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生物医药公司年内回购合计涉资近60亿元 体外诊断及化学制药企业领衔
见习记者 靳卫星 9月21日,股公司昊海生物科技发布公告称,生物涉资公司在香港交易所回购9.80万股,医药元体耗资293.17万港币。年内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回购合计化学昊海生物科技近三个月累计回购股份196.46万股,近亿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外诊1.12%。9月20日,断及圣诺医药-B发布公告称,制药公司斥资约365.34万港元回购5.51万股股份。企业 近期,领衔A股生物医药公司回购活跃。股公司iFinD数据显示,生物涉资截至9月21日,医药元体今年以来A股生物医药领域发生72次回购,年内涉及金额共计59.83亿元。而2021年全年仅发生69次回购,涉及金额共计23.41亿元;2020年全年发生40次回购,涉资总额为39.01亿元。 东高科技首席策略研究员陈宇恒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生物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业绩表现稳定;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倾向于通过回购提振市场信心。” 11家公司完成72次回购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9月21日),共有11家生物医药公司完成72次回购,单次回购涉资最多的是,金额高达3.36亿元。该公司今年以来共发生生5次回购,涉资总额8.09亿元。 回购次数最多的是,公司年内进行了12次回购,涉及金额共计26.15亿元,单次回购涉资最大额为2.81亿元。华润双鹤表示,回购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有利于建立健全持续、稳定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调动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管理者及核心技术员工,使其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更紧密地结合,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在年内进行了10次回购,涉资总额为12.67亿元,单次回购最大额为1.85亿元。再次是和透景生物,两家公司年内均进行了9次回购,涉资总额分别为2.02亿元、1.72亿元。 从回购目的来看,多数公司表示,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以及对基本面的判断,提升投资者信心。 此外,从细分行业来看,按照同花顺分类,截至9月21日,年内产生最多回购的是体外诊断行业,其次是化学制药行业,分别产生回购26次、22次,二者数量约占行业回购总数的67%。 成都特威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药品注册和临床开发负责人陈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回购队伍中,包括不少老牌药企以及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资产企业,这些企业有人才、有设备、有厂房,也不缺研发实力,抗风险能力较强。因此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有信心。” 市场信心正被重塑 “回购股份往往出于维护股价的考虑,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生物医药行业部分公司当前股价未能充分体现出公司长期投资价值和良好的资产质量。”一位不愿意具名的生物医药VC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企业而言,当股票市值被市场严重低估时,企业倾向于通过公开市场回购一部分股票,以引导投资者重新评估该企业。” “回购被视作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稳定股价的重要手段。企业在股价被低估时能拿出真金白银回购,也是其经营稳定的体现。”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针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赢来资本VP盛荔向记者表示,“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在经历市场波动后,随着一系列利好信息释放,市场信心正被重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美国就业数据可能推动美联储迈向第三次巨幅加息
- 这些股获机构“买入”评级,6股上涨潜力超过40%
- 大宗商品新年首个交易日走势分化 化工和农产品板块“喜提”开门红
- 美联储会议纪要再释“鹰派”信号,政策转向时点仍有待观察
- 亮相世界杯!浙江企业出海打造卡塔尔“金碗”
- 原国家粮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鸣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一审开庭
- 由于需求放缓 沙特下调亚洲石油价格至2021年11月来最低水平
- 涉违规让渡表决权等,国都证券多名股东遭北京证监局处罚
- 2022年中国便民缴费产业报告发布便民指数增至83.96 满意度稳步提升
- 涉违规让渡表决权等,国都证券多名股东遭北京证监局处罚
- 环亚科技IPO:上市前7亿分红进实控人夫妻口袋 销售费率近50%仍募资搞营销
- 兔年央视春晚总导演,是她
- 大和:重申中通快递-SW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85港元
- 【新浪育儿】患湿疹宝宝,饮食上有什么禁忌吗?
- 两省\
- 如何支持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海银保监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行动方案
- 房山新增风险点涉多个小区、地铁站!昌平部分中小学线上教学
- 泉果无限对话 |王强:寻找“流沙社会”中的“磐石”
- 罚没共约4.75亿!紫金矿业子公司非法采矿案一审宣判
- 美股2023年首个交易日全线下跌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