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滥用劳务派遣,编外人员“伤不起”
半月谈评论员 毛振华
就业是伤不起民生之本,每一份工作都值得被尊重。半月春暖花开,谈滥一些基层单位又开始将劳务派遣岗位挂在网上公开招聘,也让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再次成为讨论的热点。本应作为临时或辅助手段的用劳劳务派遣制度,被部分基层单位过度使用,不但使派遣制员工本应享有的同工同酬等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更是屡屡被当成“背锅侠”替单位“挡枪”。这不但寒了员工的派外人心,更使制度设立的初衷变味走样,亟待纠偏。
不同于用工单位与劳动者直接签订劳动合同,遣编劳动派遣是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并将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的指挥、管理下从事劳动。伤不起在政府部门职能范围扩大但编制不足、半月企业运营存在淡旺季背景下,谈滥劳务派遣制可以合理降低负担,也能为劳动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不过劳务派遣制被青睐,用劳往往是有些基层部门、企业另有小算盘,派外人多是出于降低运营成本和用工风险考虑。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不是遣编法律上的劳动关系,可以规避基于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降低福利待遇、随时解聘、伤不起增加工作量等。半月这在基层催生出一类“怪现状”:相同岗位,谈滥劳务派遣制员工无论多努力,事业发展的“天花板”早已注定,单位福利样样与自己无关,还要担心随时被解聘;正式员工清闲自在,福利好待遇高,天然具有优越感。两者学历、能力可能相差无几,却被人为塑造成三六九等。
对用人单位来说,劳务派遣制显然更有利:既降低了用工成本节约支出,又减少了人事管理上的麻烦。对劳动者而言,却有太多无奈在心头。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然而,现实是,劳务派遣制在基层被滥用。一些单位从工作内容上,已经很难区分编内编外,而在工资条上,这种差别被不合理地放大。
更有甚者,有的单位编制奇缺,绝大多数员工都是与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究其原因,可能确有事业快速发展壮大,短期难以补齐人员的应急考虑,但这种用工方式长期不变,就不能不让人怀疑单位依赖劳务派遣制的真实动机了。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这是劳动法明确的规定,也是社会公平的基本认知。但在劳务派遣制下,一些单位实现同工同酬并不容易。首先,多数单位采用劳务派遣制,无非是为了节约用工成本,因而期待单位自觉实现同工同酬并不现实;其次,“工”和“酬”的内涵和外延并不明确,用人单位往往拥有“最终解释权”;再次,话语权相对劣势的劳动者,在争取权益时容易与用人单位形成不可逆的矛盾。这也造成很多劳务派遣员工往往在离职后才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能力有差别,但身份无贵贱。一纸聘书不应是将劳动者硬生生分成编内编外的“楚河汉界”。在很多岗位上,劳务派遣员工兢兢业业,取得突出的成绩。简单地以编内编外“论英雄”,既不符合人情常理,也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有违社会公平基本准则。
当前,劳务派遣制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存在的必要性,不宜“一棒子打死”。劳务派遣制作用发挥得好,有助于解决更多群众的就业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应当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国有企事业单位编制改革,探索在有条件的领域、单位全员取消传统编制,试行新型管理体制。既不将人束缚在编制内,又能一视同仁对待所有员工。
对确有必要使用劳务派遣制的单位,应严格按照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岗位上实施的原则,在确需、必要的条件下开展,杜绝肆意扩大范围,严格限制劳务派遣制员工比例。坚决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发放福利待遇,尽可能实现人尽其用,让派遣制员工在岗位上感受到平等与尊重,从而激发自身劳动潜能,实现更大人生价值。
此外,应对劳务派遣公司的设立加强规范管理,避免“皮包公司”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督促其肩负起派遣制员工“娘家人”的责任。
(责任编辑:百科)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庆秋来源:BT财经ID:btcjv1)岌岌可危的每日优鲜用流血的教训为其他玩家们规避了一些错误答案——资本不是万能的。每日优鲜进入崩塌时刻。距离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8日,顿涅茨克武装力量领导人表示,克拉马托尔斯克火车站遇袭事件已致50人死亡。总台记者 宋瑶) ...[详细]
-
中信证券:稳增长政策二次发力的关键窗口 把握贯穿二三季度的中期修复行情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研究文|秦培景 裘翔 杨帆 程强 李世豪 杨家骥参照西安、深圳和吉林的经验,预计4月中旬是本轮上海疫情的拐点,也是稳增长政策二次发力的关 ...[详细]
-
4月10日上午,吉林省政府召开本轮疫情防控工作第31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据吉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宝宗介绍,吉林省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坚持解封不解防,在确保疫情防控 ...[详细]
-
18部门: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 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3日讯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等18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质量供给与需求更加适 ...[详细]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近期,各地密集出台房地产纾困政策,包括取消和放松限购、退出限售、降低首付比例比如推行“认房不认贷”的首套房认定标准)等,也包括加快项目开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4月10日消息,行业利好密集出台,有8大板块有望成为A股明日风口。1、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芬兰议会发表视频讲话,敦促芬兰政府进一步孤立俄罗斯,呼吁西方国家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禁用俄罗斯的天然气。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敦促西方国家向国内所有与俄罗斯军方有合 ...[详细]
-
【潘功胜:充分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财联社11月22日电,今日在2022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银行要充分发挥大数 ...[详细]
-
本报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随着2021年全年财报于近日出炉,被视为三大通信运营商投资风向标的资本开支计划也于同期公布。在集体表示将会提升2022年总开支的背景下,5G网络投资占比的变化受到全产业链关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