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才学,重贡献:日科技人才喜欢赴华“打工”
参考消息网9月21日报道 日本《东方新报》网站9月9日刊登了题为《日本科技人才缘何喜欢赴华“打工”?打工》的报道,全文编译如下:
最近有日媒刊文称,重才学前往中国任教的重贡日本科学家逐渐增加。事实上,献日喜欢除高校外,科技中国的赴华科研院所和高端制造业也是日本科技人才“扎堆”的地方。
越来越多的打工日本科技人才喜欢赴华“打工”,首先源于日中经贸关系持续升温。重才学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重贡钱包鼓起来的献日喜欢中国人消费能力更强了,日企在华推出“本土化”策略,科技将一些研发中心也设在中国。赴华据报道,打工目前区600多家日企中,重才学约95%设立了研发机构。重贡这些高端岗位很容易吸引日本高科技人才。
还有一些日本科技人才进入中国企业或机构工作。近年来,已有丰田和日产公司的多名“技术大拿”转投中国车企。此外,“纳米之父”福田敏男、“光催化之父”藤岛昭、脑神经科学家御子柴克彦等人也已进入中国高校或科研机构工作。
这些高科技人才将职场阵地转移到中国,主要有两重原因。
其一,中国让这些大咖更有用武之地。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减少了对各大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随着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从政府获得的经费进一步减少。这导致不少学者无法顺利开展科研工作,年轻学者面临无业可就的焦虑,在职学者则面临拨款进一步减少的烦恼。
而在汽车产业等领域,日本面临人才资源充足、职场“内卷”的现状。随着全球燃油汽车市场逐渐饱和,汽车技术人才收入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疫情暴发以来,本田、日产、丰田等车企都祭出了裁员或降薪计划。
2021年10月15日苏州高新区近日在枫桥街道举行日资企业苏州科士达印务有限公司新工厂项目开工奠基仪式。(新华社)与此同时,近年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加大了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机器人、清洁能源、智能汽车等产业的投入,攻读自然科学类博士的人数增多,各大高校或科研机构也开启了全球人才争夺战。在中国,既容易找到工作,搞科研也不差钱,这对日本大咖们的确有吸引力。
其二,难以适应日本的“职场文化”。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日裔科学家真锅淑郎在回答媒体“为何移民海外”的提问时开玩笑地表示,自己缺乏与周围人打成一片的能力,所以更适合待在美国。这表面上是一句笑话,但实质上真锅淑郎道出了日本职场的问题,即要求人们懂得察言观色,这可能会压制一些人的创造力。日本职场颇受诟病的还有“年功序列”制,即加薪升职要“论资排辈”,这对那些能力出众者而言有失公平。
中国职场虽也有“按资排辈”的痕迹,但并不像日本职场那么严重,整体上仍是以能力优先。近年来,中国提出要在科研领域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不唯奖项、不唯帽子,构建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价值评价导向。这同样抓到了日本科技人才的“痒点”。
人往高处走,高科技人才赴中国“打工”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一种正常流动,但也有值得日本反思之处。
(责任编辑:知识)
-
来源:慧保天下历时8年之后,同方全球人寿正在迎来它的第二次重大股权变动——中方股东正拟以61.21亿元公开挂牌转让其50%股权。同方股份表示,为进一步聚焦主业,收回非主业投资并合理配置资源,故进行战略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将金融科技的重要性,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已经成为证券行业的大趋势。一则最新券商的岗位设立公告,就是这一趋势的新体现。中银证券5月10日晚间披露,将 ...[详细]
-
中国驻所罗门群岛使馆发言人5月11日应询表示,中国与所罗门群岛携手共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一些人对所罗门群岛等岛国面临的现实挑战和发展需求漠不关心,却热衷于对中所正常交流合作指手画脚,显然别有用心,相信太 ...[详细]
-
超百位公募基金经理离任:“新人”占据半壁江山 能否扛起公募大旗?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公募老将纷纷出走后,留在公募的基金经理愈现年轻化。导读壹 ||截至5月11日,今年以来离任基金经理数量达到了103位,其中有包括林森、董承非、周应波、崔莹等一批明星基金经理。贰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券业行家 全行业封杀普通员工,违约索赔百倍补偿?正值小雪,年底将到,心思活络的圈内人士,或多或少都有寻求更好平台的想法。而在金融科技领域有 ...[详细]
-
江小涓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评奖委员会主任、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六、七、八届获奖者)共享是长期愿望,数字技术提供强大共享能力●进入市场门槛低,数字技术提供便捷链接能力,所有人包括进入市场能力弱的人都可以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杰迪来源/锦缎下注科大讯飞(SZ:002230)的投资者,最近一年的时间,应该很困惑。为什么每个报告期业绩都高速增长,却眼瞅着股价从去年的高点算 ...[详细]
-
江南春:很多网红品牌没有破圈,如同一直在湖里扑腾而没有见过大海
由新浪财经携手中国品牌创新实验室、集团联合打造的2022百大年度品牌人物榜于5月10日“中国品牌日”当天公布。新浪财经 睿见•Economy 就中国企业的品牌建设问题对话了创始人江南春。谈及疫情的影响 ...[详细]
-
发生了什么?A股突然直线拉升,千亿巨头涨停!中字头、大基建大爆发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5月10日15时至5月11日15时,丰台区新增8例确诊病例,轨迹公布如下:确诊病例1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现住址:看丹街道中核路18号。4月29日集中隔离。确诊病例2确诊病例的同时空密切接触者,现住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