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报告:石化行业减碳将影响整体减碳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强 北京报道
11月24日,机构减碳将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在北京发布《行业碳达峰碳减排路径研究报告》(下称《石化报告》)、报告《中国塑料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下称《塑料报告》)两份报告,石化对中国的行业响整石化和塑料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低碳发展前景等问题,体减碳进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机构减碳将影
石化行业是报告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行业,其生产的石化各类化工产品与社会生产和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石化行业是行业响整典型的原料加工行业,其生产过程中的体减碳进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同样不能忽视。塑料行业作为石化产业链的机构减碳将影重要下游行业,其生产、报告消耗和末端处置各环节也会产生环境污染,石化以及大量的行业响整碳排放。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指出,体减碳进减少石化和塑料行业的碳排放,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石化行业减碳将影响整体减碳进度
研究显示,2021年,中国石化行业总的能源消耗约为1.95亿吨标准煤,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4.45亿吨,占中国当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左右。分过程来看,燃料燃烧、电力和热力供应和石化生产中碳排放量最大的环节,排放量占比为66.1%;其次是占比33.9%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分行业来看,炼油、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对二甲苯、PTA、乙二醇、聚酯等八大重点子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量最大。2021年,上述八大重点子行业碳排放量占整个行业碳排放总量的76.6%,其中炼油行业占比51.3%。
可以预见的趋势是,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逐渐进入后期,钢铁、水泥、有色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发展规模已经进入平台期并逐渐下降,其碳排放也将随之减少。但石化行业的发展规模预计还将持续增长数年,这意味着石化行业的低碳发展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整体的低碳转型进度。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报告根据当前石化行业发展的趋势、已经出台的节能降碳规划和政策,以及行业正在采取的降碳行动,《石化报告》设定了基准情景和碳减排情景两种模式。在基准情景下,石化行业预计在2035年实现碳达峰,峰值碳排放量约为6亿吨。
而在碳减排的模式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以及深度电气化、轻质原料替代,并结合绿氢、CCUS等措施,石化行业可能在2025年-2030年之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峰值不过5亿吨。到2060年,中国石化行业碳排放量预计仅为基准情景下的50%左右。其中,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以及深度电气化和绿氢的应用,将是减排贡献最大的措施。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指出,在采取碳减排路径之后,国内石油消费量将显著下降,到2060年石油消费量预计仅为2.8亿吨,按照自产量2亿吨计算,届时国内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从现在的超过70%,降至29%。
《石化报告》建议,为了推动国内石化行业的碳减排进程,应严格控制炼油产能的扩张,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炼油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炼油和石化行业大型化、一体化发展;此外,还应制定完善重点石化产品碳排放限额标准等,鼓励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成熟的节能减碳技术,提升装置电气化程度等,并在金融、转型资金、低碳信贷等领域,给予石化行业更多资金支持。
塑料行业减排的四大途径
对于塑料行业来说,此前业界和学界对其的关注更多集中于塑料污染的治理,对相关减排路径的研究较少。
塑料作为一种新材料,自1950年代逐渐进入规模化生产时代。由于轻质、耐用、好用的属性,塑料迅速成为石化产品最大的需求方。近年来,全球塑料生产与消费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2016年-2020年,全球共生产了22亿吨塑料。加上1950年-2015年的累计产量,全球塑料产量已经累计达到105亿吨。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报告全球塑料生产的原料99%来自于化石能源,每年塑料工业消耗了全球8%-9%的石油。随着交通运输部门对石化燃料需求的下降,塑料将是未来驱动石油需求增长的最大因素之一。
