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将南京银行推向“风口”?
各种事件叠加让陷入了舆论风波。风口 文/每日财报 张京 近几天,到底南京银行行长林静然的南京突然辞任、股价逼近跌停、银行更换印章、风口追究恶意造谣者、到底券商首席分析师聊天记录传播被开除……多个与南京银行有关的南京消息同时释放后,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来概括其处境最合适不过了。银行 7月3日,风口“@平安南京”发布警方通报称,到底2022年7月1日20时许,南京南京银行向公安机关报警,银行称有网民散播有关南京银行的风口谣言。公安机关经工作查明:6月30日18时许,到底网民傅某某(男,南京39岁),出于博眼球的目的,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内发布自己编造的有关南京银行的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影响。事发后,傅某某主动采取消除影响的措施并认错悔过,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在过往固有印象中,南京银行(601009.SH)算得上是城商行中绝对优秀的代表,而此次陷入舆论旋涡,又恰逢河南村镇银行的声浪“余震”,最终以一个分析师被公安机关处罚告一段落,到底是何以至此呢? 突然的人事变动 故事最初的6月29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董事、行长林静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林静然的辞任自当日起生效,公司行长职责暂由董事长胡升荣代为履行。 履历来看,林静然是1974年生人,现年48岁。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而后在2006年获得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于2020年加入南京银行,至今才刚满两年,是该行现任高管中非常年轻的高管,其离任也让业界颇感突然。 针对行长辞任,南京银行在回应媒体时表示,公司现股东实力雄厚,股权结构优异,公司治理规范高效,发展战略坚定清晰。 很快,林静然也以新职务出现。南京东南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南集团”)官网30日消息显示,林静然为该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委员(保留市管企业正职待遇)。 据悉,东南集团成立于2014年,是南京为加快河西新城、南部新城、仙林大学城、麒麟科创园等江南功能区发展设立的市属国有独资公司,由南京市国资委100%持股。集团注册资本50亿元,2015年获得主体信用3A的最高评级。 还值得注意的是,同在6月29日这一天,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决定任命名单,决定任命邓智毅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公开资料显示,邓智毅还是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东方资产”)的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裁。 众所周知,东方资产是国内较为著名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而其总裁新任南京市副市长的工作职责又包含“南京银行”四个大字,这难免让人产生联想。 6月30日,南京银行股价快速下行,盘中一度触及跌停,最终以10.42元/股收盘,跌幅达6.46%。 一位分析师引发的舆论风波 6月30日,南京银行被推向舆论高潮。一位备注为“傅鸣非@西部通信首席(求支持)”的群成员在某群聊中表示,“南京银行窟窿很大”“有存款的,建议尽快转”,由此引起群内成员热议。该聊天记录因被广泛传播,继而引起轩然大波。 客观而言,对于银行来说,存款安全是关乎生存的大事,不良言论的传播会导致南京银行陷入危机。而券商分析师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被社会和媒体广泛关注,傅鸣非相关言论尺度和范围震惊金融圈,让不少网友替他捏了一把汗。事后(7月1日下午14:37),傅鸣非在朋友圈紧急声明并致歉。 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中证协曾强调,个别证券分析师的不当言行,可能引发所在机构甚至整个行业的信誉危机。 7月1日晚间,南京银行针对上述言论发布澄清公告称,相关信息为恶意造谣,公司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目前,公司经营管理一切正常,经营发展良好。 此后,才有了本文最开始的“通告”。7月3日,南京警方发布通告,涉事的傅鸣非因编造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影响,依法给予其治安管理处罚。 暂且一停。因为南京银行在7月1日还发生了一件事: 因旧章使用年限较长、磨损严重,南京银行公告称即日起将启用新章。 不过目前该公告已经无法在官网中查看。 业绩快报来“救急” 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2月8日,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南京银行历经两次更名,先后于2001年、2005年引入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银行入股,是城商行中率先启动上市的银行。 《每日财报》查阅2021年南京银行财报发现,其对外贷款总额为7903.22亿元,其中对公贷款约5439亿元,占比约七成。在对公贷款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最大,其次包括地产、融资平台。 或是为了减少舆论冲击,7月3日下午,南京银行发布上半年业绩快报,净利润101.5亿元,同比增长20.06%。 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9,146.22亿元,较年初增加1,656.75亿元,增幅9.47%;存款总额12,229.31亿元,较年初增加1,512.27亿元,增幅14.11%;贷款总额9,036.17亿元,较年初增加1,132.95亿元,增幅14.34%。截至报告期末,实现营业收入235.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95亿元,同比增幅16.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96亿元,同比增幅20.06%。 报告披露,母公司房地产贷款余额1,293亿元,占比14.5%;其中,公司类房地产贷款461亿元,个人按揭贷款832亿元。 业绩快报另称,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风险管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资产质量主要指标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0.90%,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95.17%,保持基本稳定;关注类贷款占比0.83%,较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占比1.18%,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从今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来看,南京银行业绩成色一如既往。作为投资者,面对此次繁杂的舆论消息,也要客观、求实对待。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王滨被双开!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 2023年,又一批明星基金可能走下神坛
- 东莞:首套房(无贷款)最低首付2成 利率下限4.1%
- 美军官称正加强盟友合作:是针对中国“搭建戏台子”
- 关联交易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达47.8% 昱品科技收半年报问询函
- “加油减负”出实招 银行信贷精准支持稳经济
- 瑞银:预计2023年下半年亚洲并购活动将加速
- 快讯:沪指早间冲高回落 游戏板块震荡走高
- 美前财长:轮不到我们对中国指指点点,若以“摧毁中国”为目标将非常危险
- 网传广州认房不认贷、取消豪宅标准?银行:目前房贷政策未变
- 美元疲软等待鲍威尔讲话 金价震荡准备剑指1900?
- 二三四五20亿易主董事长暗度陈仓入股接盘方 痴迷追热点赚快钱主业萎靡股价累跌逾80%
- 中国信通院牵头发起的“元宇宙创新探索方阵” 正式成立
- 空头猛攻!美元指数跌跌不休,美联储会打压降息预期吗?
- 加息预期全靠鹰派喊话勉力支撑!鲍威尔今晚会对市场发火吗?
-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专家学者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
- 易会满: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
- 苹果耳机盒子不要丢意外上热搜 自带价值145元数据线
- “第三支箭”落地月余涉房并购大单持续涌现,2023年将成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大年?
- 中金公司光伏设备展望:2023年超额收益仍来自新技术,电镀铜元年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