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焕新非遗传承
刚刚过去的青春力量新春佳节,传统剪纸、焕新面人、非遗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各地春节活动增彩添色。传承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青春力量截至目前,焕新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非遗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承传播中国声音的青春力量重要内容。让非遗“活下来”“火起来”,焕新离不开非遗传承人以及从业者的非遗坚守、传承和创新。传承 近年来,青春力量越来越多的焕新“90后”“00后”年轻人苦学技艺,成为非遗传承人,非遗他们用双手和智慧,让非遗焕发出新光彩。他们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通过独特的创意与巧思,让老技艺更加贴近生活。例如,彩陶等“老物件儿”在青年非遗传承人的设计下,成为大众喜爱的艺术“潮玩”;非遗创作搭上文创、直播“快车”,在网络上频频“出圈”……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当前,社会各界正积极营造鼓励非遗等传统文化创新的良好氛围,并通过健全非遗人才成长培养机制,让非遗人才发展有平台有舞台。 做好非遗传承,任重道远。如何守住初心、顺应时代、敢于创新,让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并绽放光彩,值得思考和探索。 顺应时代,敢于创新。非遗的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对于青年非遗传承人来说,把传统技艺和新时代的生活审美结合起来,需要做出更多适合当下生活场景的创新。但创新亦要守正,要坚守其本味,不可华而不实。此外,还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改造和广泛传播传统技艺,让其更加贴近生活,从小圈子逐步走向大市场。 执着专注,苦练技艺。非遗之所以珍贵,不仅源于其所传递出的历史厚重感,而且源于精妙的技艺、高超的水平。要掌握甚至精通一门传统技艺不可能一蹴而就,拼的是日积月累、勤学苦练。须怀有敬畏之心、耐得住寂寞,埋头虚心学习、苦练过硬本领,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用精湛的技艺传承非遗之美。 传承文化,发扬光大。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青年非遗传承人应该多了解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好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让非遗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大牛股天地在线周一复牌 11天8板暴涨130%
- 中航电子吸并中航机电“A吃A”再添一例 总资产612亿超6000员工从事研发
- 江南布衣童装被质疑画风诡异,下架!去年也曾引发争议
- 存在广泛人际传播!WHO:猴痘疫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中等风险”
- 起底银行圈的“光大现象”,五大行四家行长皆出一门…
- 欧元区5月通胀率再创新高
- 济民可信回应董事长李义海失联:不实消息,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 缺货率升至70%!美国奶粉供应短缺将持续多久?
- 腾讯游戏人士:公司已与暴雪接触至少一年,但接手可能性不大
- 信达宏观:低谷期已过,经济正在努力爬坡——5月PMI点评
- 与陆家嘴、外滩协同,临港新片区如何建设跨境资产管理示范区
- B站裁员内部会录音疑曝光:能力不行的帽子一定给他扣上
- 东兴证券:维持腾讯强烈推荐评级 网络广告及金融支付增速有望提升
- 上交所“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提出11项重点任务
- 申万宏源“讨薪”诉讼,并非个案?
- 半年不到收9封关注函 *ST猛狮走上退市道路
- 不出3年中国或成全球最大数据圈,上海这个“未来之城”首发
- 中国驻巴新大使:“中国威胁论”在太平洋岛国不得人心,注定失道寡助
- 带着数十亿港元的盈利,郭广昌和青岛啤酒的“故事”谢幕
- 去年出货量近1100万台 VR头显市场靠什么翻红?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