研究机构认为,如果不加以节制,全球塑料材料的生产规模还将快速增长。但全球范围内积极的塑料污染治理和气候变化治理,将有可能避免塑料行业出现大幅增长。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塑料生产将保持减速增长态势,生产和消费的规模将较原来的预测水平有所下降。
中国是全球塑料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最活跃的经济体。近年来,国内的多项相关政策出台,都对塑料行业的污染治理、塑料应用的绿色转型提出了要求。《塑料报告》指出,中国尚未有塑料行业针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行动计划发布,但在1+N的框架下,塑料行业正在制定路径图,这将在相关部门对石化行业“十四五”规划采取的行动中有所体现。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指出,根据中国塑料生产过程和全生命周期物质流的基础数据测算,2020年中国塑料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约在5.6亿吨,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到2030年中国塑料行业的碳排放将达到7.7亿吨,到2050年将达到11.7亿吨。
《塑料报告》认为,源头减量、生产过程强化、禁止塑料焚烧和应用负碳技术是实现塑料行业减排的四条主要减排途径。通过上述途径的综合实施,中国塑料行业预计可在2028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峰值为6.5亿吨,到2050年将碳排放控制在1亿吨左右,预计到2060年可实现碳中和。
分阶段来看,2020-2030年之间,减排的重点在于设定一次性塑料减量的总体路线,试点并推广生产者责任延伸机制,以及加强塑料重复使用和回收机制等。2030-2040年,重点措施在于设立原生塑料总量的控制目标,加强生产环节的能效提升以及提升低碳生产技术和绿色原料的使用。到2040-2060年期间,限制和禁止塑料焚烧、增加负碳技术应用等将发挥重要的减排作用。
(责任编辑:焦点)
-
一艘“沉寂”了150多年的木船出水,让上海外贸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1月21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出水,这艘发现于2015年的古代木质沉船终于揭开“面纱”。考古人员对船体和船载文物的发现,不仅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朱万平 郭荣村 梁枭 每经编辑 杨夏 “锂电企业爱扎堆”,但如果一定要在国内选出如今锂电池产业之都或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随着全球动力 ...[详细]
-
400亿元!国内特大虚拟货币洗钱案告破 公安已查封3亿涉案资金
记者 | 冯赛琪9月26日,湖南衡阳县公安首次通报“9.15”特大洗钱犯罪集团案。该犯罪团伙涉嫌利用虚拟币交易洗钱金额高达400亿元,目前已串并涉电诈案件300余起。据公安部门披露,专案组从刘某被诈骗 ...[详细]
-
什么情况?国美电器CEO8月份离职!是公司20多年老臣,近期2大国美系CEO已离职!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9月27日,有媒体报道称,国美电器CEO王巍已于上周一离职,国美投资公司CEO何阳青也已经离职。经过业务架构收缩调整,目前国美零售00493.H ...[详细]
-
上海砥安和率先接盘。风险处置中的安信信托面临控制权变更。8月31日晚间,安信信托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收到上海银保监局出具的《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下称《决定书》),其中责令控股股东在1个月内转让所持 ...[详细]
-
来源 金融投资报9月29日,拟IPO募资13亿元的欧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欧克科技)将在深圳主板上会,该公司也是本周上会企业中募资金额最高的企业。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为抗击新冠疫情,欧 ...[详细]
-
转自:证券日报随着我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进程,碳汇计量评估师这一新兴职业受到了众多企业及碳市场交易成员的广泛关注。一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双碳”政策持续落地,该职业的重要性 ...[详细]
-
三亚酒店、景区等逐步复苏 业内人士:游客信心完全恢复尚需时间
财联社9月27日电,记者今日草根调研三亚旅游市场获悉,多家酒店表示目前可正常预订,而市内主要旅游景区营业状态不一,猴岛项目已开放营业,南山文化旅游区或将于29日或30号开始营业,方面则表示旗下三亚千古 ...[详细]
-
《阿凡达》续集终于定档。11月23日上午,该片出品方美国20世纪影业公司宣布,《阿凡达:水之道》将于12月16日在内地院线上映。此前,20世纪影业已先后释出两个中文预告片,定于12月15日在中国港澳台 ...[详细]
-
[ 7月份,美国证券投资项下资本净流入1535亿美元,为连续三个月净流入,较上半年月均净流入规模高出21%。 ][ 中资减持中长期美债的同时,增持了其他中长期证券资产合计82亿美元,较上半年月均少增5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