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抢的奥司他韦与被夹击的药企
转自:北京商报 近日,被抢被夹甲流进入高发期,司韦各地通报病例数明显增加,药企甲流防治“神药”奥司他韦也成了抢购的被抢被夹热门对象,2月27日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司韦据国家药监局官网,药企目前有30款国产奥司他韦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被抢被夹涉及16家公司。司韦在奥司他韦品类,药企药一度占据国内90%的被抢被夹市场份额。但此前因民众防护意识的司韦增强导致流感发病率下降,包括东阳光药在内的药企多家企业奥司他韦销量剧降,东阳光药2021年也迎来历史首亏。被抢被夹在此次抢购潮中,司韦东阳光药会躺赢吗?药企奥司他韦背后的这些上市公司还好吗?未来市场供应格局会如何变化? 16家企业获批生产 随着甲流进入高发期,2月27日,流感“神药”奥司他韦登上微博热搜,奥司他韦的在售情况获得了广泛关注。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目前,奥司他韦在国内有30个批准文号,涉及东阳光药等16家公司。 据了解,磷酸奥司他韦制剂已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临床使用许可,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治疗流感病毒的基本药物,该产品由美国吉里德公司(Gilead Sciences)开发,于2001年10月进入我国市场。 具体来看,东阳光药及关联公司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共有10个批准文号,占比达到1/3,此外,还有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博瑞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瑞制药”)等14家公司拿到了相关产品的批准文号。其中,双鹭药业系最新获批的企业。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在售的奥司他韦产品中,销量最高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产品为东阳光药生产的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其次,博瑞制药旗下的美舒仑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罗氏制药生产的达菲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也有较多药店在售。其中,罗氏制药生产的达菲磷酸奥司他韦胶囊为进口药品,系最早进入我国市场的奥司他韦产品。 天眼查显示,罗氏制药由罗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维药业”)、ROCHE FINANCE LTD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别为65.1%、30%、4.9%,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其中三维药业为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此外,港股上市石药集团旗下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华海药业、等公司也有奥司他韦药品在售。 值得一提的是,2月27日,部分相关个股股价出现了冲高回落。诸如,东阳光药2月27日高开5.12%,盘中一度涨逾10%,截至北京商报记者发稿,股价报7.54港元/股,下跌1.05%。此外,截至记者发稿,诺泰生物涨3.38%、博瑞医药涨1.29%、华海药业跌1.02%。 龙头企业销量连降 可威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被搜索到的频率最高背后,是东阳光药较高的市占率。据悉,东阳光药在奥司他韦市场曾创下年销售额达60亿元的神话,一度占据国内90%的市场份额。不过,近年来,东阳光药奥司他韦产品销量不断下降,公司业绩也出现了亏损。 随着民众防护意识的增强导致流感发病率下降,东阳光药的奥司他韦销量前两年剧降。拳头产品的销量下降让公司整体业绩承压,除2020-2021年连续两年营收下降外,2021年更是出现了历史首亏。 2020-2021年,国内人口流动降低,流感处于低流行状态,奥司他韦销量出现大幅下跌。2020年,东阳光药奥司他韦销售额大幅下滑至20.68亿元;2021年销售额仅有5.55亿元,同比下滑七成,销售额已不及2019年的1/10。受拳头产品销量影响,东阳光药2020年的营收同比下滑六成至23.48亿元;净利也同比下滑近六成至8.39亿元;2021年,东阳光药营收同比下滑61.08%至9.41亿元,亏损5.88亿元,由盈转亏。 从整体市场来看,奥司他韦的市场规模也在萎缩。中康数据显示,2021年,奥司他韦品类在药品零售市场和等级医院的销售额较2020年同比分别下降71.77%和54.95%。 投融资专家许小恒表示,东阳光药的业绩困境,是受到了过于依赖单一产品的影响,如果公司长期依赖一款产品而不拓展其他产品线,其应对市场的风险会更大。 