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收购磷酸铁锂资产,华友钴业的布局要变了?
为何放弃收购?终止资产 只用了七个月时间,(SH603799)就改变了在磷酸铁锂领域布局的收购主意。 华友钴业日前披露,磷酸决定终止收购内蒙古圣钒科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圣钒科技)100%股权,铁锂拟终止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华友布局。华友钴业称,钴业本次终止收购是局变为了集中资源发展锂电三元材料产业链,引发市场关于磷酸铁锂因存在产能过剩风险而被抛弃的终止资产猜测。 但值得一提的收购是,华友钴业第一大股东华友控股持有圣钒科技100%的磷酸股份。天眼查资料显示,铁锂圣钒科技目前股权结构没有变动。华友结合此前华友钴业对磷化工行业的钴业布局未变。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局变磷酸铁锂市场发展可期,终止资产不乏华友控股对该板块单独运营发展计划的可能。 截至6月16日收盘,华友钴业收涨4.37%,总市值1357亿元。 为何放弃收购? 华友钴业对于圣钒科技的收购计划起于2021年11月,当时公司拟通过其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以支付现金或者增发新股的方式收购圣钒科技100%股权,以扩充磷酸铁锂业务。 从全权收购到全部放弃只过去半年,这是为何? 华友钴业称,锂电三元材料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高镍化也成为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终止对磷酸铁锂业务收购可以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聚焦新能源锂电三元材料产业链,加快上游镍、钴、锂资源布局和下游产品开发、产能扩建。 近年来,当时磷酸铁锂电池市场行情火爆,包括、、、等电池厂商加码磷酸铁锂产能外,大量的磷化工、钛白粉企业跨界布局磷酸铁锂领域,例如、、等企业。这也使得锂元素需求暴增,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2021年初至今,碳酸锂价格从约5万元/吨,上涨至最高50万元/吨,涨幅超过500%。 从公司收入结构来看,本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以及钴、铜、镍等产品,尚未涉及磷酸铁锂业务。 2021年年报显示,去年全年,华友钴业实现营业收入353亿元,同比增长66.7%,其中三元材料营收同比大增127.5%。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235%。 华友钴业此前曾称,收购圣钒科技是为了布局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一起实现“两条腿走路”。 多家券商为此预测,在磷酸铁锂业务加持下,该公司有望进一步丰厚营收和利润规模。研究报告预计,2022年及以后公司加速在磷酸铁锂产业链上布局,中长期实现磷酸铁和磷酸铁锂100万吨的产能规模。 圣钒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华友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70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储能装置的研发、生产、销售、租赁业务。 另外,华友钴业在终止布局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同日,也发布了公告称拟出资11.89亿元合伙设立投资基金,投资标的将主要围绕新能源锂电材料相关领域。 布局未停 锂电池存在两大主流技术路线,以正极材料来划分分别是三元锂电池、碳酸铁锂电池。两者材料上最大的分别,在于后者不含钴和镍。 从行业现状来看,目前两种技术路径难分伯仲。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统计,2021年度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219.7GWh,同比累计增长163.4%。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93.9GWh,占总产量42.7%,同比累计增长93.6%;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125.4GWh,占总产量57.1%,同比累计增长262.9%。 分析称,磷酸铁锂正极在中低续航领域成本优势明显,三元正极依然在长续航领域维持优势,预计三元正极与磷酸铁锂正极将长期共存。 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才刚刚开始,业内人士认为,华友钴业此次放弃收购后,不排除华友控股计划将其单独做大的可能。 网站信息显示,2021年,圣钒科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总产量超过1.1万吨,总销量超过1万吨,实现年产值6亿元。公司2021年资产总额达到9.5亿元,营业收入5.02亿元,实现净利润0.8亿元。并规划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共分四期建设,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是自治区“七网”建设重大项目,也是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10亿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由圣钒科技全资持股的华景新材料于5月初宣布,3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约135亿元。项目建成后,在达产的情况下可实现年均产值约300亿元。 另外,2021年年底华友钴业还与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在湖北宜昌合资布局了从磷矿石采选到磷酸铁锂材料制造一体化的产业,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项目规模高达每年50万吨。 但也能看到随着新玩家的进入以及产能的加速扩张,行业竞争趋向激烈。 提示风险称,如果矿山/盐湖等供应产能释放超预期,可能会导致有色金属资源供给过剩,造成价格下跌。锂、钴、稀土等下游需求分散在新能源汽车、3C 产品等, 铜、铝等下游需求分散在电力工业、建筑等领域,如果下游需求量不及预期,可能会造成价格下跌,从而影响相应公司的利润。
- 最近发表
-
- 中国银行信用卡上半年消费额7288.69亿元 同比下滑6.40%
- 年内18家上市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 7家来自消费行业
- 未取得期货、基金从业资格却均开展业务!长江证券一营业部、时任负责人及员工一并被出具警示函
- 达沃斯观察:SkyBridge押注比特币重回3.5万美元,着眼结构化信贷
- 易纲: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南京将实施新版人才安居办法 B类人才购房最高可获200万元补贴
- 市场降息押注有误!贝莱德副董事长:各国央行今年将继续加息
- 台“经济部”要求下架大陆螺蛳粉,岛内网友:2024下架民进党
- 《阿凡达:水之道》定档12月16日:这些公司股价上涨,大片能否救市?
- 能源化工:俄罗斯原油出口增至去年4月以来最高,油价调整回落
- 随机阅读
-
- 易纲:继续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 超10亿资产再流拍 青年汽车仍在招募“白衣骑士”
- “公交地铁联乘优惠”不止让城市变“绿”
- 远洋集团与浦发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获225亿元授信支持
- 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 高德地图上线路灯导航和小路提示功能,夜间出行更安全
- \
- 疫情暴发以来,1%超级富豪拿走全球2/3新财富
- 私募持股市值突破2000亿 冯柳邓晓峰480亿仓位曝光
- 公募四季报渐次披露 基金经理调仓换股更趋均衡
- 前任CEO扎堆返场,但乔布斯只有一个
- 三亚“平替”也涨价了
- 但斌已与林园合力“布局”!建仓了基建,“弯腰捡钱”机会出现?
- 2023版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扩容 增额终身寿再被“点名”
- 国家统计局:暂时还没有2022年12月死亡人口的数据
- 多因素助沪指放量站上年线 历史数据显示春节后A股上涨概率大
- 交通银行存在以提额、低息为名营销信用卡分期情况 分期利息计入手续费或违规
- 圣诺医药-B1月16日斥资62.5万港元回购1.1万股
- 钠离子电池热度飙升!产业链争先布局,但机构预判取代锂电池还需时日
- 银行股走出跨年行情,业绩快报有喜也藏忧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