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两会齐发声,事关房贷、股市……
原标题:一行两会齐发声,行两事关房贷、发声房贷股市……干货满满 中新财经5月5日电 5月4日晚间,事关央行、股市银保监会、行两证监会先后发布消息称,发声房贷于近期分别召开了相关专题会议,事关会议内容涉及房地产、股市股市、行两基础设施投资、发声房贷平台企业专项整改工作等。事关 央行: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股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4月29日,行两人民银行召开专题会议,发声房贷研究进一步落实金融支持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事关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等工作措施。 会议提出,要加快推动已经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更好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优化金融服务,支持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 推动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支持外贸、服务业、民航等困难行业纾困,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努力提升供应链金融发展水平,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要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会议强调,要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可能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对象,进一步有效管控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支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及时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会议提出,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探索创新,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推动完成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要对平台企业金融活动实施常态化金融监管,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银保监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近日,银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会议强调,要抓紧落实已确定的各项金融政策,科学运用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增加和改善金融供给。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及其他优质上市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释放更多信贷资源。 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支持“新市民”在城镇创业就业、购房安居、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 支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好“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融资保障,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加强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支持,提升融资便利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对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运输物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扎实做好金融支持能源资源保供稳价,助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 会议指出,要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要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服务。 要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好“长钱短配”问题,同时进一步压缩非标资产比例。建立健全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丰富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鼓励保险资管公司加大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发行力度,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要完成大型平台企业专项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实施常态化监管,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要抓紧研究完善相关法规和机制安排,进一步充实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发挥保险保障基金和信托业保障基金在风险处置中的积极作用,筑牢织密金融安全网。 证监会: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支持房企债券融资 近日,证监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助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相关工作措施。 会议认为,党中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证监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重要判断和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结合资本市场实际抓好学习和贯彻落实,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 一是在助力宏观经济大盘稳定上下更大功夫。科学合理把握IPO和再融资常态化,丰富科技创新公司债、中小企业增信集合债等债券融资工具和品种,积极支持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研究拓宽基础设施REITs试点范围,适时出台更多支持实体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是扎实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推出科创板做市交易,丰富期货期权等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加快投资端改革步伐,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三是稳步扩大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范围,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推进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落地。 四是坚持不懈狠抓资本市场风险防控。坚持监管姓监,加强跨境跨市场风险预研预判,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5日,“五一”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随后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翻红。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涨超1%,两市共3890只个股上涨。(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泓德基金秦毅:风险担忧充分定价之下可更多考虑机会
- 特斯拉预期五月中旬恢复产能:“对中国充满信心,疫情只是短暂挑战”
- 债基也失守,金鹰基金林龙军旗下债基亏损超4亿,归咎于市场不好
- 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连任就职仪式 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
- 东航涂装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完成首次试验飞行
- 北京:两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 疫情期间哄抬价格将被严惩
- 专家解读:县城是新发展阶段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 基于固态氖,科学家开发出新型量子比特平台
- 官方:重点对随意封控等问题开展整治!
- 李雪松: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大、韧性强的优势依然存在
-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78例,多名感染者曾多次报告核酸结果为阴性
- 北京石景山等多区出现降雨 预计将影响城区
- 政策支持高效节能电机 概念股二季度业绩环比显著回升
- 富达投资允许养老金账户投资比特币 遭美参议员沃伦质询
- 三星也要搞外折叠手机?新专利已公布 折叠方式不一般
- 特斯拉预期五月中旬恢复产能:“对中国充满信心,疫情只是短暂挑战”
- 超半数基金年内跑赢市场 21只长跑型基金笑傲江湖
- 比亚迪:长沙工业园“排放超标引起流鼻血”系恶意捏造关联
- 《自然》刊发我国创新药发展趋势,临床试验阶段仍待提速
- 为中西部农村定向培养,今年国家免费医学生将招收5918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