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李海鹏:金融委专题会议提振市场预期,中国债券市场行稳致远
年初以来,南方受国内疫情和海外地缘政治风险的基金冲击,中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李海国内债券市场也出现了一定的鹏金波动回调。3月16日,融委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释放稳预期的专题中国债券致远强烈信号,及时且充分地回应了市场关切。提振会议召开后,市场市场央行、预期银保监会、行稳证监会、南方财政部、基金外汇管理局等部委积极发声,李海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鹏金在此背景下,融委南方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固定收益)李海鹏近期发表观点,针对中国宏观经济、债券市场、房地产行业等市场热门话题进行解读。
李海鹏表示,今年以来,国内的政策端正在积极地应对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随着国内稳增长措施的落地,经济下行的风险得到了一定缓解。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我们将迎来新一轮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强,通胀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人民币汇率位于合理区间保持稳定,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从全球横向对比来看,低通胀和稳汇率的宏观环境,以及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令国内债券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以下为观点全文:
一、开年经济稳中向好,多措并举应对三重压力
年初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速和较好的发展态势,宏观经济整体稳中向好。不过,近期受到疫情蔓延的影响,全国多个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出现停滞,经济活动受到一定冲击。本轮疫情由奥密克戎的变种毒株引起,传播更快、防控难度更大,预计本轮疫情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此外,受到房地产市场冷却的影响,国内经济仍然存在一定下行风险。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仍然较高,地产销售和投资数据持续下滑。海外方面,地缘政治风险突出,全球供应链遭到破坏,全球通胀风险抬升。因此,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然存在。
但我们也看到,今年以来,国内的政策端正在积极地应对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货币政策发力前置,连续的降准降息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财政政策更加注重提质增效,专项债发行和项目建设进度有所加快;房地产政策合理纠偏,合理的住房购买需求得到一定保障等等。随着国内稳增长措施的落地,我们认为经济下行的风险得到了一定缓解。全年GDP仍有较大的概率可以实现5.5%的目标增速。
二、低通胀稳汇率,中国债券市场仍具有较高吸引力
年初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出现一定波动回调,外资在春节后出现了一些净流出压力。同时,美联储年内加息逐渐落地,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不断缩小,部分机构开始担心中国国债的调整风险和资金流出压力。
我们认为,国内外经济周期的错位将带来政策方向的差异。目前,以美国为首的海外经济体普遍处于经济复苏和通胀回升的周期,且由于海外原材料供应的不稳定,油价大幅上涨,许多经济体都面临着通胀失控的风险,货币紧缩的步伐预计将会逐渐加快。反观国内,由于能源结构的差异,以及强有力的保供稳价措施,通胀风险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同时,由于国内疫情控制较好,经济复苏较快,在经济周期上明显领先于欧美经济体。当前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调整时期,短期内房地产风险的释放会对国内经济造成一定压力。因此,从政策上说,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进行逆周期调节,国内债券市场持续调整的风险较低,资金流出的压力相对可控。
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全球竞争力的提升,我们将迎来新一轮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内的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强,通胀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人民币汇率位于合理区间保持稳定,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从全球横向对比来看,低通胀和稳汇率的宏观环境,以及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令国内债券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三、稳定市场预期,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
2021年部分房地产企业出现经营、债务风险,多为自身经营不善、盲目扩张导致,不影响行业整体长期健发展。但在地产销售不振、境内外地产债动荡的背景下,也引发了一些短期挑战,信用压力逐渐蔓延到一些优质民企。这也致使金融机构风险偏好收紧、购房者预期出现短期波动。
