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区”建设一年多来,北京高水平开放有哪些新变化?
作为北京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两区一个发力点、重头戏,建设“两区”建设推动北京以更高水平开放,年多引领更高质量发展。北京
6月27日,高水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平开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新变要“高标准推进‘两区’‘三平台’建设。两区积极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建设
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年多是北京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支持北京的两项重大开放决策,不仅是高水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平开指路明灯,更是新变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两区重要一环。
一年多来,北京主动对接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推出上百项首创性或突破性政策,110多个标志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落地,形成了10项向全国复制推广的最佳实践案例,实现了“两区”建设的良好开局。
一批“全国首家”或标志性项目成功落地
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北京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介绍,一年多来,“两区”建设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聚焦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三大特征,立足降成本、享便利,创新实施了上百项政策制度,进一步筑牢了“两区”的开放引领优势。
如科技创新方面,全流程走通报备及批准的政策试点,企业从申请认定到获得批准用时仅一个月,较常规审批流程大幅压缩80%以上。服务业开放方面,率先落地证券业、期货业过往资历认可机制,向境外人员开放首批35项职业资格考试目录,认可82项国际职业资格,搭建了全国首个省级境外从业资格证书查询平台,在自贸试验区内实现免费查验境外职业资格证书服务,首创推荐制人才引进模式,实施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的两证连办,促进人才流动便利。数字经济方面,国际首个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机科技创新平台在京设立,依托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在全国率先建立数字经济中介产业体系,全国首个跨境数据托管服务平台投入使用。
一年多来,上百个标志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落地,比如在科技信息领域落地了SMC中国区总部、施耐德研发中心等一批中外机构;金融领域全国首家外商独资的保险资管公司、全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持牌支付公司等70多家国内外金融机构在京落地。
在“两区”带动下,2021年北京市新设外资企业达到1900多家,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值,增长52.6%,高于全国89.1个百分点;合同外资400多亿美元,增长1.1倍,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155.6亿美元,增长10.3%,达到历年第三峰值。今年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达到了60亿美元,同比增长21.9%,自贸试验区所在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6.3%,提升到91.6%,提高了5.3个百分点 。
充分发挥“五子联动”资源优势,打组合拳
北京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在紧要处落好“五子”,即:率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抓好“两区”建设、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和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首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五子联动”正不断推动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
刘梅英介绍,“两区”建设覆盖全市域,联动其他“四子”,要充分发挥“五子联动”的资源优势,下先手棋,打组合拳。
同时,释放三个效应:第一个是形成叠加效应,三城一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等功能区叠加“两区”建设,一方面聚焦园区定位,明确重点承载,另一方面多重政策并行叠加,形成优势互补。第二个是释放乘数效应,“两区”建设与北京打造各领域的中心地位息息相关,彼此的辐射带动作用交互凸显、同频共振,呈现乘数效应,将促进发展动能。第三个是发挥联动效应,立足京津冀三地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构建跨区域的合作发展共赢模式,深化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将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京津冀产业合作的新平台,发挥大兴国际机场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推动“一核两翼”的联动腾飞,此外通过建立1+N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的综合试点工作机制,在更大范围实现联动效应。
党代会报告中还提出,“深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服务业开放等优势领域制度创新和政策集成”。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政策碎片化、集成性不够问题,在市领导带领下,“两区”办系统谋划了全产业链全环节开放改革专项方案。
其中,全产业链开放涉及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生物医药4个产业,全环节改革涉及人才、知识产权、综保区、跨境贸易、投资、国际收支等6个方面。目前,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生物医药3个全产业链开放方案,以及人才、知识产权、综保区3个全环节改革方案已经印发;跨境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目前正履行印发程序;绿色金融方案已过会,正在抓紧完善,待完善后印发;国际收支便利化还在研制中。
新京报记者 陈琳
(责任编辑:焦点)
-
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一年一度的论坛不仅是国家级金融政策宣传权威发布平台、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平台,还是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发声平台、国际间金融交流合作平台,是世界观察北京国家级金融管理中心建设成就的一 ...[详细]
-
参考消息网6月6日报道 日本共同社6月6日报道称,关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疏散者等提起的索赔诉讼,东电鉴于自身败诉已经确定,5日在福岛县双叶町的产业交流中心与原告等会面,道歉称“事故给不可替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就加拿大炒作中加军机相遇事件答记者问问:加拿大国防部近日发表声明称,中方军机多次在国际空域对执行联合国对朝制裁任务的加军机进行干扰,中方的操作是不专业、不安全的。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 ...[详细]
-
9月1日,以“数智时代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此次论坛作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 ...[详细]
-
高途陈向东:业务转型后持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 将继续大力发展四个重心业务
6月6日,高途NYSE:GOTU)发布了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高途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向东表示:“在今年第一季度,我们的业务继续保持了健康稳健的发展,并且在业务转型后,持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 ...[详细]
-
美股周线翻红的气势只维持了一周,上周三大指数周线再度收黑;万得数据统计,道琼斯指数全周下跌0.94%,标普500指数下跌1.20%,纳斯达克指数全周下跌0.98%;上周多位华尔街重量级人物及科技业巨头 ...[详细]
-
6月6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自然资源部纪检监察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监察委员会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自然资源部纪检监察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监察委员会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党 ...[详细]
-
据《华尔街日报》11月22日报道,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周一晚间在一份监管公告中称,其FF 91电动汽车的首批交付时间 “不确定”,“预计不会在2022年发生”。此前,这家电动汽车制 ...[详细]
-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CEF疫情让很多传统行业受到了冲击,眼下,各大企业都在谋求数字化转型。但与浩浩汤汤的数字化转型浪潮相比,企业家们对于企业究竟转向何处的态度却暧昧不明。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还处在自动化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