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为什么华盛顿必须谨慎应对台湾问题
香港《亚洲时报》8月30日文章,港媒原题:为什么华盛顿必须谨慎应对台湾问题 自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8月初到访台湾之后,为什湾问台北便成了美国议员例行目的华盛地。美国总统拜登据称曾劝佩洛西放弃此访,顿必对台且并不乐见随后的须谨团组访台。尽管如此,港媒拜登政府同样与台湾往来密切。为什湾问美国政府最近正式宣布今秋将举行美台贸易谈判的华盛计划,国防部还批准对台军售。顿必对台当然,须谨北京针对以上举动均进行了强烈回应,港媒并且公开提醒称,为什湾问“‘台独’意味着战争”。华盛 当前的顿必对台动荡足以让外界猜测第四次台海危机已初现端倪。华盛顿的须谨决策者应足够明智地认真考虑其中不成比例的利害关系,可能导致破坏性升级的安全困境,以及为台湾的安全和美国自身安全而谨慎应对中国的需要。 从中美表态来看,双方在台湾地位问题上的利益程度并不相当。拜登政府延续美国数十年来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模糊。而在中国政府看来,这种模糊根本不存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最近在评论文章中坚称:“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没有分裂。”他还说,中国人民“必然不惜一切代价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北京把台湾的前途命运视作核心利益,是其军事力量的主要用途。但美国不这么看。无论美国如何支持台湾的民主、五角大楼批准多少对台军售、有多少议员为台湾站台,美国的安全并不系于北京是否具象化其对台北的权力。台湾局势对中国的相关性远大于其现在或未来对美国的相关性。这意味着如果出现足够的混乱,美国的威慑是有限的。 这种混乱正变得越来越可能出现,尤其是如果我们未能意识到,这是一个“安全困境”。其结果便是:敌意不断加剧,而双方的处境都没有比从前变得更好。美中关系不可避免地具有竞争性,但公开冲突的前景确实令人无比沮丧。然而,我们可以防止冲突的到来,拒绝陷入到不计后果的挑衅和回应的模式中,否则就将把难以处理的竞争关系完全转变为彻底的敌对。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也必须做到这一点。(作者邦妮∙克里斯蒂安系美国外交政策智库“国防重点”研究员,王晓雄译)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环球社评:开放还是封闭?中美给出了不同答案
- 河南焦作市一地划定为中风险地区
- 北京朝阳一女子殴打医院安保人员和民警被刑拘
- 华泰保险多年股权争夺战落幕,“安达系”或绝对控股成最后赢家
- 青少年蓝皮书发布,看视频位居未成年人网络使用行为榜首
- 国际物流巨头DHL达成8亿公升可持续航空燃料交易
- 招商蛇口蒋铁峰:今年销售目标不变,保持3300亿元
- 国家卫健委解读《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
- 美国“猎户座”飞船抵达月球
- 2021寿险电销报告:平安人寿和招商信诺人寿保费规模领先,平安人寿市场份额占比一半
- 光伏年内投资额逼近2000亿,硅料产能爬坡将释放哪些环节盈利
- 抗议声不断美媒还吹捧跨性别运动员,评论区翻车
- 戴尔第三财季营收247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下降93%
- 知情人士:茅台官方新电商平台“随时可能上线”
- 为500元将银行卡卖给网络诈骗犯,二人涉嫌“帮信罪”被刑拘
- “找个厂子上班”,年轻人连国企都不愿去了?
- 11连板“妖股”一字跌停,热门股集体跳水!保险、银行力挺大盘,中字头个股飙升,中国联通涨停…
- 数据基础制度征求意见,引导互联网企业开放公共属性数据
- 家居企业IPO变难了?今年已有5家失利,去年超40家遭遇“滑铁卢”
- 全球汽车减产116万辆,芯片短缺持续恶化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白酒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高质量发展是五粮液首要任务
-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应建立“超期服役”家电淘汰机制
- 财富管理新时代:基金和理财产品各显神通 投资者更青睐“主动型”
- 白糖做多动能仍强
- 西安银行迎来两位“75后”副行长 公开选聘人才背后业绩已然承压
- 高开后跳水再狂飙,“女人的茅台”业绩大增!一天时间翻倍增持,北上资金盯上芯片概念
- 大豆多重利多来袭,生猪持续回调
- 国内首份智能驾驶年度分析报告即将发布!行业重要标准制定,上市公司透露布局动向,这些业绩预喜股获加仓
- 农信社改革加速,省级农商行何日登场
- 收入破万亿,三年新增29万员工!刘强东确立“低价”主基调?京东:百亿补贴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