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港口经历13年来最安静的10月:集装箱吞吐量为何暴跌25%
美国西海岸贸易门户之一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塞罗卡(GeneSeroka)将刚刚过去的美国10月,称为自2009年以来“最安静的港口10月”。 美国西海岸的经历集装两大门户港口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近期先后发布了10月数据,可谓一个比一个惨。年最其中长滩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6.6%,安静洛杉矶港同比下降25%。箱吞 究竟是吐量“去库存”艰难、内需不旺、为何码头劳资谈判久未结束影响运行,暴跌还是美国其他原因导致了西海岸两大门户港口在9-10月的集装箱吞吐量持续暴跌?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数位在美进行货代业务的人士表示,上述综合因素促成了西海岸目前的港口业务量下降,但货主的经历集装避险心理也导致货量在持续向东海岸港口转移。 美国西海岸港口或永远失去10%份额 伴随西海岸集装箱吞吐量暴跌数据出炉,年最不少解读文章和报告将其归因为美国内需不旺或各大企业库存高企。安静 一位从事中美贸易数十年的箱吞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物流业内部也对此现象进行了更多的专业探讨和反思。一方面,由于消费模式转变,货物消费下降,服务消费上升是趋势,然而另一方面,可以看到这两年,聚沙成塔的一个趋势:货量在向东海岸转移,在2021年,这个趋势并没有统计意义上那么显著,但在今年,伴随加利福尼亚州两大码头谈判迟迟未出结果,数据上看就很明显了。 根据华尔街投行和金融服务公司科文(Cowen)21日发布的报告,由于物流瓶颈、监管逆风和劳动力的不确定性,美国西海岸的港口可能会永久损失多达10%的货量,这批货量已转移到沿岸,即东海岸。 科文的这份报告显示,在过去两年中,近三分之一的铁路托运人避开了南加利福尼亚州,而美国东部和墨西哥湾沿岸以及加拿大的门户港口则成为有吸引力的港口目的地。报告并称,虽然西海岸具有天然地形优势,但由于正在进行的码头工人合同谈判以及可能扰乱加利福尼亚州卡车运输的新环境和劳工法规,目前损失的部分货运可能会成为一种持久的结构性变化。 “托运人越来越有动力使用多个入口点来组织他们的供应链。”科文分析师塞得(Jason Seidl)等人在报告中写道,同时一系列东部的铁路线路也会因此受益。 由于西海岸两大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下跌,目前全美港口“第一把交椅”换人了。自今年8月开始,美东的纽约和新泽西港已经成为全美第一大港口。不仅如此,这一改变还连带促进了波士顿等规模较小但不断发展的门户港口的货运贸易。 数据显示,10月,纽约和新泽西港处理了79.25万个20英尺标准箱 (TEU),同比上升19%。 “两个根本原因解释了为何纽约和新泽西港正在处理的集装箱水平破了纪录。”追踪集装箱的分析机构Project44供应链洞察副总裁巴西表示,“首先,托运人仍在避开西海岸,以降低因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发生罢工所带来的风险。其次,欧洲对东海岸的进口量也很高。” 根据 Project44数据,与2021年10月相比,从欧洲到东海岸的货量总容量增加了15.5%。 FourKites网络协作总经理科普柯(Glenn Koepke)表示,在西海岸劳资双方未能在7月1日截止日期前达成劳资协议后,货量向东海岸的转移活动变得更加明显。 根据Fourkites的跟踪数据,10月,其客户到达美国港口的进口货物中有62%运往东海岸,而运往西海岸的比例为 38%。这是今年迄今为止,其客户将货物运到东海岸的最大比例了。 佐治亚港务局首席商务官派伦(Cliff Pyron)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萨凡纳港最近的进口增长有多少与转移货物直接相关,但在截至 9月的季度中,166家进口商是全新客户。 能否夺回第一大港之位? 近20年来,洛杉矶港口和长滩港共同处理的货量,占美国同亚洲集装箱贸易的40%左右。 就在一年前,洛杉矶港口堆积如山的集装箱和迟迟无法进港的货轮图片还历历在目,而当下,前述业内人士为第一财经记者展示的现场状况显示,美西码头上,堆放着大量空车架,这在一年前都无法想象。 数据显示,10月长滩港集装箱吞吐量达65.84万TEU,同比下降16.6%,甚至低于该港口在疫情前2019年10月处理的68.84万TEU,也是自2016年以来的最低10月份总量。其中,今年10月进口货物的集装箱量下滑23.7%至29.39万TEU。 这是长滩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同比跌幅比9月份进一步扩大。 与长滩港相比,洛杉矶港的跌幅更加明显。洛杉矶港10月份吞吐量达67.84万TEU,创2009年以来最差10月表现,与2021年同比下滑25%。 塞罗卡 (GeneSeroka)在谈到近期变化时表示,他仍希望恢复失去的业务,“我们已经连续22年在美国排名第一。一两个月不会形成一种趋势。”他称。 罗塞卡表示:“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重新改变已经发生的变化,并继续扩大我们的份额。” 上述资深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西海岸的劳工谈判迟迟不解决,失去的货量就可能产生路径依赖,再也回不来了,特别是在目前东海岸各大港口也跃跃欲试,希望趁此机会扩展业务。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实战“保交楼”河南推动694个楼盘复工
- 重庆市公安局原一级巡视员姚昌序接受审查调查
- 东风汽车成立数字科技公司 经营范围含5G通信技术服务
- 曹操出行回应滴滴并购传闻:消息不实 将会有新业务落地进展
- 赶考十年 深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交出优秀答卷
- 受益光伏、可降解塑料发展,科新机电去年产销两旺,但主要产品毛利率在下滑
- 深圳发布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提出年均新设立市场主体超50万家目标
- 别再迷信美股只涨不跌!近三年跑赢97%同行的基金经理:艰难旅程已开启
- 各施神通 各地积极培育扶持企业上市 力度前所未有 政策遍地开花
- 北京丰台、朝阳通报7例感染者轨迹!涉饭馆、美容店、医院
- 通用本田为“电”结盟,电动汽车会催生新的联盟吗?
- 房地产公司巨亏股价却猛涨,环京公司要翻倍,源于限购“松绑”?
- 迪士尼火线“换帅”,CEO被罢免!年薪1.92亿,新“掌门”竟是他→
- 投资特斯拉已赚60亿美元,罗恩巴伦:未来10年将再赚5倍!
- 多家互联网大厂裁员?监管访谈腾讯阿里等12家企业
- 收评:两市尾盘分化沪指涨0.5% 磷化工概念股领涨
- 首批3只保租房REITs上市 新资产类型项目有序推进
-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特步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14港元
- 欧盟决定120天后禁运俄罗斯煤炭,下一个目标是石油?
- 多只恒指权重股大手笔回购 买最多的股价反最差?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