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偿二代”二期新政落地 今年以来近20家险企增资“补血”超500亿元
记者| 苗艺伟 资本是偿二代保险公司经营的“血液”,充足的期新企增资本金无疑是保证业务稳健运营的关键。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政落资补2022年开年以来,地今偿二代二期监管政策落地等综合因素的年近叠加下,大批险企密集开启融资“补血”模式,家险已经有近20家险企增资补血超500亿元,血超募集资本力度远超2021年同期。亿元 具体来看,偿二代近日宣布增资的期新企增包括:4月13日,众安保险推出2017年上市以来最大规模“补血”计划,政落资补公司拟在获得监管批准后的地今24个月内一次或多次发行总额不超过70亿元人民币的10年期资本补充债券,该资本补充债将全部用于补充发行人资本、年近提高公司的家险偿付能力,为公司业务良性发展创造条件。血超 4月17日,平安养老发布的公告显示,为保障偿付能力、支持业务发展,平安养老拟向股东申请增资105.2亿元。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次申请股东增资之前,3月30日平安养老刚获得监管批准,注册资本金由48.6亿元增至70.1亿元。若此次最新的增资申请获批,也意味着平安养老的注册资本金将超过百亿。 4月28日,太保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对旗下产寿险子公司的增资议案,共增资约37亿元。对旗下寿险从未分配利润中提取12亿元人民币增加任意盈余公积通过任意盈余公积按目前持股比例向全体股东转增普通股;同时,太保集团董事会还同意了由本公司按目前持股比例以 24.57亿元人民币认购本公司子公司太保寿险新增发行普通股,太保寿险本次增资总额约为25亿元人民币。 4月30日,董事会也宣布集团公司拟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80 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已由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准备提请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此前,2022年一季度还有6家险企宣布发行资本补充债券,发债规模合计165亿元。其中,太平人寿、工银安盛人寿均获批发行额度50亿元的资本补充债券,是两笔年内获批发行的资本补充债券最大额度。另外4家获批发债公司分别是北京人寿、人保健康、建信人寿、国联人寿,获批发债金额分别是5亿元、30亿元、20亿元、10亿元。 另外,2022年一季度,已经有中邮人寿(120亿元)、信美人寿(1.76亿元)、中荷人寿(9亿元)发布的增资扩股方案已被银保监会获准批复。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还注意到,横琴人寿、安心财险等一批小型保险公司也宣布增资规划,尚未有具体金额和增资决策。 “偿二代二期”落地实施后,监管对险企的资本认定无疑要求更高。 例如,《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就提出,保险公司不得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增值计入实际资本;新增了对长期股权投资强制减值的要求,并对合营联营企业进行分层计量;长期保单未来盈余只能部分确认为核心资本,其余仅能算为补充资本等,上述一系列因素也将对险企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造成影响,特别是对部分自身盈利能力较弱、投资风险偏好较高的险企来说,恐将面临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困扰。而为了迎合监管合规要求,很多险企不得不采取增资“补血”的措施。 此外,2022年落地的偿二代二期工程也让险企面临偿付能力压力,业内人士认为,监管规则切换后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会受到影响,偿二代二期工程的实施对于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 例如,偿二代二期工程对资本认定严格,完善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资本和最低资本计量标准,大幅提升了风险因子,并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得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评估增值计入实际资本,同时,按照“全面穿透、穿透到底”的原则,基于实际投资的底层资产计量最低资本,一些保险公司受此影响较大,需要补充资本。 作为大型险企的代表,也面临着偿二代二期规则下不小的增资压力。 今年3月29日,在中国太保年报发布会上,中国太保集团财务负责人兼总精算师张远瀚就公开称,在“偿二代”二期实施后,资本的认定趋严趋紧,保险风险的最低资本也在增加,所以集团下各保险子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均有所下降。 他表示,为保证公司在“偿二代”二期框架下,继续保持合理充足的偿付能力,支持业务的发展和新领域布局,中国太保已经初步建立了涵盖各子公司的资本规划,制定了相关的应对举措,并在推动落实当中。同时,中国太保也在积极研究、应用相关监管政策的空间和选项,例如申请过渡期、保险公司无固定期限资本补充债等。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难念的元宇宙直播生意经:玩法新瓶装旧酒 平台中心化特征显著
- 电商平台鲜花消费升温,芍药上市迎来预订小高潮
-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暂时将企业标志更改为“苏联红星”:我们过往的一切胜利都在红旗和红星指引下获得
- 疫情影响北京骑车出行骤增,共享单车如何共享安全
- “双碳”背景下智能汽车如何加速发展 2022汽车资本论坛传递权威声音
- 国资委主任: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完成超过90%
- 宁德时代上海临港工厂返岗率90%,产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 【育儿问答】宝宝鼻痂堵塞怎么办?
-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傻傻分不清?
- 我国将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网络治理
- 台湾抗原快筛试剂短缺 国台办:大陆愿协助
- 世茂集团:33亿元出售北京两地块权益,将用于偿还境内债务
- 遭遇“加价提车”?消委会:可依法要求退费!
- 胡锡进:时间一再告诫,不要目光短浅看错中国经济的大走势
- 海康威视2个交易日蒸发725亿 经营现金流下滑一季度仍输血子公司数十亿
- 美前财长称美应专注于建立自身经济优势,而非攻击中国,外交部回应
- “职业资格评价”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傻傻分不清?
- 广深常住人口增量大减,珠三角人口吸引力不复从前?
- 五菱新能源重组进入倒计时:或于6月底完成,未来将冲击创业板?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