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大礼包!外汇交易中心推六大举措,这一服务费下调25%,外资看好信用债投资空间
时值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运行满五周年,喜迎心推下调信用优化境外机构投资环境的大礼大举新“礼包”落地。
7月1日,包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简称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汇交为推动中国债券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易中优化境外机构投资环境,措服在人民银行的费外资统一部署下,交易中心从提升投资便利、看好优化服务内容、债投资空降低投资成本等不同维度,喜迎心推下调信用深化对外开放服务供给改革,大礼大举持续推出面向境外机构的包外创新便利服务举措。
2017年7月3日,汇交内地与香港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债券通”)上线,易中五年来,措服债券通作为中国债市开放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创新,不断完善投资便利机制,现已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主流渠道之一。
“过去5年,‘债券通’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的缩影和聚焦。它见证了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的过程,这也是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确立的历程,意义非凡。”德意志银行环球市场部中国区总经理施稼晨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展望未来,随着一系列优化境外机构投资环境新举措的落地“加持”、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投资互联互通机制的运行,以及南向通的逐步顺畅,可以预见,债券通渠道有望更受境内外机构的青睐,强化境内外债券市场联通联动,让中国债券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
将推跨境认购业务,促进一二级市场联动
交易中心此番从提升投资便利、优化服务内容、降低投资成本三大方面出台六项细化措施,涵盖推出债券跨境认购服务、优化收盘价交易机制、完善汇兑机制安排、下调服务费等多方面。
具体来说,为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债券一级市场投资渠道,7月4日起,交易中心将与债券通公司合作推出面向境外投资者和境内承销商的银行间债券跨境认购业务,支持境外投资人线上参与银行间债券发行。
据交易中心介绍,境内承销商和境外机构可使用电子分销确认单替代线下分销协议,解决境外机构线下签署分销协议难等问题,实现债券跨境承分销业务的全流程线上化电子化,提高境外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效率,进一步促进债券一二级市场联动,服务构建高水平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格局。
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近日在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曾建议,电子交易方式完全覆盖债券通的二级市场交易,但是在一级市场投资方面,电子化交易的深入程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采用电子交易的方式,可以简化交易流程、提高效率、优化合规报告等等,这是债券通被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之一”。
景顺董事总经理、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黄嘉诚也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提升境内债券一级市场的外资参与度是下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方向,也应作为重要优先事项循序渐进地推进。
在优化收盘价交易机制方面,交易中心去年11月推出收盘价交易机制,以满足境外被动型投资者跟踪国际债券指数的投资需求。根据最新安排,7月初拟将收盘价交易的成交单更新时间提前至17:30左右,并于8月将收盘价交易机制扩展到国际付费模式。在完善汇兑机制方面,境外投资者经向交易中心备案后,可选择多家银行办理资金汇兑和外汇风险对冲业务,以实现多方比价;近期拟进一步延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便利的市场环境。
此外,为降低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成本,交易中心与港交所合资的债券通公司将于7月11日下调服务费,交易标的剩余期限小于或等于一年的,服务费用由票面总额的0.0020%下调为0.0015%;交易标的剩余期限大于一年的,服务费用由票面总额的0.0040%下调为0.0030%。降费幅度达到25%。
见证“中国速度” 信用债投资被看好
目前,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三个主要渠道进入中国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合格境外投资者、间债券市场直投模式和债券通。债券通以其电子化操作更为便捷高效,开户流程更加简化,审批周期大大缩短等优势,迅速成为外资尤其是境外商业金融机构的青睐。近3年来,债券通每月交易量已经在多数时间超过了更早推出的结算代理模式。
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通”率先上线,至今5年的时间里,境外投资机构从最初的247家扩展到今天3500多家,报价行从20多家,发展到现在56家。每日交易量从20亿元左右到如今超过300亿元。
