持续优化的开发模式,未来的开发方向是朝着L4级别前进。作为大众汽车集团电动化转型的主推手,软件公司CARIAD的战略正加速落地。“CARIAD重 ...[详细]
-
来源:辽宁省金融监管局网站过去一段时期,辽阳农商行等个别机构违法违规经营,出现重大风险,严重破坏地方金融秩序。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辽宁省坚决依法依规推进辽阳农商行等风险处置,严肃市场纪律,净化金融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