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完成全球首例高分子介入瓣人体植入 是冒险还是颠覆?
原标题 葛均波院士完成全球首例高分子介入瓣人体植入 是葛均冒险还是颠覆?
此次手术使用的心脏瓣膜是一款合成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在瓣膜材料方面实现了跨代突破,波院有望将心脏瓣膜的士完寿命在目前生物瓣的基础上再延长10年左右。
7月6日,成全中国科学院院士、球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团队为一名80岁的例高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植入了全球首例高分子多聚合物(polymer)介入人工心脏瓣膜,分介覆目前患者状态良好。入瓣人体
此次手术使用的植入心脏瓣膜是由上海以心医疗自主研发的一款合成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Polymer TAVR TRISKELE,在瓣膜材料方面实现了跨代突破,冒险有望将心脏瓣膜的还颠寿命在目前生物瓣的基础上再延长10年左右。
材料学的葛均飞跃
过去的人工心脏瓣膜使用的是猪或牛的心包组织,也称为生物瓣膜,波院虽然动物心包组织被临床应用多年,士完证明其有较好的成全耐久性及抗栓性能,但其使用寿命仍有一定局限性,一般只有10-15年,而且加工缝合要求很高,无法剪裁成一些特殊的形状。
随着材料学的改进,多聚合物(polymer)可一定程度弥补心包瓣膜的不足,其更容易加工剪裁,在体外模拟实验中,一些多聚合物(polymer)显示出比传统牛心包瓣膜更久的使用寿命,脉动流测试显示,多聚合物瓣膜的使用寿命可长达25年,而且与生物心包瓣膜一样,多聚合物瓣膜无需终生抗凝,也不会产生机械瓣膜的噪音,具有零钙化、低凝血、高生物相容性的优点。
一位材料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高分子多聚合物瓣膜的研发难度很高,全球的科学家、临床医生和材料学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和反复验证,近两年才取得了突破,研制出达到临床要求的多聚合物瓣膜,并且世界上掌握这种核心技术的企业仍然很少。
葛均波院士团队从动物实验阶段就参与了TRISKELE主动脉瓣置换系统的评价,他对这种革命性的多聚合物材料与工艺科技很有信心,此次手术进行顺利。
“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颠覆性的材料,多聚合物高分子瓣膜、可降解促内皮新生瓣膜可能替代生物瓣膜成为新选择。之前只在动物实验上证明了它的结果是好的,但人体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葛均波院士在手术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现在进行人体可行性的研究,首先是要保证病人的安全。”
葛均波强调,提高瓣膜耐久性是下一阶段瓣膜研发的关键方向之一,研发面向年轻患者的治疗方案,关注年轻主动脉狭窄患者终生管理方案,也是需要努力的重要方向。
长期效果尚待验证
从动物实验走向人体植入,多聚合物瓣膜在中国迈出了心脏介入手术史的关键一步。去年5月,美国医疗器械创新企业Foldax在当地完成了首例多聚合物二尖瓣植入,使用了美国Tria公司开发的聚合物材料LifePolymer,Foldax公司也是全球首个将高分子材料瓣膜推向临床的企业,但Foldax的瓣膜为外科瓣膜,此次葛均波院士将多聚合物瓣膜应用到介入瓣膜置换手术(TAVR)瓣膜上,为世界首例。
但这种多聚合物瓣膜要真正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推广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验证。“高分子瓣膜材料的概念很好,首例人体植入证明这个概念是可行的,但更多问题还需要长期研究来回答,比如这种瓣膜的寿命到底有多长,现在只有体外力学模拟实验证明,没有生物学的模拟。”参与此次手术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潘文志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应关注多聚合物瓣膜植入后的并发症。“材料学的进步让高分子瓣膜这两年开始取得快速的进展,但是远远没有成熟,植入人体是很大的冒险,后续的并发症机制现在还都不清楚。”一位医疗器械行业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智慧芽全球专利数据库发现,目前全球共有2000余件适用于高分子心脏瓣膜领域的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超过1700件。
国内也有多家企业正在进行高分子瓣膜的研发,专利申请量排名前列的企业包括德晋医疗、心通医疗、先健科技、启明医疗、沛嘉医疗等,其中也有一些企业已完成动物试验。沛嘉医疗就已经将下一代的高分子瓣膜产品命名为TaurusApex,目前动物试验已经完成并公布了结果,正在为人体临床研究做准备。
(责任编辑:知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赵若慈来源/豹变ID:baobiannews)11月22日,爱奇艺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连续三个季度实现运营盈利。财报显示,本季度爱 ...[详细]
-
交通运输部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农村物流发展,会同财政部、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围绕创新农村物流组织模式、整合物流资源、补齐设施短板、完善标准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基本 ...[详细]
-
中国央行官网发布易纲行长在“2022年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动上的讲话。易纲表示,在设计数字人民币时,我们通过“双层运营”和“可控匿名”的方式,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维护金融安全。目前,人民银行正在与香港金 ...[详细]
-
晨鸣纸业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41亿元 行业拐点或在四季度出现
10月30日晚间,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晨鸣纸业实现营业收入253.56亿元,实现净利润2.41亿元。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晨鸣纸业的业绩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造纸行业前三季度总体 ...[详细]
-
来源:经济日报 佘 颖消费者心里有安全感,舌尖才有安全感。提升消费者安全感,既需要生产经营者如履薄冰,还需要监管部门“斤斤必较”。此外,重要一环还在于企业不能装聋作哑,需有善后、兜底措施。政府有作为, ...[详细]
-
今早股价一度下挫44.7%,低见7.26港元。龙湖此前公布由于个人年龄及身体原因,创始人吴亚军辞任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大摩发表报告称,龙湖主席辞职令人意外,但于投资者电会议上,吴亚军强调本次管理层变 ...[详细]
-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发起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微博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 ...[详细]
-
近日,中国东方教育 00667.HK ) 旗下万通汽车教育 日本斯巴鲁海外实习项目招聘结果终于出炉。经过两轮紧张的面试角逐,十名万通汽车教育学子成功拿到海外实习的通行证。据悉,斯巴鲁总部位于日本东京 ...[详细]
-
本报记者 李 冰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推进,银行机构纷纷加码科技力量投入和科技人才引进,从金融科技角度进行内部架构调整。记者注意到,连日来,多家银行公布的2022年半年报中披露称,正强化AI在银行 ...[详细]
-
转自:中国网财经10月28日,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商管集团”)发布三季度经营数据。数据显示,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万达商管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364.39亿元,同比增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