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持续发挥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熊 丽
当前,各地关键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关键时期,推进投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是重大作用稳经济的重要支撑,近期各地区各部门抢抓三季度施工旺季的项目时间窗口,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建设
专家表示,有效在各项政策利好支持下,持续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重回两位数以上,发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各地关键
稳投资再部署再加力
进入三季度,推进投资各地区各部门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热潮,重大作用对稳投资再部署再加力。项目
7月30日,建设河南郑州17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有效总投资282.7亿元;8月3日,持续江西赣州242个重大项目联动开工,总投资超1600亿元;广西近日发布今年第三批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方案,507个项目总投资7926.3亿元……
交通运输部表示,将坚持适度超前,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着力推动打通“断头路”、水运通道项目等开工建设,提前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国家电网表示,到年底前,预计再完成近3000亿元电网投资,开工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4169亿元,届时在建项目总投资有望创历史新高,达到1.3万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投资超过2.6万亿元。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既利当前又利长远。“重大项目建设投资逆周期特点明显,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较大,不仅利于短期实现稳增长,也利于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一是利于形成实物工作量,实现经济循环产需衔接、畅通运转;二是可以发挥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当前,必须一以贯之大力推动扩大有效投资。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有效投资对经济恢复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从投资整体形势看,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房地产投资仍在触底之中,未来基础设施投资有望进一步回升。”温彬说。
更好释放政策效能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密集部署稳投资相关政策举措。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专项债等政策效能释放还有相当大空间,并能撬动大量社会资金,要以市场化方式用好,更好发挥有效投资补短板调结构、稳就业带消费综合效应和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科学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是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的前提下,聚焦疏通卡点堵点采取的有效举措,既能为项目解决资本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又能更好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配套融资支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有助于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娄飞鹏认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可以有效发挥其定向调控作用,在丰富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重大科技创新领域项目等资金来源的同时,撬动商业性金融机构为相关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降低项目的融资难度和资金成本。从政策层面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有助于在不搞大水漫灌的前提下,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精准调控作用,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
对于资金投向,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以市场化方式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主要投向交通、能源、物流、农业农村等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不得用于土地储备和弥补地方财政收支缺口等。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正加速落地显效。7月21日,农发行投放了首笔农发基础设施基金5亿元,用于支持重庆市云阳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7月22日,国家开发银行设立的开发性金融工具完成首批两个项目投放,出资13.07亿元支持呼北高速山西离石至隰县段工程项目和河南安阳豫东北机场项目。多地加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争取力度,并推动已争取到政策性开发性基金额度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召开会议提出,更好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来更多投资拉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从投资先行指标看,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13.4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6万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2.9%;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增长18.8%,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具备有利条件。
“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提前下拨、靠前发行,这些对丰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具有积极意义,也将推动下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继续保持相对较高增速。”娄飞鹏表示。
温彬表示,当前重大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水利建设等领域,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对于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直接效果,同时也可以带动消费增长,对于稳定经济大盘意义重大。
宏观政策方面,魏琪嘉表示,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政策稳定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同时增强政策的前瞻性精准性。“向投资要潜力,很重要的一环是促进民间投资。当前民间投资面临一些堵点难点,这既是外部冲击造成的,也与企业预期有关。”魏琪嘉表示,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强化对投资的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
(责任编辑:热点)
-
11月22日保险日报:保险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规定亮相,险资斥资超百亿元投资公募REITs
继银行、证券、基金行业之后,保险业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相关规定也得到明确。11月21日,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获悉,银保监会向银保监局、人身险公司和中国银保信印发《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 ...[详细]
-
进出口总值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外贸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进出口总值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外贸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经济新方位·年中数据怎么看)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外贸进出口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 ...[详细]
-
IT之家7月15日消息,据温州都市报报道,日前,苍南警方破获了一起特殊的网络赌博案件。曾某利用境外赌博网站的漏洞,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获利近百万元。据报道,曽某大学毕业后创业失败,便联合精通计算机技术的同 ...[详细]
-
重磅!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措施 A股1.5万亿元板块迎利好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据央视新闻消息,7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力稳岗拓岗的政策举措,确保就业大局稳定;要求多措并举扩消费,确定支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措施。 ...[详细]
-
“‘双11’,我的购物‘战场’在健康领域。”正在读大三的何青买了U形枕、筋膜枪、滴眼液、暖宫贴、足浴包、……为何“囤”大量养生产品?何青说:“平时学习压力大,颈椎和眼睛都明显发酸。有一次去看医生,他建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广东华兴银行无法取款?银行回应:网点以及APP系统均正常运营
7月14日,一则关于“广东华兴银行无法取钱”的聊天记录在网络上传播,对此,蓝鲸财经记者联系到该行一家支行,工作人员表示银行网点以及APP系统均正常运营。网传聊天记录显示,广东华兴银行已经无法取钱,“我 ...[详细]
-
随着基金行业高速发展,监管对基金销售机构的合规性要求也不断提高,强监管之下,基金代销江湖的洗牌加速。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7月13日,近一周以来,已经有4家基金独立销售机构被监管出具罚单, ...[详细]
-
美东时间11月21日盘后,ZoomZM.US)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其中销售增长为有记录以来最慢,并略微下调了全年营收预期。数据显示,Zoom第三季度营收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5%,符合分析 ...[详细]
-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4日讯 记者 康博) 2022年上半年已经结束,从A股表现看,虽然一季度波动明显但二季度的超跌反弹让主动权益类基金跌幅大大缩窄。数据显示,剔除指数基金后,主动权益类基金在今年上半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