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严防消费贷款违规入楼市
你是经济否收到过银行的消费贷款推介短信?当前,消费贷款已成为商业银行支持扩内需的日报入楼重要抓手。不少银行的严防消费贷款利率已降至4%以下,部分银行还推出了限时优惠活动。消费例如,贷款在特定时间段内,违规申请消费贷款可在原有利率的经济基础上再享折扣。 合理、日报入楼适度增加消费贷款,严防有助于缓解居民的消费流动性约束、推动扩大内需。贷款扩内需是违规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增强消费能力的经济途径之一,是日报入楼合理增加消费贷款。但是严防,消费贷款不是让居民“寅吃卯粮”,而是帮助居民缓解流动性紧张,释放那些本应实现、但受制于流动性压力暂时无法实现的消费。例如,消费者想借商家促销的机会购置一台新电脑,但大部分资金都在理财产品中暂时无法取出,下个月的工资又还没到账,这时便出现了流动性约束。消费贷款的积极作用,就是缓解这种约束、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要看到由于消费贷款的资金用途较难监管,总有个别人浑水摸鱼,试图将其挪作他用。信用卡贷款、消费贷款均属于个人消费信贷范畴,但二者在资金流向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信用卡贷款的资金流向清晰,当我们刷卡购买商品与服务时,信贷资金直接进入了商家账户,即资金流向“点对点”,挪用问题较难出现。消费贷款则不同,银行发放消费贷款时,通常将资金直接打入借款人账户,借款人再拿着这笔钱,自主决定购买哪些具体的商品与服务,即资金流向“点对面”。 当前,要严防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等政策禁止领域。尽管各家银行均为贷款资金流向设置了安全门,但这扇门并不十分牢固。按照相关规定,银行会对借款人接收贷款的账户进行监测,一旦该账户在短期内出现了购房、投资等支出,银行会第一时间发出警示,甚至可能提前收回贷款。但是,若借款人将贷款资金取出,一次性存入或分批存入另一家、另几家银行,再用这些账户支付购房款、投资款,放贷银行很难第一时间察觉。 严防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股市,要持续重拳出击“堵漏洞”。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政策禁止领域并非新鲜事,这是一个容易死灰复燃、亟需严防死守的旧疾顽疾。此前监管部门多次开展专项核查,通过大数据筛查、台账分析、查阅档案、流水追踪、人员访谈等方式取证发现,仅在2020年7月初至2021年2月末的短短8个月时间里,涉嫌违规流入某一线热点城市房地产领域的经营贷款就高达3.4亿元。近日,已有多地监管部门发布“不可违规使用经营贷置换房贷”的风险提示,为相关方再次敲响了警钟。 接下来,监管部门要加大排查力度,各银行要定期自查,借款人要合规用贷,切莫心存侥幸。需要指出的是,释放房地产市场合理需求与严格规范消费贷款用途并不矛盾,不论何时,合法合规用贷都是铁的纪律。为了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已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目前部分城市的首套房利率已降至3.8%、3.7%。相较于个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的用途是购房以外的日常消费领域,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更不能放松风险管理,进而埋下信用风险隐患。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北京东城区政务服务中心暂停现场服务
- 国安集团与六家子公司被申请合并重整
- 深圳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坚决打击“征信修复”乱象 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 快讯!美国不承认“俄控制马里乌波尔”,克宫回应:美方声明丝毫不符合事实!
- 国务院点名5个城市,浙江为何独占两席?
- 知乎公开发售足额,一手中签率为100%
- 华为消费者业务的新出路:更名终端业务,全面进军商用办公领域
- 迟福林:在高水平开放中统筹发展和安全
- 北京疾控:市民要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倡导非必要不离京
- 兴证策略:美联储加息缩表对股市的影响已经充分反映了吗?
- 北京连夜召开发布会:疫情不过夜,处置不过夜
- 一年净赚159亿后,宁德时代再投130亿扩产新能源电池
-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办法》印发 营养膳食补助要设立专门台账
- 陶虹为张庭TST站台史:可追溯到2014年,频出席年会,徐峥宣传其红酒
- 发朋友圈“羡慕按时发工资”遭开除员工:绝不认可被指专业水平不达标
- 招行20万存3年还是定期划算 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都降了
- *ST星星两年虚增近50亿营收,仍连续亏损,监管出手!重整后投建百万辆电动车产能
- 国内锂电企业相继谋划瑞士上市背后:拓展海外融资渠道之余提升国际“话语权”
- 存款利率可能要降了?
- 罗永浩“离场”后,“交个朋友”还能交多少朋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