本次金融委专题会议及时且充分地回应了市场关切,在坚持“房住不炒”的长效机制的同时强调有力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会议召开后,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外汇管理局等部委积极发声,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随着后续配套政策的相继出台,房地产企业经营、债务风险将得到有效化解,行业将回归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长期趋势。 我们也观察到,政策在积极稳定市场预期的同时,也进一步压实了房地产企业的股东责任,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风险处理原则,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助于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
从投资实践上,我们坚持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投资决策不为市场短期波动所主导。在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同时,也为稳定债券市场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我们通过不断完善ESG投资评级体系,积极行使持有人权利,从而推动发债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感、公司治理与经营质量。
四、理财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固定收益市场长期发展空间巨大
截至2021年底,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4%,理财投资者数量突破8000万,全年新增近4000万,增速为2017年以来最高。但理财市场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对标海外,欧美国家理财收入普遍占到银行收入的30%以上,而我国银行目前仍以信贷收入为主,理财收入占比普遍不足10%,需要持续扩容以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同时,随着净值化转型的基本完成,理财市场在规范化、成熟化的路上更进一步,将再度扬帆起航。
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结构决定了理财市场对固收产品具有持续较高的需求。理财产品个人投资者占比99.23%,其中,中低风险及以下产品的投资者占比90%,整体风险偏好相对保守。因此固定收益类产品成为理财产品的配置重点。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配置中标债占比持续提升,债券投资占比由2018年4月的49%逐年提升至2021年末的58%。其中,持有利率债和信用债的规模分别达到1.8万亿、15.2万亿,成为固收市场,特别是信用债市场的重要配置力量。
除了直接持有债券,规模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理财公司经营模式由传统委外模式向FOF模式转型,公募债券型基金成为最受益的产品。截至2021年底,理财产品持有公募基金约1.3万亿,较上年提升1.2%,其中债券型基金占到FOF型理财产品所配置基金的60%。
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投资者教育的不断完善,理财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中长期机构投资者,而固定收益市场将直接受益于理财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增长。
(责任编辑:时尚)
-
连日来,安徽省西北部的一家国有煤矿内,水平线以下700多米的矿井里,机械轰鸣,矿工忙碌,开采出来的新煤乌黑锃亮。这些煤很快将被运至几百公里外的火力发电厂,用作电煤库存储备,以备电力保供之需。今年入夏以 ...[详细]
-
四川在线记者 陈碧红1月2日,记者从四川省商务厅获悉,2023年元旦假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居民外出消费明显活跃,全省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市场供应充足,重点药品销售平稳,市场无异常波动。据统 ...[详细]
-
来源:海外网海外网1月3日电据日本《东京新闻》1月3日报道,日本东京都水道局表示,近期东京多摩地区的井水接连检测出致癌物质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目前11个净水机构的34处井水取水点都已停运。井 ...[详细]
-
由于经济增长前景灰暗、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上涨,英国住房价格上涨幅度已经陷入持续下跌的通道中。英国全国建筑协会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的数据显示,英国2022年12月份住房 ...[详细]
-
曾志伟出任TVB总经理,称“多培养几个刘德华、谢霆锋”,最致命的是年轻人看惯了短视频
和父亲曾志伟视频聊天,曾宝仪松了一口气,“看到他可以聊天看电视了,就知道他的COVID症状在慢慢减缓。”曾宝仪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日前,因为感染了新冠,曾志伟缺席了他一手操刀的综艺节目《奖门人》的录制。 ...[详细]
-
城市“烟火气”回来了!旅游市场升温 主题乐园 冰雪项目人气旺
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元旦假期,北京的各大景区客流量也在逐渐攀升,不少游客专程从外地赶来,主题乐园和冰雪游都是比较热门的选择。 元旦假期,记者走访发现,在北京,各大景区的客流量都很大,城市“烟火气”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转自:北京商报2022年末的大涨行情,使002186)成为2023年首家停牌核查企业。1月2日晚间,全聚德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近期股价波动较大,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王宇露 徐金忠站在2023年的新起点,星石投资董事长、投资委员会主席江晖,上海合远私募基金创始合伙人、总经理管华雨,中庚基金副总经 ...[详细]
-
备受期待的美国就业报告有可能促使美联储倾向在本月晚些时候第三次巨幅加息,此前一系列数据指向消费者坚韧,劳动力需求高企。周五将公布的就业报告是美联储官员在9月中的政策会议之前将获得的最后一批数据之一。这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转自:北京商报2023年,上市公司将出现两极分化,优质公司盈利能力更强,垃圾公司经营会更加困难,叠加管理层的退市政策加强,将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