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价上涨“高攀不起” 钠电池性价比占优迎机遇
本报记者 张 敏 李 婷 当前,高攀不起锂资源供给面临瓶颈,上涨锂价“高攀不起”,钠电理论上具有成本优势的池性锂电池替代品——钠离子电池获市场各方关注。 9月18日,价比《证券日报》记者从方面了解到,占优公司钠离子电池上游产业链将于明年建成,迎机遇并实现投产。高攀不起钠离子电池既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上涨也可应用于储能电站等场景。钠电近日,池性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价比正致力推进钠离子电池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占优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迎机遇目前钠离子电池开发仍处于早期阶段,高攀不起尚未进入大规模生产及场景化应用。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钠离子电池的发展前景尚存不确定性。“一旦碳酸铁锂的价格回落,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钠离子电池性价比优势能否延续?” 上市公司布局钠电池领域 “钠离子电池备受关注,主要系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以及钠离子电池技术持续进步等多种因素所致。”中科海钠创始人唐堃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投资者有必要从较长的时间维度来审视钠离子电池热潮。两年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仅为4万元/吨,而截至2022年9月16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涨至50.25万元/吨,两年间涨幅达1156.25%。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来看,2022年1月份至8月份,我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1倍。而2020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6.6万辆和136.7万辆。 目前,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层层传导,不仅终端整车厂商感受到压力,宁德时代等电池生产企业也感同身受。 发布的研报表示,在锂资源紧张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战略意义凸显。相较于锂电池,钠电池电化学性能更稳定,成本更低;相较于铅酸/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性价比更高。 “理论上钠离子电池比锂离子电池更具成本优势,其成本比最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低20%至30%,因为钠离子电池并不使用稀有贵金属。”唐堃向记者表示。 从成本材料结构来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本占比最高,为43%;而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成本仅占比26%。 作为最早进入钠电池领域的企业之一,早在2021年7月29日,宁德时代便发布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据公司在发布会上介绍,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20°C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此外,宁德时代还提出了锂钠混搭电池包的应用方案。 与此同时,A股上市公司牵手中科海钠布局钠电池板块;钠创新能源、、、等企业纷纷宣布布局钠电池领域。 “钠离子电池技术历经多年研发,已进入产品导入期。”唐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钠离子电池不会取代锂离子电池,两者之间更多是互补关系。钠离子电池目前的应用场景是两轮电动车等短途电动领域,因为这部分消费群体对价格较为敏感;另一个应用场景是对能量密度要求不太高的领域,例如新能源接入储能等。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尽管钠离子电池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能否大规模商用化取决于产品性能。 产业发展需政策扶持 市场更关心的是钠离子电池的“经济性”,这条技术路线能否走得通? 华泰证券发布的研报介绍,目前钠离子电池材料成本为2.3元/Wh(中试),预计在规模生产下,钠离子电池远期理论成本可降至0.3元/Wh至0.4元/Wh。 “钠离子电池的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未能大规模生产,种种因素导致钠离子电池的成本还无法大幅降低。”唐堃向记者表示,在当前阶段,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成熟度要远低于锂电池技术,仍需企业积极投入研发。同时,这也意味着钠离子电池仍有较大可提升、优化的空间。建议在钠离子电池产品导入前期给予更多政策扶持,加速相关技术发展。 “未来三至五年内,钠离子电池的开发企业难以实现盈利,更多的是追求技术领先,进而在规模化制造阶段实现盈利。”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钠离子电池的想象空间很大,但企业必须拿出一套经济性较高的方案,以提升盈利空间。” 跨界需谨慎 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A股总计已有36只钠离子电池概念股,其中来自电力设备的上市公司居多,此外,医药生物、基础化工、传媒、机械设备等行业上市公司也纷纷跨界布局钠离子电池领域。 例如,主要从事各类输入类设备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业务。据其介绍,截至8月31日,传艺钠电正按照进度规划有序进行建设和专利申请。按计划,本次钠离子电池项目一期2GWh产能拟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厂房及中试线的建设施工和产品中试,并于2023年初完成2GWh产能的投产。二期8GWh的产能,公司将根据后续钠离子电池市场等情况适时投入设备及产线,稳健推进钠电池产能的逐步扩张和释放。 数据显示,传艺科技自6月28日以来,截至9月8日,公司股价区间累计涨幅超300%。 然而,该领域是否存在盲目投资、蹭热点的现象,值得关注。传艺科技发布项目风险提示称,由于项目的生产线刚刚建成准备投产,运行的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实际收益率受未来产能投放节奏和市场价格因素影响,项目的收益率存在不确定性;钠电池属于新的技术产品,市场的培育和开拓也存在不确定性。 墨柯向记者介绍,一般而言,一项技术从实验室研发落地到产业化生产,需要经历“小试”“中试”“量产”三个阶段。“小试”,即小批量生产,观察验证产品的稳定性,“中试”是比“小试”更高级别的生产,而量产则意味着产品的稳定性已经可以支撑大规模生产。 唐堃向记者表示,“钠离子电池的研发需要底层技术积累,也需要较长周期内在市场上进行验证。当下资本的关注有利于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发展,但未来还需要用产品品质证明。从长期来看,只有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钠离子电池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多部门出台政策引导露营有序发展 鼓励利用存量土地建设营地
- 消息称苹果明年将重新设计iMessages应用:支持AR聊天,与MR头显一同推出
- 海程邦达拟6.86亿收购子公司剩余股权 3年前不足千万拿下控股权
- 华为10月还有新品发!4G折叠屏、赛博版智能手表来了
- 埃斯顿曹晶:数字化转型从内升式发展开始
- 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项目加速落地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发力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4000亿市值龙头股“起舞”,这一板块掀涨停潮!北向资金净流入91亿元
- 政策添助力 企业增活力——常州武进区企业发展观察
- 昆明至玉溪开行城际直达动车:最快仅48分钟到达
- 【法问】雇主不发工钱,网上发布招聘信息的第三方应否担责?
- 阿里京东 迎战“双11”
- 国家移民管理局:全力保障口岸跨境货运高效顺畅
- 谁说亚洲人踢不好足球
- 江南布衣集团加速转型,它首先换了Logo
- 对话苹果副总裁:希望没人用到的新功能
- 青海西宁公共服务提升质效
- 一手将古驰送上“神坛”的创意总监或将离职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暴涨8.6%,微创医疗涨超20%,药明生物涨近14%
- 金融数据强劲回暖 政策宽松预期持续
- 如何全面管控住网络小额贷款从业机构违规行为?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