“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是‘中国速度’的充分体现。”施稼晨称,这五年来债券通吸引了全球投资者进入中国银行间市场,参与到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开发当中,投资的产品不断升级和丰富,从债券到外汇再到衍生产品。投资者类型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各国央行及货币管理局、主权基金、养老及退休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对冲基金等,债券通真正做到了海纳百川,成为联通境内外金融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成绩来自过去,成就属于未来。展望债券通的未来发展,受访的外资机构纷纷认为,外资投资境内信用债市场有望加速“破冰”,但这也需要相关配套机制逐步完善。
黄嘉诚表示,过去几年,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外资投资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不过大部分境外投资者都集中投资于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这两类债券约占外资总持有量的90%,境内信用债券的外资持有比例仍然十分低(不足1%)。导致当前外资对境内信用债持仓低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信息披露尚不充分,境外投资者对于境内的信用评级体系熟悉度较低,境外投资者较为担忧境内信用债券的信用风险等。此外,与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不同,境内信用债券尚未被纳入全球指数。“这些领域的改善可能是未来中国债券市场深化对外开放的关键”。
央行会同证监会、外汇局近期联合发布了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市的相关通知,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业内普遍认为,此举将有效提升境外资金持有中国信用债券的规模。
施稼晨认为,此举意味着,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从以货币市场作为绝对主导,慢慢地向信用市场推进。外资投资境内信用债需要完整的机制作支撑,不是简单地分析发债主体信用评级的高低,信用债的投资决策是更为综合性的考量,要权衡风险与收益。交易所市场对外资开放是很好的补充,境外投资者能够看到全频段的中国信用市场,增强外资投资配比和可选品种的丰富度。
“我们预计,随着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未来5年,人民币债券占国际储备的占比将从现有的3%左右提高至5%,将吸引3500亿美元中长期资金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施稼晨称。
责编:罗晓霞(责任编辑:焦点)
-
Wedbush:iPhone 14供应严重短缺 苹果黑五周末销量或降至约800万部
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发表研报表示,在至关重要的黑色星期五周末,(AAPL.US)iPhone 14手机的需求远远超过了供应,这可能会导致在圣诞季到来之前出现严重短缺。另外,富士康 ...[详细]
-
加拿大海军2名女性高级军官近日表示,她们将离开军队,因为加拿大大西洋舰队的指挥官拒绝拘捕3名关键下属,试图掩盖性行为不端的案件。妮可·杜加斯中尉指挥官妮可·杜加斯Nicole Dugas)说,在失去对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中新经纬3月30日电 据央行官方微信30日消息,近日,上海疫情呈现区域聚集、全市散发特点。人民银行驻沪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金融服务不中断,为上海筑起金融抗疫防线。保金融基础设 ...[详细]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 ...[详细]
-
上海龙华医院教授吴银根:新的实验证明莲花清瘟胶囊对奥密克戎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上海龙华医院教授吴银根:新的实验证明莲花清瘟胶囊对奥密克戎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财联社3月30日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吴银根3月30日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对于轻症病人 ...[详细]
-
华尔街见闻 卜淑情日本央行出手加码购债,成功暂时守住了0.25%的收益率上限,美元/日元盘中跌逾1%。在其他主要央行收紧政策之际,日本央行继续坚持宽松政策。周三上午,日本央行宣布继续加码购债,提高3- ...[详细]
-
来源: 中金公司刘刚刘刚认为,美国的经济和盈利的放缓是大概率和必然方向,但是在疫情改善开放及依然较低的杠杆水平支撑下,谈衰退可能也为时尚早。隔夜欧美股市在俄乌局势出现积极进展的提振下普遍大涨,欧洲主要 ...[详细]
-
二季度险资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监管对银行股、大盘蓝筹股和公募REITs投资给予优惠
来源:华夏时报文/吴敏9月1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偿付能力监管引导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有关情况答记者问。该负责人表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下称“规则Ⅱ”)自2022年 ...[详细]
-
网信办等三部门:依法查处偷逃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 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信办、市场监管局厅、委),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为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