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发债回暖:二级债发行重启,年内“补血”规模已超万亿
当前,补血银行债券发行窗口较为理想。银行已超
经历了5月的发债发行低谷后,步入6月,回暖银行发债回暖。重启第一财经根据Wind数据统计,年内截至6月13日,规模本月银行已发和待发债券规模达1372亿元,补血明显高于5月全月发行规模;今年来看,银行已超年初至今银行债券发行规模已超万亿元。发债发行
与此同时,回暖记者注意到,重启此前一度暂停的年内二级资本债重启发行。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规模为备战年中,补血银行资本补充有较大迫切性;而且,就各品种债券估值来看,当前市场估值已在半年中位数以下,对于银行而言,发行窗口较为理想。而随着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的发行,债券市场供给也将增多。
银行债券发行提速
受多重因素影响,5月银行资本补充工具发行出现明显下滑。据Wind数据统计,5月共有14家商业银行发债,规模合计658.57亿元,较4月的2015亿元骤降近7成。
其中,普通金融债发行规模较大,其余还有绿色金融债、“三农”专项债、小微债等;相比之下,作为银行融资利器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发行则骤减,当月仅有1笔永续债发行,规模为50亿元,无二级资本债发行。
步入6月,银行发债步伐加快。据记者统计,截至6月13日,有13家银行已发行债券或等待发行,发行规模合计1372亿元。其中,单笔发行规模最大的为的一笔二级资本债,计划发行规模为450亿元,将于6月15日发行。
对于发债提速,业内并不意外。兴业研究资产负债定价高级分析师郭益忻对记者表示,从过往历史看,商业银行在二季度的资产扩张步伐往往放慢,但今年情况预计有所不同。“各项稳增长目标存在极大迫切性、政策大幅发力背景下,6月可能猛追进度并带来1月、3月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资产扩张对银行的资本补充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加上二季度是部分商业银行安排年度分红的节点,考虑分红后为确保资本充足率仍处于相对合意水平,银行存在资本补充的需求。郭益忻表示,为备战年中,银行及时通过各渠道补充资本仍有较大迫切性,尤其是在5月相对沉寂的情况下,而且当前市场估值已到半年中位数以下,对银行来说,发行窗口也较为理想。
在银行加大债券发行的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停滞了两个月的二级资本债重启发行。6月8日,百信银行发布了一笔1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发行票面利率为4.69%,期限为10年。而此时,距离上次二级资本债发行已过去60天左右。
在百信银行之后,更多二级资本债正在路上。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宁波通商银行、金华银行已在发行队伍中,且建行将发行两笔,分别为450亿元和150亿元,发行期限分别为10年和15年。
另外,近日发布公告称,该行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同时,中小银行中,浙江武义农商行、浙江嵊州农商行、泉州银行也分别获准发行不超过5亿元、10亿元、2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
可以预计的是,二级资本债发行将持续增长。Wind数据统计,自年初以来,有28家银行发行了二级资本债,发行只数为29只,发行规模达3124.50亿元,几乎是去年上半年1096.20亿元发行规模的3倍。
不只是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发行也有望扩容。日前,建设银行公告称,获准在境内发行不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境外发行不超过30亿美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
相比其他资本补充工具,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一直是银行发行的“主力军”。二级资本又称附属资本或补充资本,是商业银行资本基础上扣除核心资本之外的其他资本成分,也是反映银行资本充足状况的主要指标;永续债指,没有明确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长的债券,即理论上永久存续,用于补充银行其他一级资本。
业内的共识在于,在业务持续扩张以及缓释不良资产增加对资本消耗的背景下,未来银行发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一位银行业资深从业者对记者称,这主要是考虑到疫后政策发力稳增长,宽信用刻不容缓,而这一过程中的核心约束即是资本充足情况,银行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
实际上,这一趋势已有体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今年银行债券发行规模达1.03万亿元,明显高于去年上半年的0.83万亿元。上述银行业资深从业者对记者表示,这一方面是受年初市场流动性充裕之下发债成本较低影响,银行发债意愿上升;另一方面,也与银行资本补充压力大有关,考虑到疫情及风险处置消耗资本金等因素,近来银行资本补充需求较为旺盛,尤其是中小银行。
