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倒计时!刚刚,比亚迪宣布涨价
距离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退坡还有月余之际,源汽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上调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车补 11月23日,贴退比亚迪汽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车型价格调整的坡倒说明》,其将对王朝、刚刚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比亚布涨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元~6000元不等,迪宣具体车型的源汽调价通知将另行发布。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比亚迪汽车) 对于此轮涨价原因,车补比亚迪汽车解释称,贴退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坡倒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刚刚在此之后上牌的比亚布涨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辆、纯电动车12600元/辆)。迪宣同时,源汽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比亚迪此轮涨价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关系不大。”11月23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新能源汽车补贴在今年年底正式退出影响,明年年初,国内新能源车市将再掀起一轮涨价潮,但规模不会太大。 比亚迪年内第三次涨价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比亚迪也明确表示,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对此,有不少网友留言称,国补减少1万元,比亚迪涨6000元,实则是“变相降价”。更有网友直呼:“还好,刚订了。” 据了解,此次涨价已是比亚迪进入2022年以来第三次官宣调价。今年1月21日,比亚迪宣布,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新能源购车补贴退坡等影响,比亚迪汽车于2月1日起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1000元~7000元不等;3月15日,比亚迪再次宣布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于3月16日零时起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元~6000元不等。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比亚迪汽车) 崔东树认为,比亚迪提前一个多月宣布涨价,有利于比亚迪进一步积累手中订单,有利于其明年年初涨价后销量的平稳过渡。 事实上,比亚迪手中已握有大量订单,旗下车型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比亚迪在手订单超过50万辆,且积压的订单数量正在逐月增加,交付周期需5~6个月。”今年6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公开表示。 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超139.79万辆,同比增长240%。其中,今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售21.8万辆,同比增长142%。 目前,比亚迪汽车乘用车业务由王朝、海洋、腾势,以及全新品牌仰望组成。其中,仰望品牌及旗下首款车型将于明年第一季度亮相发布。 按照规划,比亚迪预计,2022年其总销量将达到150万辆,在供应链良好的情况下甚至有望冲击200万辆。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涨 令产业链承压 从比亚迪今年以来的三次官宣涨价的原因来看,皆明确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有关。不过,崔东树认为,比亚迪此次涨价与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关系不大。 上海钢联11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9万元/吨,连续7个交易日未发生涨跌。“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且供需已经得到明显改善。”崔东树表示,当前,电池级碳酸锂材料价格属于市场炒作后的泡沫式虚高,后期必然要下跌。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开启了爆发式的增长模式。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例,其已从2021年初的5万元/吨猛涨了超10倍。进入11月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更是一度接近60万元/吨。 而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也直接传导到了整车厂。“动力电池价格的不断上涨,让电池成本在一辆车中的占比超过40%,甚至超过50%。”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认为,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已经远大于技术进步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也坦言称,动力电池原材料和动力电池的价格上涨,已经给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造成了较大影响。 在外界看来,动力电池成本的高涨并不完全是因为需求不平衡导致,更多还是由于原材料涨价、资本恶性炒作、卖家惜售、中间商囤积居奇等原因所致。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 11月18日,工信部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查处锂电产业上下游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记者|李星 编辑|程鹏 孙磊 杜波 盖源源 校对|何小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东方雨虹:全力以赴,勇毅向前
- 快讯:恒生科指尾盘涨超4% 阿里涨11%领涨成份股
- 万东医疗披露定增报告:向美的集团定增1.62亿股 募资20.62亿元
- 国际红十字会主席将于23日至24日访俄
- 外媒:摩尔多瓦陷能源危机,法德等国承诺援助
- 涉嫌内幕交易?旅游板块翻倍牛股险些“天地板”,机构激烈对弈,关注函来了
- “倒卖”公司股份,这家公司实控人赚了3300万元?
- 与蚂蚁财富合作开展线上投顾时违规,申万宏源证券及3名负责人收罚单,公司回应称基本完成整改
- 线上渠道表现不如对手,丸美特招一位电商高管
- 动力电池混战打响,“中创新航们”能否“虎口夺食”?
- 浙商策略:盘点年初以来的基金自购潮
- 60只产品净值升回传统预警线,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仍为仅75%,创年内新低,信心回升尚需努力
- 补壹刀:龙应台的“口误”,图穷匕见!
- 农业农村部:精准实施生猪产能调控和冻猪肉收储调节
- 小米:汽车业务研发团队规模已超过1000人
- 爱奇艺起诉虎牙直播侵权琅琊榜胜诉,获赔23万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逢跌加仓!反弹行情仍在初期,将持续至明年1月?关注三条主线
- 外交部:美方应为自己犯下的罪行真诚忏悔,而不是对别人污蔑抹黑
- 杭州警方通报:顺路物流违反疫情防控规定、涉嫌违法犯罪
- 美国“驰名双标”遭多国网友群嘲!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