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小区开辟诊疗通道,“生命至上”该如此
■ 视点 11月8日,生命至上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发布一则朋友圈称,封控患儿小丽需进行肝母细胞瘤手术,小区经过五个月的开辟化疗,三岁的诊疗小丽终于迎来了最佳的根治性窗口期。但因其所在的通道小区被封控,无法进行手术。生命至上朋友圈截图一经发出,封控不少网友纷纷转发,小区呼吁“救救孩子”。开辟随后,诊疗其所在社区与当地防疫部门跟进解决,通道当天,生命至上董蒨再次发朋友圈表示,封控11月9日将如期进行手术。小区 董蒨发布的朋友圈之所以引发大众关注,还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封控,三岁患儿的手术安排被迫暂停。眼看患者无法得到救治,医生痛心疾首深感愧疚。网友转发呼吁,也是期望能够特事特办,为医生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让患儿能够如期手术,得到及时救治。 疫情防控与治病救人本就不是相互矛盾的。疫情发生以来,有关部门也一再重申,疫情防控本身是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护佑每一个生命。因此,不能因为疫情防控而耽误患者救治,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依此而言,封管控区保障患者正常就医与解决医生外出手术,其实是解决民众看病需求的一体两面。就像患儿小丽要进行的肝母细胞瘤手术,其手术时机和手术难度都相当“苛刻”,董蒨院长作为小儿外科领域专家恐怕是最合适的主刀人选。 患者等不得,意味着医生也等不得。社区工作人员从网上得知信息后,制定了应急预案,解决了医生面临的诊疗难题。这才有了董蒨院长为患儿如期进行手术的后续。因此,封控小区为医生开辟手术绿色通道,同样是为患者打开“生命之门”。 患者就医,医生手术,原本简单直接的点对点关系,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可能因为多个因素牵扯多个部门和单位,而变得更加复杂。这就需要理顺机制,建立更为畅通的渠道和处置流程。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涉及民众生命安全,相关部门当秉持此原则,以患者为先,以生命为重。这就需要,在突发状况面前,有完善的制度预留空间,使患者和医生都有一条绿色通道。 □新京报评论员 徐秋颖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谁还记得“初代网红”绿茶餐厅?
- 经济日报熊丽:稳增长要着力稳预期
- 小康股份:已与宁德时代等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产能保证合同
- 卡拉奇爆炸事件致三名中国公民遇难,巴基斯坦总理:深感悲痛
-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日产气达2600万立方米
- 反垄断“利剑”挥向知网
- 港资吹响扩张号角 新世界一日内收购龙光系资产与签约招商蛇口
- 钢市旺季不旺,后势怎么看?
- 实体经济需求增长是保持货币稳定的基石
- 人民币汇率保持韧性,不具备大幅贬值和持续升值条件
- “美团直播助手”App上线,加码直播带货
- 财经早报:4月超30城调整楼市政策 公募仍有6000亿可用(1只新股)
- 越秀地产:战“疫”日记|“这是一场只许成功,不准失败的硬仗”(二)
- 证监会发文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 Netflix、Meta不再风光:过去五年积累的涨幅蒸发殆尽
- 26亿刚到账,又有逾20亿海外订单履行完毕,九安医疗日赚1.6亿元的势头能否持续?
- 欧股集体高开 德国DAX指数涨0.3%
- 李三立院士逝世:中国计算机体系结构先驱,曾为国防计算机项目总负责人
- 部分大行、股份行长期限存款利率普遍降0.1个百分点
- 古驰亚太地区销售下跌,母公司开云看好中国市场消费韧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