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来自李开复的六个读书建议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世界书建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李开复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很多青年朋友向我提过一个问题,读书他们虽然知道读书的日自重要性,但是李开就是读不进去书,觉得读书很枯燥,个读没有办法喜欢上读书。世界书建我觉得这可能是读书因为你们还没有遇到自己喜欢的书。 读喜欢的日自书,能使你或是李开在知识上得到开发、增进,个读或在视野、世界书建人生经验上有所开阔、读书拓展,日自或在心理、李开心灵上得到共鸣、个读提升。 看书看不进去,如果是针对你的专业书或者教材而言,也许是你缺乏对该专业的兴趣,因此你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专业与兴趣的问题。如果是你有兴趣但仍然看不进去,那么,问题就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有些人花了很多时间去跟一本不合适的读物“搏斗”,却不知把时间花在选择读物上可以事半功倍,而且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有的书只需要瞟一眼目录就够了,有的则需要细读深思甚至做笔记进行摘录。为自己找到质量够高、语言表述足够吸引你的读物,本身就需要花不少时间。 在选择读物上,也要多接触信息,才能有更多机会去选择。接触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听听朋友和老师的推荐、逛书店和图书馆以及上网等。这些途径可以带给你各种出版物的信息以及课题的研究动态和现状。你需要耐心地从各种无用的、质量不高的、太难或太浅显的读物中找到你需要的那部分。找到令你受益的书籍后,你自然就会享受到专心阅读的乐趣。 有些同学觉得自己读书时专注力不强,读一会儿书就分神。研究表明最有效的读书方式是专心看 30~50 分钟,然后休息 5~10 分钟。你不妨自己稍作记录,看看自己的最佳专注力能持续多久。如果你根据自己的记录发现专心读书的时间达不到 30 分钟,那你不妨给自己一点压力,建立逐步增加专注时间的训练,找到自己专注的幅度,先从 20 分钟开始 , 然后再慢慢拉长时间。你还需要找到专注后有效放松的方式,比如做深呼吸,做几个俯卧撑,喝些水。 每个人一天 24 小时读书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对大部分人来说,白天读书会更专心,但是有些“夜猫子”是夜里更有效率。还有你一天的精力也会改变,可能睡足午觉或运动完后精神更好,而刚吃完饭时精神较差。所以建议你用精力最集中的一小时读那些最需要专注的书,这样往往可以完成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读书时可以交替读不同种类的书,这样不容易枯燥。 读书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如果要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必须先说服自己,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还要配合相当的意志力。在看书感到枯燥时,花一点点时间,每天 20 分钟或 30 分钟,让自己稍作休息。运动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方式,德国哲学家康德一旦开始思索问题就一定要外出散步,不论晴天或雨天,按时出去散步成为他每天的例行工作。当你坚持读书,发现读书渐渐成为一个习惯,每天不由自主地想去做时,这就达到了一种很好的状态。 如果你觉得自己读书兴趣不浓,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书,或者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并没有觉得有收获,我想这应该在选书读和读书方法上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在这里我也给大家六个建议,三做三不做,非常简单的建议,应该适合每个人。 多读不同意见的书 我觉得在东方长大的小朋友们常常被灌输一种思想,认为书上写的就是对的,读了书要把它背下来。我觉得这样并不好,其实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多面,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意见。我建议大家不要把书当圣经,多去读一些不同观点的书,而不是只读那些你认为是你同意的,符合你观点的书,尝试读一些跟你的观点有冲突的书。如果你能多方面来看待同一件事情,也可以培养批判式思维。另一方面,就算你坚持你原来的想法,你也可以了解别人是怎么想的,当你和对方辩论或者持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也许可以用到。 多读历史 走了这么长的路,看了这么多的事情,读了这么多的书,我发现历史总是在重复,人类还是不断在犯过去犯过的错误。