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地鼓励农民进城购房 能有效去楼市库存吗?
财联社8月12日讯(记者 李洁)今年已有多地鼓励农民进城购房,超地其中包括个别省会城市。鼓励购房 长春市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给予进城农民和来(留)长人才购房补贴政策支持的农民通知》,对于进城农民购买90平方米以下新建商品住房,进城且为个人首套唯一住房的效去,给予200元/平方米购房补贴。楼市 据悉,库存长春曾于2021年9月出台楼市政策,超地对于农民按80元/平方米标准给予购房补贴,鼓励购房而本次对于农民购房的农民补贴力度有所加大。 “长春在房屋销售方面的进城压力依然比较大,其希望通过加大各类优惠政策力度,效去以激活住房消费需求。楼市”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库存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超地截至8月11日,2022年至少10地出台政策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包括长春、延吉、泰州、遵义、玉林、安徽泗县、盐城市阜宁县、吉林市代管县级市桦甸市、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及安徽省潜山市等。 诸葛找房方面表示,各地购房补贴方式的覆盖面较大、方式多样,包括农民购房补贴、实施特殊群体置业补贴、买房送工作等。 其中,7月28日安徽潜山市多部门联合发文,对自愿退出宅基地进城购房落户的农民,经认定后,给予一次性5万元购房奖励。 严跃进认为,上述政策本质上是为了挖掘农民的购房潜力,增强其购买能力。 2022年以来,各地因城施策不断优化调整供需两端政策,但效果尚不明显,特别是三四线城市。 “对于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来说,当前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短期继续优化政策的空间和力度均较弱,市场修复动力不足。”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称。 据中指院监测数据,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连续14个月下降,7月同比降幅近四成,较上月有所扩大。 截至今年7月末,三四线城市短期库存出清周期在20个月以上,去化压力较大。 “在上一轮去库存过程中,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需求被透支。要稳楼市必须有新增需求,进城农民是较大的需求来源,所以多地才会有各种优惠政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告诉记者。 “今年多个县城或地级市推出支持农民购房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城积极性,也有利于住房需求释放。”陈文静表示。 不过,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认为,鼓励农民进城购房虽然能对提升楼市成交有一定作用,但实际推动力有限,一方面跟现在市场大环境有关,另外大批农民购房需求,在上一轮三四线去库存中已经释放。 “退出宅基地只给几万补贴等政策影响有限,农民进城购房应该有更大力度的优惠政策,比如购房面积与宅基地按一定比例互换等。”张大伟告诉记者。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银行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授信额度
- 光大期货【乙二醇】:短期价格重心略有上移
- 东方甄选3个月带货20亿!老板俞敏洪曾说“允许每年亏1个亿”,高管报告:没想到今年就盈利了
- 辛巴爆料刘畊宏卖假燕窝,后者回应:未确认为同批次假货,将依法退赔
- 桂东电力股票索赔:信披违法拟受处罚 投资者索赔须知
- 证金和汇金等机构新进10股,增持这些绩优股(附名单)
- 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增112.57% 五方光电为何仍增收不增利?
- 将近五天了!鲍威尔鹰派演讲的“寒气”仍未在华尔街消散
- 一台顶鹤岗5套房!单价超50万的高压氧舱,是逆龄神器还是富人智商收割机?
- 华安基金蒋璆,严重被低估的全天候选手
- 金牛基金专题|国泰基金程洲:穿越牛熊,一位攻防俱佳的投资匠人
- 移卡上半年实现收入16.42亿元,同比增长17.1%
- 光大期货【纯碱】:盘面积极情绪维持 但存边际放缓迹象
- 中上协:2022年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保持增长态势
- 韩流退去!LPL夏季决赛打响,中国电竞摆脱韩国外援依赖症
- 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部署秋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 英媒:至少超过2亿英镑的俄罗斯石油以第三国进口名义进入英国
- 德琪医药发布中期业绩,营收激增,亏损收窄39.83%
- 光大期货【乙二醇】:短期价格重心略有上移
- 西藏水资源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782.1万元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邦达亚洲:美联储官员发表鹰派言论 美元指数反弹回升
- 又是20%!“10倍牛股”再暴跌,机构更下调评级,啥情况?半天3000亿市值蒸发,“油煤”板块怎么了?
- 网购吹风机“被快递公司弄丢”,顾客竟然倒赔了6500元?
- 富国银行:加拿大5月通胀料进一步加速 今年底利率或升至3.25%
- “不满之夏”?通胀加大罢工,英国70年代危机或将重演
- 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 长期看好中国发展 在中国的朋友圈会越来越大
- 年中盘点 | 飙涨202%!BOIL领跑美股ETF半年涨幅榜
- 河北:一手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手雷霆打击涉安全犯罪
- 北向成今日卖出主力:北向卖出额91.83亿 主力和机构为净买入
- 调查显示:英国消费者对通胀前景最为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