在业内人士看来,奥司他韦销量下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供需关系。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表示,由于奥司他韦销售规模呈连年大幅下滑之势,相关药企对奥司他韦的生产和储备也就随之大幅减少,流感扩散传播时,加上少部分人哄抢、囤积居奇,药品容易供应紧张。 针对奥司他韦断货、产能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联系了东阳光药董秘办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予以回复。据《三峡日报》2022年12月报道,东阳光药从2022年6月起,就开始了奥司他韦原材料的采购储备工作,目前生产原材料充足,能够保证生产需要。 而针对奥司他韦市场竞争格局,邓之东表示,短期内,东阳光药的市场领先优势还将继续保持,不过,随着奥司他韦药品获批企业的增多,未来市场供应格局会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创仿内外夹击 此前,因奥司他韦原料药合成的繁杂以及市场并不大,鲜有国内药企布局奥司他韦这一品种。近年来,奥司他韦仿制药赛道迎来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 目前,国内已有齐鲁制药、石药集团、、成都倍特药业以及博瑞医药等多家药企的奥司他韦胶囊获批。在剂型上,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更适合儿童等吞咽困难人群,尤其对于1岁以内需要公斤体重用药的婴幼儿可实现精准给药。目前也有多款产品获批,包括进口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上市许可人为Hetero Labs Limited,申报单位为深圳贝美药业)。2020年3月,成都倍特药业拿下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首仿。2022年6月,博瑞制药的奥司他韦干混悬剂也获批上市。此外还有10余家企业提交了该剂型的上市申请。 流感创新药方面,据药融云数据,目前国内在研的流感新药还有药业/广州市恒诺康医药的注射用HNC042、青峰医药/银杏树的GP681、太景医药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核酸内切酶抑制剂TG-1000、征祥医药的抗流感新药ZX-7101A、安帝康生物的ADC189以及中国药科大学抗病毒1类新药黄芩素(天然药物衍生)等。 另外,在应对流感方面,药物并非唯一的手段。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在2月27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流感每年都呈季节性流行,大多属于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会因肺炎或其他并发症发展成重症病例,主要涉及老人、儿童、孕产妇及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预防流感的措施主要包括接种疫苗、戴口罩、常洗手、做好通风以及减少人员聚集。 biotech创新药医学顾问曹博曾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不论是对于东阳光药还是对于其他企业,创新始终是一家公司能够持续维持的重要因素。因此,东阳光药应该借着以前在各自管线的布局,积极地寻找一些外部合作的机会,在联合治疗上有一定的创新性,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和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姚倩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快讯:大盘早间小幅拉升沪指翻红涨0.1% 半导体板块拉升回暖
- 俄媒:俄被欧盟驱逐外交官将转到亚洲等国工作
- 找“上市央企”理财竟月亏12万?山寨App临跑路前,借打假还能再坑一笔…
- 保罗、布克陷入低迷,太阳抢七大战不敌独行侠
- 履新3个月后,于富华被查
- 中金公司:房地产政策边际持续发力 有助于改善基本面预期
- 家长称孩子玩“原神”游戏充值两万多,米哈游:将退款
- 韩国与美国公司签订40架教练直升机购买合同
- 布局“合成生物”“6G技术” 上海打造五大未来产业集群 力争2030年产值达到5000亿元
- 印度称仍将向粮食短缺国家出口小麦
- 快讯:千金藤素概念开盘活跃 北交所生物谷连续两日涨停
- 美联航因需求环境改善上调Q2业绩指引 盘前涨超3%
- 拒了四五家企业,我还是没等到华为的Offer
- 《求是》刊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文章:完善国家储备体系 保障初级产品供给
- 央行今日进行1000亿元1年期MLF:中标利率为2.85%,与此前持平
- 银行“直存”的生意陷阱
- 特斯拉最强自动驾驶芯片曝光,5nm制程能力提升3倍,明年量产
- 美乌国防部长通电话 就乌克兰局势等问题进行交谈
- 软银投资巨亏1800亿!再见,烧钱年代
- 存安全隐患 奔驰召回进口及国产汽车超12万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