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掘金“双碳”,机遇与难题何在?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双碳近年来,险企保险资金屡屡加码绿色投资、掘金机遇绿色保险。难题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数据显示,双碳截至2021年8月底,险企保险资金实体投资项目中,掘金机遇涉及绿色产业的难题债权投资计划登记(注册)规模约达1.06万亿元。其中,双碳直接投资的险企重点领域包括交通、能源、掘金机遇水利、难题市政等。双碳
另据保险业协会调研统计,险企2018年-2020年,掘金机遇保险业累计提供45.03万亿元的绿色保险服务,支付赔款533.77亿元,保险范围涵盖绿色能源、绿色资源、环境污染、巨灾等多个领域。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在资产端,险资特性与绿色产业资金需求特性高度匹配,保险业可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在实现自身保值增值的同时,促进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共同提升。
不过,面对绿色机遇,保险公司仍面临投资风险难以控制,创新保险产品因缺乏数据难以定价等难题。
创新开发林木碳汇保险等绿色保险成公司保险业务新增长点
险资拥有稳定、持续、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与绿色投资的长期性天然契合,再叠加“双碳”是符合国家发展的新兴赛道,保险公司近年来在这方面投入颇多。
从投资端来看,保险公司并不是进行简单的绿色投资,而是从顶层设计上加入了绿色投资的理念,甚至从公司层面将“双碳”投资作为投资布局的长期战略。
方面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保险公司投资绿色领域需更加关注构建与长期资金属性相适应的绿色投资体系。一方面关注避险性,将绿色理念贯穿到各品种的投资过程中,推动ESG绿色因子整合纳入到投资决策、风控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剔除尚不成熟、不确定性大、风险性高的项目,筛选出真正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绿色项目;另一方面强调公益性,在加强绿色投资领域合作的同时,积极影响合作伙伴在生产、运营等多个领域的绿色发展,强化绿色信息披露,共建绿色生态。
数据显示,自 2018 年以来,中国太保累计发行绿色相关债权和股权投资计划近150 亿元,涉及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产业等多个领域。
平安产险方面则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已将环境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作为投资决策的核心考量因素之一,并根据国家及监管部门的指引和政策,制定绿色项目、绿色公司评价标准,形成对绿色公司的识别标准和投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上市公司股票、债券、公募基金、债权计划等形式,投资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相关领域。截至2021年12月,平安产险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参与绿色投资相关领域共超过9.1亿元。
则将ESG投资理念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另类投资委员会评估项目也增加了ESG评估环节,2021年,其新增绿色投资超500亿元。
泰康资产副总经理李振蓬则表示,公司从集团层面就已经明确把“双碳”投资作为投资布局的长期战略,拟设立布局千亿基金参与双碳赛道的投资,通过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夹层基金、绿色信贷等各种灵活的方式积极投入其中。
在承保端,绿色保险可为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障,对产险公司而言,绿色保险也是公司保险业务的新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绿色保险产品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保障环境污染、自然灾害风险等相对传统的险种,包括环境污染责任险、森林草原保险等;另一类是保障绿色产业风险、绿色信用风险等相对创新的险种,主要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技术等领域提供风险保障。
近年来,保险公司在绿色保险产品方面屡见创新。如2021 年,太保产险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发了林木碳汇保险,首单在海南落地;同年,太保产险推出了全国首款碳质押贷款保证保险。平安产险方面也落地了行业首款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
保险业协会调研统计显示,2018年~2020年,保险业累计已提供45.03万亿元的绿色保险服务,支付赔款533.77亿元。
投资、创新风险大求稳的险企如何应对?
