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触底了吗?专家:“不炒”已实现,只剩“房住”
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李贝贝 见习记者 梁宝欣 广州报道 房地产触底了吗?不炒当企业面临调整,重新向上的房地房住力量将来自何方? 8月9日,多位专家、产触业内人士共聚由观点机构主办、底专华夏时报等联合主办的家已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中探讨。有与会人士认为,实现房住不炒的只剩“不炒”成分已经去掉了,只剩下“房住”。不炒 房地产触底了吗?房地房住 德信控股集团董事长胡一平指出,所谓触底,产触并不是底专说房地产这个行业触底,而要看是家已地价触底还是房价触底。 “其实,实现我认为现在房价在很多地方已经触底了,只剩因为按照以前的不炒拍卖规则,留给开发商的空间是很少的,这个地方降得空间是有限的。相反就是有些政府出让了以后,它的地价下降还是有一定的空间。”胡一平说。 胡一平还指出,“但是有些供应量太大的地方可能还没触底,还有二次探底、三次探底。” 中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明认为,大家对“房地产底部差不多探明”这个形势判断,还是有点乐观。假如说房企去年销售2000亿,今年同比下降40%,今年就缺口800亿。 “这800亿怎么卖?卖项目是卖不出来的,银行贷款也不可能支持,股东哪有800亿再投进来?我觉得这个游戏没完,随着时间推移它可能越来越严重,现在大家能挺的是因为还有点家底,实际上都在用过去的积蓄。”刘爱明说道。 此外,刘爱明提到,市场真实的信心要反映出来。如今有的地方还在用指导价限制市场的流通性。而市场的精髓在于交易,交易可以看出市场发出的信号。 副总裁、金地集团开发管理公司董事长郝一兵则表示,地产是一个周期性行业,中国地产行业所有的调整都是周期,以前是库存周期的调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产能出清,这一次调整是前所未有的产能出清的调整。 “现在应该是从衰退期到萧条期的过渡,我们一般说触底是到了萧条期,下一阶段会走向复苏,恐怕这个时间会比较长。”郝一兵说道。 行业未来会重构成什么样? 控股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战略投资中心副总经理吴定金指出,现在大家看到市场的量大幅度萎缩,实际上是回归到一个本来就应有的水平,但是有可能这个回落有点大,未来也有可能会修复一部分,但是不管怎么样,该去掉的已经去掉了,就不可能再回来了,房住不炒的“不炒”成分已经去掉了,只剩下“房住”。 那“房住”这块怎么做呢? “一定要围绕真实的需求去展开我们一系列企业的模式、整个体系的搭建,包括各个条线、各个子公司的运作,都要按照新的真实的需求去展开,否则是很难去做的。”吴定金表示。 据吴定金透露,在最新土地成本前提之下,能发现依然有很多税前成本利润率15%的项目,包括有的公司要求销售净利率8%到9%以上。 而海南雅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荣斌说道,“过去是良莠不齐,谁都可以在里面赚钱。但大变局之后会出现很大的分化,好的会更好,差的更差。” 值得一提的是,郝一斌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认为,这个行业未来会形成新的稳定状态,那时候会有两个分化:一是区域的分化,一定是有些区域恢复了,有些区域恢复不了;二是企业也会分化,有些企业能熬过寒冬,有些企业熬不过。 此外,郝一斌还指出,过去房地产行业是通过激进的融资,通过高杠杆、高负债的模式发展。房地产行业企稳以后,大家的风险意识会增强,有一些企业资产质量非常好,资产规模非常大。以后整个行业的融资会转向直接融资,所谓直接融资并不是IPO,而是集合信托形式的,直接资本监管项目。 上行的力量究竟在哪里? 如今房地产行业上行的力量是什么?究竟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胡一平认为,所有的公司要在目前已经布局的城市里面深耕。 向上的力量还可能来自REITs。刘爱明说,“我觉得最近一个政策非常好,就是REITs对产业园区开放。最近一个央企的项目,成本8个多亿,如果上REITs可以发到15亿。” 吴定金提到,向上的力量,一个是围绕着真实的需求展开,越有真实的需求越有上升的力量。第二是有比较优势的企业,现在信用、品牌、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是新一轮分化的主要因素。 此外,朱荣斌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危机是非常严重的,但是行业是不会消失的,有变局就有机会。我是今年刚刚开始创业,如果没有这次危机,可能我都没有这个创业机会。优秀的企业还是要坚持信心,未来的路会越走越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俄方宣布,这一交易用人民币结算
- 英国3月通胀率升至7%,续创30年新高
- 陕西建工:起诉追讨恒大三家子公司共计4.33亿元欠款
- 银保监会将于5月初启用人身保险产品智能检核系统
- 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超1.03亿人
- 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2年工作计划》 持续完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
- 捷信消金回应寻求新股东:寻找实力雄厚的股权合作伙伴,使运营更加本土化
- 广州公布22例本土感染者所涉重点场所!14个地铁站停止服务
- 10月以来最高涨幅超40% 多只医药基金业绩亮眼
- 海关总署:一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8.4% 东盟成第一大贸易伙伴
- 3月份全国网约车订单信息超5亿单 环比下降2.2%
- 尹锡悦提名“美国通”朴振出任韩国外长
- 黄金时间:金价冲高回落后继续反复震荡筑底
- 下调个人线上交易限额?多家银行发声
- 广东省印发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 防晒伞发家的蕉下冲港股:重销售轻研发,质量问题频出,网络吐槽:收智障税吗?
- 英国芯片厂员工方致信商务大臣,反对强迫中企出售股份
- 福建公布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商家“四舍五入”多收3分钱,道歉退款
- 上海:对快递费、跑腿费价格明显上涨问题进一步依法规范
- 突然闪崩!热门基建股昨日涨停,今日开盘一分钟跌停,超50万手卖单压顶,怎么回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