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读历史的话,也许我们可以多了解人性、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中西融会贯通 虽然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学都非常精湛,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的那几百本书,我觉得对我还是有非常深刻的启发。所以有时间的话,我觉得还是平衡一下,读一些东方的书,也读一些你想读的西方的书,比如英美哲学家的书、莎士比亚的书等等,东西方的思想能够平衡吸取。 不要读翻译劣质的书 当你读西方的书时尽量读原文书,因为翻译的过程会流失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所以英文好的同学,可以读原文书;英文不错的同学,可以先把英文学好,然后读原文书;实在不想学英文的同学们,那读中文书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找好的翻译来源。我发现比如《乔布斯传》,我看了两个中文版,翻译水平差异是巨大的。 少读纯理论的书 有些纯理论的书,不是在过去实例的验证之下写成的,所以我会更建议大家去读那些有真实的事例穿插的书,而不是纯理论化的一本书。 少读成功学的书 每次走到书店看到我的书被放到成功学,我就想低着头走过去,因为,我觉得大部分成功学的书,其实都是一些没有实干过的人,把一些理论攒起来,让你认为自己看完也可以成功的书,而且它教导的可能是“你只要模仿谁谁谁就可以成功”。但是实际上每一个人是不同的,每一个人成功的模式也是不同的。而且那些写成功学的书的人,他们自己成功了吗?他们自己有经验吗?他们分享的是攒来的经验还是自己的经历总结呢?所以我建议少读成功学的书。但是如果你很想学习一些成功的典范,那么我会推荐多看自传。看自传的时候,也要看作者本人自己写的自传,而不是授权别人写的,因为别人写的也是攒出来的。最后,即使看作者本人的自传,也不要盲目地去学习对方的一切,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学习那些适合你的。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家快递企业交出10月“成绩单” 行业发展韧性足
- 国盛宏观:美联储可能会在年内保持快速加息 在明年上半年停止加息
- 午评:北向资金净流入69.16亿元 沪股通净流入34.03亿元
- 鲍威尔继承通胀杀手沃尔克的衣钵之余 等于承认经济有衰退风险
- 台媒:大陆疯世界杯,逾5成亲子房预定为“看球房”
- 生猪价格回升后还会大涨吗?国家发改委: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 中信明明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75bps落地,美联储紧缩之路料将更为激进
- 机构报告:超六成经纪人对房地产市场有信心 一线城市过半经纪人有底薪
- 连续两个季度盈利,斗鱼靠什么黏住游戏用户?
- 点了外卖无法支付!微信回应支付出现异常:已紧急修复完成
- 国家卫健委: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在研究中
- 视频|杨德龙:美联储加息在预期之内 对市场走势影响不大
- 中国结算总经理孔庆文:在金融科技创新的孵化、推动、维稳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中金公司:预计2025年国产厂商可参与的机器视觉市场空间有望达到356亿元
- Mysteel解读: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菜油后市如何演绎?
- 2022年毕业季就业大数据:00后偏爱新一线城市,能源行业更具“钱”景
- 专访:美联储加息负面效应外溢——访美国知名投资家瑞·达利欧
- 对发行人募集资金使用监督不到位 国海证券受警示函处罚
- 陆海新通道国际联运班列(重庆-西藏-南亚)测试班列发车 节约20天
- 美国全面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谋求“绝对安全”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华尔街“另类”摩根大通:9月美联储最后一次大幅加息之后,牛市就要来了!
- 图解丨会思考的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有何投资机会?收下这份指南
- 李稻葵谈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启示:有些国家违背经济规律去重新布局生产链 可能带来新一轮经济危机
- 前美国财长萨默斯喊话美联储:现实一点,承认打击通胀会推高失业率吧
- 以色列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至2.0% 创20年来最大单次加息
- 傅鹏博、余广出手!大手笔参加高能环境定增
- 早教“跑路”,“顽疾”难解?
- 特朗普要求美司法部在任命监管机构之前不得审查在海湖庄园扣押的材料
- 又有多家券商中报来了!中原证券亏损1.25亿 归母净利暴跌155%
- 花旗:维持康师傅控股中性评级 目标价升至12.99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