(上半年银行债券发行情况。来源:Wind)配置端需求仍存
供给端恢复了,配置端银行债仍存机会。此前,受权益市场调整影响,叠加债券市场同样纠结,银行理财的屡屡破净以及“固收+”产品的赎回致使资本补充类工具的需求弱化,冲击着市场,而4月以来这一现象已经有所缓和。
银行债券在票息凸显的情形下备受青睐,尤其是二级资本债,自2020年以来,二级资本债市场认可度和参与度明显提升,成交非常活跃,已经成为典型的交易品种。
今年4月至5月下旬,随着流动性投放加大,市场资金面较为充裕,资金利率持续低位运行,在此背景下,此前投资机构弱化的需求逐步趋稳,银行资本补充类工具受到追捧,利差大幅下行,直至5月低出现回升调整。
兴业研究报告显示,5月,在二级市场估值方面,由于“资产荒”重现,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在内的银行资本工具估值在买盘带动下一度回落到年内低点,月末出现超调反弹,收在年初水平,以国股新发永续债为例,目前估值3.5%~3.55%;二级资本债估值也回到年初位置。
“延续2021年以来的趋势,2022年以来,公募基金继续增持银行资本补充类工具。当前来看,这一品种的各类主要参与机构在需求端预计仍会保持配置,并不会趋弱。”民生证券分析师谭逸鸣分析称。
在这一基础上,有分析称,银行债仍具配置价值。认为,在银行基本面整体改善情况下,银行信用风险整体降低,可关注普通银行债底仓配置价值。具体而言,今年以来,银行次级债利差呈现先上后下的趋势,近一周利率调整带动优质银行次级债率先调整,信用利差明显走阔,中高等级二级资本债利差回升至2021年以来中位数水平,可逐步加仓;等级利差方面,受基本面分化、二级资本债不赎回风险事件增加等,低等级利差有所走阔,不建议过度下沉。
谭逸鸣也表示,短期来看,流动性维持宽松仍较为确定,在宽信用得到确认、社融信贷明显改善之前,仍处于货币财政联动的窗口期,市场整体处于窄幅震荡期,二级资本债这一类利率品种在此期间预估调整有限,而调整出来的票息叠加稳定的资金利率之下仍有机会。但到6月底、7月初,需关注增量政策工具出台、宽信用成效或初显之下的调整风险。
来源:第一财经网
(责任编辑:休闲)
-
重庆农商行被罚1285万元: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一家上市超10年的银行,最近关键监管指标虚假、掩盖不良贷款等行为违法违规被处罚超千万。11月21日,重庆银保监局公开的信息显示,重庆农商行因审查审批不尽职,超需求发 ...[详细]
-
瑞信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0881)“跑赢大市”评级,奔驰及凌志合共占其总新车毛利多过90%,预计新车利润率会受压,因此下调2022-23年每股盈利预测18.2%/11.4%至2.59/3.07元人民 ...[详细]
-
来源:市界在燃油车时代,靠仿造国外品牌而大幅削价的战略,异军突起。然而,成功者的诅咒却罩在了它的头上,近年来,销量下滑,品牌混杂,长城与、吉利等企业的销量差距越拉越大,长城到底怎么了?作者 | 杨俏 ...[详细]
-
Loop Capital:维持飞塔信息“买入”评级 上调目标价至80美元
Loop Capital分析师Fahad Najam发布研报称,维持对(FTNT.US)的“买入”评级,目标价由66美元上调至80美元。该分析师表示,飞塔信息本周早些时候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收益超出预期 ...[详细]
-
iPhone 14 Pro机型交货时间拉长,摩根大通已下调苹果目标价至151美元
IT之家11月22日消息,苹果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提高两款iPhone14Pro机型的产量和供应。伴随着这两款机型的交付时间要推迟到圣诞节之后,投资分析师摩根大通已经降低了其股票目标价格至1 ...[详细]
-
卖方研究行业又出“小作文”:网传东吴电新团队今日发起“掼蛋活动邀请”,称已成融入光伏圈的核心技能?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叶峰 卖方分析师行业又出“小作文”了。在这篇今日网络广为流传的“小作文”中,东吴电新团队在深圳发起了“掼蛋活动邀请” ...[详细]
-
508.5亿!1月房企融资规模降幅收窄,金茂等多家房企境外发债“开门红”
每经记者 黄婉银 每经编辑 魏文艺 房企境内融资市场破冰后,海外市场终于迎来春风吹拂。据中指研究院检测,2023年1月房地产企业非银融资总额为508.5亿元,同比下降33.1%,环比下降27.0%。克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时报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全面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本轮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这给券商投行业务带来增量收入的 ...[详细]
-
本报记者 曹卫新一度吸引近百万人围观,经过3000多次出价,历时5天5夜,从335万元起拍价起步,最终以20亿元成交价收尾的天价锂矿控制权争夺战时隔6个月卷土重来。阿里资产破产拍卖平台显示,2022年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