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增死亡39例,本轮疫情以来共有死亡87例,只有5例打过疫苗,“重症八仙”有3位已抵沪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4月24日,重症八仙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4月23日0—24时,上海死亡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40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657例,新增其中541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例本轮疫例打816例确诊病例和1942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情共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有死
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亡例位已截至昨天24时,过疫全市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抵沪重型患者有160例、危重型患者19例。重症八仙昨天全市新增本土死亡病例39例,上海死亡平均年龄78.7岁,新增年龄最大者98岁。例本轮疫例打39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情共多脏器慢性疾病。上述病例均未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有死患者入院后,疾病进展迅速,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赵丹丹说,近期,全市阳性感染者数量增多,重型、危重型人数有所上升,有基础性疾病的阳性感染者,尤其是老年人出现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比较高。因此,请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疫苗。
本轮疫情以来上海共有死亡病例87例
据人民日报,在4月24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第163场新闻发布会上,赵丹丹介绍,本轮疫情以来,本市共有死亡病例87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81.10岁,最大101岁。上述病例均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且病情危重,包括晚期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等),肝硬化终末期,糖尿病、尿毒症等。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基础性疾病导致。
一般来说,高龄老人免疫力低、体质弱,是新冠的易感人群。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进展为重型、危重型,增加救治难度。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对于防止感染者转变为重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些病例中发现新冠疫苗接种率低,只有5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
赵丹丹说,为此,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增配重症医疗团队,畅通转诊通道,早期干预高风险患者,防止轻型转重型,减少重型患者比例;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加强基础性疾病的专科化管理,做好疑难病例的会诊与指导,尽最大努力降低病亡率。“还是一句话,请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疫苗。”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据健康时报消息,曾经驰援武汉的“重症八仙”,现已有三位专家奔赴上海进行支援。
4月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就接到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通知,奔赴上海支援,与全国重症专家一道指导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相关工作。
4月21日,刚结束吉林支援工作没几天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华西天府医院院长、“重症八仙”之一的康焰也紧急奔赴上海,将围绕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另外,东南大学副校长、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邱海波,也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上海工作组医疗救治专家奋战在抗疫一线。
4月18日,邱海波教授曾在接受健康报采访时表示,从目前收治的情况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多,老年感染者也随之增加。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容易演变为重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重症病例要一分为二地看,一种是单纯因为感染新冠病毒从轻症发展为重症,另一种是多种基础疾病叠加新冠,两种情况都会给生命健康带来威胁。目前,上海正努力做好“关口前移”,避免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发展成重症。
上海感染者数量有所反复的原因是什么?
据央视新闻,赵丹丹还就近两天感染者数量有所回升的原因作了通报。
赵丹丹表示,从近阶段的疫情数据情况来看,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还是比较多,处于高位波动状态,主要是在部分建设工地、企业等聚集性疫情有所抬头。因此,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上海疫情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
从近期疫情数据的分析来看,新报告的阳性感染者,在闭环隔离管控外发现的比例逐渐降低,总体是在封控区、管控区、集中隔离点内发现。从绝对数量看,昨天的新发感染者数量较前一天下降了1733例。
针对建设工地、企业等聚集性情况,上海市、区两级防控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四方责任”,加强健康监测和人员筛查,做好有关区域内的环境消毒,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未来将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深入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进一步巩固扩大清零攻坚工作成效,上下同心、共同努力,推动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666家重点企业七成复工复产
据新华社,4月18日,旗下整车、零部件和物流企业等,重点围绕人员保障、供应链保障、物流保障、封闭生产管理和防疫措施等领域,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
19日,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下线了压力测试下的首台汽车,厂区又恢复了生产景象。截至23日,这里已下线了700多辆整车。
“工厂对近400家供应商的产能、库存、原材料等进行了全面摸底。如果供应链能保持稳定,产能将逐步爬坡。”上汽集团临港乘用车工厂总监陈培锋说。
