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去全球化,新加坡如何应对?
新加坡《海峡时报》10月20日文章,新加原题:新加坡:在去全球化的坡媒世界中保持相关性和韧性 新加坡和许多其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一样,一直是体去全球化的巨大受益者,新加坡的全球繁荣源于对世界的开放。 因此,化新何最近出现的加坡逆全球化迹象令人担忧,这应该引发人们思考,新加在一个多边主义摇摇欲坠的坡媒世界里,新加坡如何才能保持相关性和韧性。体去 如今,全球世界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化新何技术分化,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不利后果。加坡在新冠肺炎疫情和通胀飙升的新加背景下,世界许多地区的坡媒自由贸易已经让位于回流、“友岸外包”和出口管制。体去 虽然多边世界秩序的破裂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但新加坡仍有机会。自此前作为英国统治下的贸易港口以来,新加坡作为不同文化和贸易的交汇处蓬勃发展。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新加坡的自我定位是,在亚洲投资的西方公司的“门户”。现在,随着西方和中国之间的不信任日益加深,贸易和投资流动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可以继续发挥它作为一个中立交汇之地的作用——一个增值的平台和国际贸易及文化交流的润滑剂。 新加坡对各种企业和人员的开放使它成为东西方自然的交汇点。这不仅有利于新加坡,而且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有助于促进相互理解。新加坡如今要发挥这一作用,就必须得到国际伙伴——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信任。在外交政策上,新加坡不选边站,而是根据原则和国家利益采取立场。 作为一个小城市国家,新加坡必须继续推动贸易和开放。实现进口来源和出口目的地的多元化,是经济增增强抵御能力的最佳途径。吸引国际人才对于提高新加坡的技术水平也至关重要。 因此,新加坡需要采取“三管齐下”的政策方针。 首先,公民必须具备从全球化中受益的技能,这就需要一个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其次,在移民和劳动力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吸引更多本地人从事必要的服务业工作是重要的。例如,卫生部表示,到2030年,新加坡将需要2.4万名护士和医疗保健人员,以帮助老龄人口。最后,考虑到国际化城市的高生活成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这可能需要创新财政保障方式,同时尽量不削弱对企业的激励。 就公民而言,他们需要获得跨文化能力,以便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和伙伴合作。学生可以通过海外交流项目和实习机会接触不同文化。在职人员应抓住海外工作机会,这将为他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并使他们能够承担地区或全球责任。 世界变得更分裂,人类面临的集体挑战也在增加。因此,为了继续维持良好的生活,新加坡必须通过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应对这个时代的最大挑战。(作者何伟伦,任重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王滨被双开,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 房地产再无“明星职业经理人”
- 二季报公开下阶段投资思路:大摩健康产业聚焦CXO、疫苗、创新医疗器械
- 复星医药44.8亿元定增落地,高毅冯柳“拿下”20亿占半壁江山
- 全国首部规范居民自建房的地方性法规正式出台
- 耶伦:美国经济还未出现衰退 美联储能控制好通胀
- 最低10元 最高万元 直播间使用音乐版权费这样付
- 媒体:“无人宾馆”存重大安全隐患,不能无人监管
- 多家上市公司预中标特高压工程 业内期待直流项目进入核准高峰
- 超2万亿元!退款“到账”!你也收到了吗→
- 能否将问题房企纳入诚信经营黑名单?地方住建部门解析
- 斯里兰卡因中国项目陷债务危机?专访斯驻华大使
- 我国首条跨海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 贾乃亮商业版图盘点,其名下共关联11家企业,合作伙伴包括李小璐、刘涛、李晨、秦岚等人
- 国际象棋机器人“惩罚”违规,夹断7岁男孩手指!该如何对待人工智能?
- 加拿大外交部证实:1名雇佣兵在乌克兰东部死亡
- 佳能2023年新品预测,电影机/广角定/R50在路上
- 响应“双碳”号召助推行业转型升级 华新水泥发行9亿“低碳转型债券”
- 泡泡玛特大跌8%股价创历史新低 自高点市值蒸发1500亿港元
- 因二舅一夜出圈 90后UP主曾是位教辅老师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