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危机背后:隐藏的数据安全“冰山”值得重视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钟雨欣 北京报道
“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近期频频传出“坏消息”。冰山
7月28日,每日有网友曝出每日优鲜“就地解散”,优鲜隐藏对此,危机每日优鲜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背后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数得重部分员工离职。据安在“解散”传闻发生之前,全值每日优鲜App曾因“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且未按要求完成整改,冰山被工信部通报。每日
年报“难产”、优鲜隐藏股价大跌、危机业务暂停、背后员工讨薪……每日优鲜多次登上热搜,数得重站在舆论的据安风口浪尖。在其风波背后,还有一些延伸问题值得思考:当身陷困境之时,互联网平台应如何合规处理用户数据?如何避免数据安全风险?
数据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据北京市消协网站,针对近日“每日优鲜”无法正常经营引发大量消费者投诉的情况,8月4日下午,北京市消协约谈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要求每日优鲜务必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及时公布退费方案和登记方式;积极配合消协组织的工作;三个工作日内将情况说明和整改方案书面反馈至市消协。8月12日,每日优鲜称已向北京消协提交整改方案。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每日优鲜旗下两家子公司,北京每日优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分别被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于8月1日、8月3日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此外,浙江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于8月4日进行注销备案,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现正在进行债权人公告,债权人自公告之日起45日内可向清算组申报债权。
四面楚歌,风雨欲来,等待每日优鲜的是溃败还是重生,仍不得而知。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当拥有海量用户信息的互联网平台身陷危机之时,如何保障其数据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二条就企业因合并、分立、解散、被宣告破产等特殊情形下转移个人信息的情形,做出了提供方的告知义务及信息接收方应继续履行相关义务的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因合并、分立、解散、被宣告破产等原因需要转移个人信息的,应当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和联系方式。接收方应当继续履行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接收方变更原先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晋沅表示,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用户数据往往构成其核心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互联网企业停止经营,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于用户提供的原生数据,企业需要停止使用并销毁,而经过企业再加工后形成的衍生数据在进行脱敏处理后,可以作为数据资产进行转移。”
建立健全数据合规长效机制
“互联网平台会因不同业务而涉及到很多种类的个人信息数据,在日常经营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处理,涉及到金融类的数据如用户银行卡信息则需要更高层级的保护。”李晋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分类管理、安全技术措施、操作权限、教育培训、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也作出相关要求,强调企业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这意味着企业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需要在个人信息的全生命周期完善合规保障措施,弥补相应环节短板。
互联网平台拥有大量商业经营数据和个人信息数据,在日常运营中需要筑牢数据保护屏障,一旦发生泄露情况,对个人权益和企业商业运营都将造成不良影响。
据广州市公安局,今年7月广州一家技术公司在开发一款App系统后,因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导致该系统安全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107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面临泄露风险,被警方行政立案,罚款5万元。
该公司开发的“驾培平台”存储了驾校培训学员的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个人照片等信息1070万余条,但并未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于日常经营活动采集到的驾校学员个人信息未采取去标识化和加密措施,系统存在未授权访问漏洞等严重数据安全隐患。有关部门表示,该公司系统平台一旦被不法分子突破窃取,将导致大量驾校学员个人信息泄露,给广大人民群众个人利益造成重大影响。根据《数据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广州警方对该公司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的违法行为,依法处以警告并处罚款人民币5万元的行政处罚。这是广东警方适用《数据安全法》的首批案例之一。
相关警方特别提醒: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所有单位与个人都有保护数据安全的责任与义务,特别是持有、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更应该严格依法采取保护措施,有效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如果相关信息被泄露,个人应当如何维权?李晋沅表示,在实践中个人通过自身力量维权可能面临维权成本高、维权周期长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设置了公益诉讼条款,加强了对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法律规制。未来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需要做好衔接,形成保护合力。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检察机关共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2000余件,同比上升近3倍。2021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包括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诉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等11件。发布透露,对互联网企业未履行个人信息管理和保护义务的,检察机关将通过公益诉讼要求其承担公益损害责任,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数据安全是数字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议题。近年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速落地,配套的相关规则不断完善,企业谈论数据安全的语境也在发生变化。“企业正在从被动配合转向主动合规,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各类标准建设当中,发挥技术优势,为数据安全贡献力量,形成良性互动,促进行业共同发展。”李晋沅表示。
(作者:钟雨欣)
(责任编辑:探索)
-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8月31日 第 03 版)本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廖睿灵)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煤电能 ...[详细]
-
部分航班的座位数量。来源:航旅纵横)专家:将对民航业起到积极作用在业内专家看来,此次调整,对部分国际航线可谓“及时雨”。“与旧的熔断措施按照入境人数计算有所不同,新熔断措施按照入境人数比例计算。”民航 ...[详细]
-
8月12日保险日报:非上市财险公司这半年增收不增利,地方探索保险中介“管理型总代理”新模式
随着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相继披露,上半年非上市财险公司的整体业绩也随之出炉。今年上半年,76家非上市财险公司实现净利润60.03亿元,56家实现盈利,20家出现亏损。从可对比去年同期业绩的72家公司来看 ...[详细]
-
午评:港股恒指涨0.32%李宁领涨蓝筹 龙湖跌10%后急速拉升
隔晚美股三大指数中个别发展,内地全面注册制传闻被辟谣,今日早盘,恒指高开,此后转跌,临近午盘再度走高,截至午盘,恒指涨0.32%,报20146.93点,涨近6%领涨蓝筹。涨0.53%,小鹏汽车涨4.7 ...[详细]
-
王鹏,泰达宏利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具有10年证券从业经验,5年投资管理经验,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王鹏是一位全市场基金经理,擅长根据市场行情及行业景气度变化进行轮动投资。目前在管产品包括泰达宏 ...[详细]
-
当地时间8月11日,Twitter周四表示,将为2022年的美国中期选举执行公民诚信政策。公民诚信政策禁止用户发布旨在劝阻人们投票的误导性内容,以及禁止用户发布旨在破坏公众对选举信心的主张,包括关于选 ...[详细]
-
经历了昨日的普涨行情后,A股和港股今日延续震荡走势。光伏、储能、半导体等赛道股熄火,A股创业板指今日早盘一度跌超1%,采掘、煤炭、石油等周期股逆势崛起,沪指和深证成指总体维持震荡走势。港股早盘也持续震 ...[详细]
-
雷军的兄弟们,如何走出雷军是寄人篱下,享受庇佑的同时处处受制,还是冒着撕破脸的风险拼死独立,寻找更广阔的天空,对于小米生态链企业来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一种艰难的平衡。来源:每日人物文 | 高 ...[详细]
-
转自:劳动午报本报讯记者 周美玉) 近日,2022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国际论坛在“云端”开幕。论坛上,围绕医药健康产业前沿技术、医疗器械、美丽健康三条赛道,昌平区集中签约了26个重大产业项目,预计实现总 ...[详细]
-
深圳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到2025年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0万亿元以上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日公开征求加快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深圳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财富管理总规模达30万亿元以上,吸引培育具有较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