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经济日报:“膜”下留雨 旱地增收!

经济日报:“膜”下留雨 旱地增收

时间:2025-07-08 17:15:41 来源:槁项黄馘网 作者:时尚 阅读:621次

□ 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具有保水和渗水等功能,膜可以实现春夏无效降水资源的经济有效利用,与普通地膜覆盖相比,日报旱作增产幅度超过10%。下留

□ 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180天降解50%以上,雨旱365天降解95%以上,地增有利于消除农田白色污染。膜

9月23日是经济2022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黄河上中游的日报干旱半干旱地区,科技部示范推广的下留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旱作技术项目获得了广泛认可。

“春雨贵如油,雨旱有雨膜下留。地增解决了干旱缺水问题,膜就为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经济”科技部科技特派团首席专家、日报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姚建民介绍,过去,高效利用小雨量降水资源难度大,生物降解地膜成本高。如今,厚度只有0.007mm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新技术解决了这两个难题。

据悉,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是在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下取得的最新成果。它具有保水和渗水等功能,可以实现春夏无效降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通过膜上覆土技术延长了地膜有效使用寿命,在半干旱地区天然降水利用率由40%提高到60%以上,生物降解地膜亩用量和亩投资减少40%以上,与普通地膜覆盖相比,旱作增产幅度超过10%。这种地膜还环保,180天降解50%以上365天降解95%以上,有利于消除农田白色污染。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位于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是一个典型的半干旱县,也是科技部定点帮扶县。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技术2017年在佳县开展试点应用以来取得良好成效。

今秋,佳县10万亩渗水地膜红高粱喜获丰收。“5月份遇到干旱时,这里的高粱根本没有旱象,高粱茎秆粗、叶片大,就像玉米一样健壮。”佳县一隆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永旺说。

在陕西佳县试点应用成功后,2021年科技部在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8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61个应用示范点,聚焦谷子、高粱、马铃薯等22种作物共计示范5.2万亩,验证了渗水地膜旱作技术在黄河流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其中,山西试验的渗水地膜谷子冬播技术获得成功,产量相比无覆盖组增加了24.09%;陕西延安渗水地膜玉米较当地玉米平均亩产增加421.68斤,增幅32.8%。截至2021年年底,在山西、陕西、青海和新疆南疆地区,渗水地膜地面部分完全降解,地下部分降解率达95%左右。

在试点示范渗水地膜旱作技术过程中,科技部与各省区科技管理部门探索形成了以科技特派团为核心的项目成果转化新模式,构建了“统一部署、系统推进、上下联动、跨区协作”的工作机制,组建“技术发明人+核心骨干+各地专家组长”的国家级科技特派团,搭建“国家级科技特派团+省级专家工作组+县乡骨干技术员”三级技术支持体系。

科技特派团团长、山西农业大学副研究员李瑞珍介绍,为巩固拓展工作成果,2022年科技部继续深化渗水地膜旱作技术试点示范工作,选取有利于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发挥保产、增产作用的地块和气候环境,在上述8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44个试点示范基地,聚焦19种作物,示范面积1万余亩,效果显著。

在山西省山阴县黄花梁旱地上,科技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科技特派团与山阴县惠牧源种养联合社联手,200多亩的有机旱作冬播谷子示范区也获得了丰收。

姚建民介绍,这200多亩冬播谷子实现“秋雨冬储春夏用”,采取了三项关键技术措施。一是覆盖的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具有微孔,可以保水、渗水和降解,解决了半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二是通过特殊的种子包衣新技术保持谷种安全越冬并适时出苗,防止出苗过早造成的冻害;三是采取一系列的保苗防冻和生长期的田间管理措施,确保优质高产谷子品种提前成熟。

山阴县委书记王世杰表示,今年是山阴县冬播谷子的第二年,去年获得了丰收,今年扩大种植规模再获丰收。山阴县将以此项技术为抓手,扩展至小米、燕麦草等作物。

“端稳饭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叶玉江表示,科技部将紧抓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让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三农”发展的新动能。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汽车行业共议“缺芯、贵电”破局之道  推动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化,智能化竞争需开放共赢
  •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将向乌克兰提供轻型坦克
  • 美股半导体板块集体反弹
  • 丁雄军和丁磊亮相虚拟世界!茅台和网易,在下一局什么大棋?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举行——中投公司参与承办“全球市场与金融发展”平行论坛
  • 蔚来李斌发全员信:细数8大问题,称将优化低效的项目和团队
  • 百亿私募机构发声!强调上半年机会,重点配置港股、家电等低估值板块
  •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谢国明:面对不确定性,坚守长期主义
推荐内容
  • 多家快递企业交出10月\
  • 直击医保谈判现场|企业谈判成功后表态:价格还可以
  • 长城基金:探索复杂市场下的攻守之道
  • 董责险2022年投保量、费率齐升,会成为董监高的“万能护身符”吗?
  • 同程旅行:三季度收入20.4亿元,住宿预订收入增长26%
  • 御风未来CEO谢陵:创新产品要给客户带来真正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