据上海市副市长张为介绍,近一周以来,上海666家重点企业已有70%实现了复工复产。上汽、特斯拉等整车企业连续实现整车下线。
当前,全国多地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正加快建立。其中,共有666家在沪企业出现在工信部设立的首批保运转重点企业白名单上,覆盖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
据悉,上海市经信委已制定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下一步,上海将滚动推进,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以点带链,有序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
不符合要求的保供礼包一律不得向市民发放
4月23日,上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生活物资保障专班(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向各有关单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保供生活物资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区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本市政府保供生活物资管理,以“四个最严”要求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图片来源:新华社《通知》提出如下要求:
为进一步加强本市政府保供生活物资管理,各区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以“四个最严”要求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区商务部门要对生活物资保供礼包实行提级管理,加强对供应商资质资格审定,对保供礼包的品种进行把关。
二、各区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相关部门通报的保供礼包的监督检查,负责对保供礼包质量和食品安全进行抽样检验。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通报商务部门,一律不得向市民发放。
三、保供礼包发放组织者承担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加强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接。涉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问题要通报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涉及本市食用种养殖基地的问题要通报农业部门。发放组织者要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食品采购、运输、贮存和发放过程食品安全管理。
四、接受捐助生活物资的区、街镇和单位,要加强捐助生活物资运输、分装、配送等各环节的管理,确保捐助生活物资质量安全。各区市场监管部门要对信息通报的捐助生活物资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发现不合格的,要妥善处置。
五、各区市场监管部门要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把食品安全管理落实到“小区门”“单位门”“楼宇门”“工地门”,对涉及食品安全、价格欺诈、市场垄断等相关违法行为,从严从快,坚决查处,并向社会公布。要加强与公安机关的行刑衔接,切实加大对涉疫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要畅通12315投诉举报电话,提高对投诉举报的处置效率。
六、各区和街镇要畅通保供服务热线,主动接受市民对保供礼包发放和受捐生活物资的监督。对涉及的舆情,要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对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严肃处置,及时回应市民关切。
七、市商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加强对各区保供生活物资管理的指导,确保政府保供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责任编辑:时尚)
-
盖世汽车讯 韩国现代汽车和越南企业集团Thanh Cong Group的一家合资企业在越南北部开设了一家规模庞大的新工厂。该公司希望扩大生产,并保持其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新工厂位于越南宁平省,占地约5 ...[详细]
-
近期,四川省突发通知,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此前预计持续的时间是从8月15到20日。8月21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个显示企业了解,上述时间将延至8月25日。对此,分析师预计,当地面板厂的产出将进 ...[详细]
-
欧股主要指数收盘普跌,德国DAX30指数跌2.33%,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21%,法国CAC40指数跌1.8%,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1.96%。 ...[详细]
-
“我们商场一共五层,之前有三家阿迪达斯门店,两家阿迪达斯运动和一家三叶草。现在只剩一家阿迪达斯运动了,正在闭门翻修,”广西南宁一家商场的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多出来的门店位置重新招商之后,会入驻一些国 ...[详细]
-
国际油价经历惊魂一夜,只因一则传闻。11月21日报道称,OPEC+考虑在西方对俄实施石油禁运和价格上限前增产,目前讨论的是在12月4日的OPEC+会议上将日产量提高至多50万桶。此消息与产油国联盟在1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券业行家距“高喊4000点”事发两个月后,以一己之力制造舆情的当事人,忽然“现身”在行家面前。时隔两月的留言话说,在持续高温的周末忙碌的行 ...[详细]
-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杨征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逸】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名下的集团前首席财务官魏塞尔贝格被视为该集团 “财务大管家”)18日在纽约州一法院承认刑事税务诈骗、伪造商业记录等15项指 ...[详细]
-
新京报讯 据三亚发布官微消息,2022年8月20日0-24时,三亚市新增370例确诊病例其中143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465例无症状感染者。8月1日0时至8月20日24时,累计发现确诊病例5452 ...[详细]
-
人民银行发布第三季度执行报告,明确下阶段政策思路 货币政策将以我为主兼顾平衡
经济日报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海外通胀高位运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将如何应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 ...[详细]
-
今年夏天,无论身在何方,有一件事人们达成了共识:热。因为高温,重庆多地突现山火,江苏最高地表温度预报达72℃,安徽芜湖路段一辆货车上150头生猪集体中暑。根据世界气象组织8月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今年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