在“双碳”这一赛道带来机会的同时,相应的风险也不容小觑。
从承保端来看,由于目前碳定价、碳交易、碳市场尚未发展规范,给绿色保险的相关创新带来风险。中国太保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产品创新过程中,其发现目前碳配额、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等各类碳资产的价值难以认定,交易品种在各碳市定价不统一,而林业碳汇等资产未在交易市场上市,后期损失的评估和认定挑战巨大,给保险产品的创新开发带来较大困难。
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保险公司应该加强与生态环保等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加强相关数据的收集整合,推动建立环境污染、环境治理、环境损害、赔偿支出等数据共享机制。同时,保险公司还需推动保险业统一制定承保前风险评估、承保后风险防控服务的技术标准,形成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预防和风险处置体系。
从投资端而言,面对“双碳”领域的新模式、新技术时,如何评估其可持续性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一大难题,而险资一向以“稳”著称,因此需对项目风险进行更为严格的把控。
记者了解到,目前保险公司针对“双碳”投资也有一些特定策略,李振蓬表示,双碳属于能源的大赛道,如果想要实现新能源领域大规模的成体系配置,非常有赖于底层项目资源的大量快速整合以及资产端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
中国太保方面则对记者表示:“融资主体的碳减排效应是否明显以及ESG表现是否良好等是投资过程中的重要决策因素,包括在企业和项目评估过程中综合考虑碳排放额、碳排放权及其交易情况,对于两高一剩、受到重大环保和行政处罚和产生重大负面社会影响的事件的企业实行禁投等。”
朱俊生认为,目前,大部分低碳技术尚处于研发和起步阶段,产业链堵点多,商业化应用市场前景不明朗,项目筛选面临较大风险。比如,光伏部件在过去10年价格下降了90%,但与火电、水电相比,发电的平均度电成本仍然较高,保险资金通常具有刚性负债成本,投资的首要目标是保值增值,在ESG投资中要提升对绿色项目所在行业发展前景的认知,审慎决策,提高对绿色项目的专业投资能力。保险机构要优化与完善公司治理、投资运作、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增加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储备,提高ESG投资能力,有效防范相关资产风险。
据悉,为了进一步规范险资的绿色投资,银保监会也在酝酿保险资金ESG投资指引,拟在产品设计、投资流程、风险识别、尽责管理、信息披露、自律管理等方面明确相关原则,细化有关要求,为保险资金树立ESG投资理念、更好推进ESG投资等提供指导。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责任编辑:热点)
-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 李云琦)央行副行长宣昌能11月21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在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央行将进一步研究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信息披露和内部TLAC规 ...[详细]
-
澎湃财讯4月27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5月1日至年底,对符合条件的快递收派收入免征增值税。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仓储等企业融资。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自近期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鼓励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后,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也陆续加入存款产品利率下调队伍。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调查发现,不少银行3%以上的 ...[详细]
-
近年来,烟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紧密结合烟台产业优势和区域特点,全面推进标准化战略实施,注重发挥标准化的引领、支撑和服务作用,助推经济社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来自烟台市市场 ...[详细]
-
财经TOP10|星巴克兑换券退款被指“玩不起”,58同城现天价马桶疏通费,明星背书的牛角村怎么了?
【政经要闻】NO.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对于眼下的电商三巨头之一的拼多多,拼单模式与农货或许是最重要的两个认知标签。拼多多的出现从一个侧面颠覆了中国电商格局。用户们也发现,在拼多多上可以越来越方便地买到原产地的农货和 ...[详细]
-
【股民必备】||||||||||||||||特约作者:国泰基金在接连失守3000点、2900点两个整数关口之后,今日A股终于迎来了强势的反弹,上证综指大涨2.49%重回2950,深证成指上涨4.37% ...[详细]
-
4月27日,香港交易所公告,董事会已决议再度委任史美伦为董事会主席,任期与其董事任期同时完结。史美伦作为香港交易所董事及主席的任期已于2022年4月27日举行的香港交易所股东周年大会完结时届满。于20 ...[详细]
-
本报记者 宦 翔《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3 版)“当前,全球疫情起伏反复,世界经济复苏脆弱乏力。在此背景下,中国举办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为全球服贸市场提供更 ...[详细]
-
ARM中国CEO吴雄昂将被罢免?回应:刚过完四周年庆 不予置评
相关新闻: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27日晚间消息,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今日称集团及其子公司ARM即将达成一项协议,将重新控制ARM中国业务,并罢免该公司CEO吴雄昂。2020年,由软银、ARM和中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