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首份国有大行2022年中期成绩单:邮储银行营收净利“双增” 还有这些重点值得关注
来源:北京商报
中报季重头戏来了,双增率先披露首家国有大行2022年上半年“成绩单”。拆解8月22日,首份根据邮储银行发布的国有关注2022年半年度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行邮储银行营收净利实现“双增”,年中AUM(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规模达13.41万亿元,期成转型成效显著。绩单净利在分析人士看来,邮储银行营收当前,重点值该行转型创新架构和理念比较清晰,双增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拆解针对不同客群、首份不同用户推出线上、国有关注线下产品,大行走差异化发展路径也是未来银行转型发展方向。
营收净利实现“双增”
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34.61亿元,同比增长10.03%;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471.14亿元,同比增长14.88%。
据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13.4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6%;负债总额12.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2%。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371.17亿元,同比增加50.21亿元,增长3.8%。其中,规模增长带动利息净收入增加107.08亿元,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利率变动导致邮储银行利息净收入减少56.87亿元。
风险管理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78.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03亿元 ;不良贷款率0.83%,较上年末微升0.01个百分点。受个别大额公司客户风险暴露影响,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等不良率有所上升,其中,房地产业不良率达1.01%,较上年末上升0.99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和餐饮业不良率为4.34%,较上年末上升0.67个百分点,上升幅度也较大。
不过从行业情况来看,邮储银行不良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根据银保监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银行不良贷款率1.67%,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邮储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该行从严执行监管标准,持续优化风险分类规则,资产质量真实可靠。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不良与逾期90天以上贷款比重为1.37,逾期60天以上贷款全部纳入不良,逾期30天以上贷款纳入不良比例达到93.36%,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该行贷款风险状况。
对邮储银行2022年上半年业绩经营表现,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分析指出,在今年经济环境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邮储银行能取得比较稳健的增长,主要是得益于自身的经营战略和对于行业趋势的敏感把握。
王剑辉举例称,例如,在整个经济环境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市场对于传统金融服务的需求稳中有升,邮储银行也抓住了这个阶段性特征来拓展市场份额。最直观的数据也能证明这一点,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09万亿元,在客户贷款总额中占比超过15%。
首家国有大行中报“开门红”也让市场对后续银行业绩表现充满信心,从此前已公布中报数据的、、、、、、、、等银行来看,多家银行营收净利润均实现“双增”,在盈利能力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也保持稳定。
“中收跨越”战略如何推进
中间业务是银行优化收入结构、增强经营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全面落实“中收跨越”战略的背景下,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78.8亿元,同比增长56.44%;加速推进财富管理转型升级,服务个人客户6.44亿户,AUM规模达13.4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812.24亿元,增长7.03%。
在王剑辉看来,邮储银行相对于其他国有大行的优势在于该行的网点布局比较广泛,触角深入城市、村镇各地,这些渠道接触的客户对银行金融服务的依赖性较高,这也是邮储银行在新形势下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银行正在向智慧银行、数字银行转型。2022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基于数据资产和数字化技术的金融创新有序实践,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早在2021年8月,各大银行推广数字人民币“激战”正酣时,邮储银行便悄然增设了数字人民币业务部,强化数字人民币业务发展的组织支撑。如今,邮储银行持续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出数字人民币消费贷款、对公伞形钱包等多项创新产品,拓展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百货零售等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作为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邮储银行在数字人民币场景普及和相对创新上都比较有亮点,这也值得其他银行借鉴学习。”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在整体发展脉络方面,该行当前转型创新架构和理念比较清晰,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基本建成。例如,针对不同客群、不同用户推出线上、线下产品,走差异化发展路径,这也是未来银行的转型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宏观经济出现相对波动的情况下,稳步发展。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知识)
-
欧元区消费者信心小幅回升 专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时机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韩昱北京时间11月22日晚,欧元区11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快报公布,相关数据较10月份-27.6小幅回升,录得-23.9,高于市场预期的-26。该项衡量消费者对经济和个人财务 ...[详细]
-
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将欧洲央行存款利率峰值预期提高50个基点,至3.75%。他们预计,由于欧元区经济意外表现强劲,且官员们的讲话似乎不符合先前预期的5月份达到利率峰值的情景,因此预计6月份利率会上调到上 ...[详细]
-
“谁开卡谁负责!”银行持续收紧银行卡办理业务,交易支付设置5000元限额
华夏时报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继清理睡眠账户、严格限制开户后,银行“断卡”行动持续推进。2月21日,《华夏时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近期银行不仅加大了新用户开卡的审核力度,部分机构还对Ⅰ类账户设置了交易限额 ...[详细]
-
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 刘昆这次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传达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要求,总结2 ...[详细]
-
“Samsung”成为2021年最常用的密码之一:可在7秒内破解
密码管理解决方案公司 Nordpass 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确定,至少在 30 个国家 / 地区中,“Samsung”,或者说“samsung”,是最常用的密码之一。这使全球数百万用户的安全受到威胁。使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华夏时报 2月22日下午,杭州众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众能光电”)发布的一则澄清声明,几乎坐实了钙钛矿业务关键技术人员胥明军履历造假事件 ...[详细]
-
农行“连心贷”引热议!共同还款人需谨慎:可能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文/程蝉刚上热搜的农行“连心贷”,之前被热议的“接力贷”,其基础是很常见的个贷业务。因为加入了共同借款人/共同还款人,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共同借款人需要共同签署借款合同,共同上征信,共 ...[详细]
-
靠“玄学理财”的港股公司鼎益丰被监管提示风险,律师:或已侵犯金融秩序
因“玄学理财”饱受争议的中国鼎益丰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这一次是被深圳金融局作出风险提示。近日,深圳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称,近期,相关部门陆续收到群众关于“鼎益丰理财”“鼎益丰投资”“鼎益丰基金”等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相关阅读: 转自:中国证券报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2023年2月22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0%。当日有203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