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投资者偏爱的理财产品重出江湖-理财产品收益率又稳了
炒股就看,老年理财理财率又权威,投资专业,偏重出及时,产品产品全面,江湖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收益
转自:周到上海
晨报记者 刘志飞(理财主笔)
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之前,老年理财理财率又银行的投资稳健理财产品普遍受到老年朋友的青睐,而产品全面净值化之后,偏重出尤其是产品产品经历去年大面积亏损之后,银行稳健理财产品也经历了赎回潮。江湖
在赎回潮的收益压力下,近期各大理财子公司纷纷发行了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老年理财理财率又理财产品,相比市值法计价的投资理财产品,前者收益率波动几乎消失,偏重出给投资者一种收益稳健的感觉,但从产品本身来看,摊余成本法的理财产品也不代表稳赚不亏。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还要多关心产品的资金投向和风险级别。
银行理财净值化元年出师不利
2022年是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元年,但是对银行理财可以说流年不利。一季度受到资本市场大幅下跌的影响,理财产品净值大幅回落,四季度债券市场大幅下跌,对银行理财又一轮打击。双重打击下,银行理财净值大面积亏损,也导致投资者大比例赎回。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以产品净值波动最大、客户流失速度最快的11月为例,部分股份制银行(口径包括母行和理财子公司)2022年11月理财余额数据显示,8家股份制银行当月理财余额合计跌了超过5000亿元。多位市场人士称,叠加六家大行的数据,全市场理财余额大概率下滑过万亿元。而目前银行理财的总体量大约是30万亿元左右。
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重现
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截至2022年6月,全市场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为9061.68 万人,占比99.08%,其中稳健型投资者占比最大,达到35.51%。在此背景下,净值波动小的理财产品更受投资者青睐。
晨报记者注意到,在赎回潮的压力下,近期各大理财子公司纷纷发行了摊余成本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兴银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理财子公司推出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的封闭式理财产品,并向投资者重点推荐。
比如某产品在宣传单页上表示“产品采用摊余成本法估值,净值曲线相对平滑,产品整体的抗波动能力大幅度提升”,吸引了部分投资者。
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2022年11月、12月封闭式产品发行量的环比增速分别达到34%和12%。
摊余成本法客户体验好
市值法和摊余成本法有什么区别?
摊余成本法是指,估值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商定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与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由于摊余成本法净值受到资产价格的影响较小,即使在债市震荡期间,也能保持平滑的收益率曲线,给予投资者良好的投资体验。
但摊余成本法也存在不透明、期限错配等特点,容易引发刚兑等问题,因此监管逐步加大了对摊余成本法的限制,市值法成为银行理财的主流。
在市值法下,理财产品的净值将随着底层资产的变化而波动,类似基金净值。因此去年11月债市的大幅回调给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带来巨大的负面冲击。
摊余成本法不代表只赚不亏
那么摊余成本法计价的理财产品就会稳赚不亏吗?
当然不是。首先,摊余成本法只是一种收益的计算方式,对理财产品是否会亏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能决定理财产品是否会亏的因素,是它的投资方向和策略。所以,并非只要采用了摊余成本法,银行理财就不会亏了。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还是可以减少亏损的现象,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对于大部分的银行理财来说,都以债券作为主要的投资对象。一只债券如果能在市场上交易,那么它的价格在到期之前就必然会有波动,既可以上涨又可以下跌。
而如果采用摊余成本法,只需要债券到期时的收益就行了,而债券到期的价格和利息都是固定的,到期之前的价格不管怎么波动,对到期的价格和利息都没影响,因此就算债券价格下跌,出现实际亏损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当然,极端情况下,如果理财产品持仓的债券出现暴雷,可能就会影响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率了,但这个只有产品到期的时候才会发现,大部分投资者感受不到。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刘志飞
(责任编辑:百科)
-
专访渣打银行全球研究部主管:明年上半年或是最糟糕的时期丨连线·环球经济学家罗伯森预期,如果美联储停止加息,美元见顶回落,新兴市场将实现强劲反弹。2022年全球经济和资产价格经历动荡,临近年底,全球经济 ...[详细]
-
截至2月底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2%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7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2.1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15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57%,较20 ...[详细]
-
金融反腐不停歇!卸任银行董事长11个月后,安徽这位老银行人被查!
3月18日,安徽省纪检监察网通报,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学民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券商中国记者查阅官网发现,目前,该集团官网已经没有任何关于吴学民的内容。去年4月份,时任徽商银行党委书 ...[详细]
-
以“首月0元”等为噱头的“套路保”,暗藏隐患的互联网投保页面,无法兑现的车险增值服务……这些保险销费套路,你是否遇到过?“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国际金融报》记者综合银保监会官网数据发现 ...[详细]
-
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周一11月21日)亚市尾盘,美元指数保持强势,该指数目前位于107.50附近,日内大涨逾50点。现货黄金维持跌势,目前交投在1745美元/盎司左右。知名财经资讯网站Econ ...[详细]
-
中新经纬3月21日电 董湘依)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均与此前持平。3月LPR不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Wind资讯 3月MLF加量不减价,市场转而关注月内是否会有“LPR降息”,而3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就在今日揭晓。// 市场静待3月 ...[详细]
-
招商银行王良:今年营收面临较大压力 对实现全年营收目标依然充满信心
3月21日消息,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今日召开。招商银行常务副行长王良在答问时表示,整体来看,今年的营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一方面是贷款利率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今年各家银行对存款的竞争更加激烈,存款的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昨日,主力2301合约盘中出现大幅拉升,午后涨幅进一步扩大,截至收盘,涨幅达2.34%,收报于4382元/500千克。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鸡蛋现货持续偏强,叠加2301合约一直处于贴 ...[详细]
-
沟通会变吐槽大会?景林资产年内回撤超20%,已公布1亿元自购
近日,据一则来自社交平台的消息,在顶级私募景林的产品持有人沟通会直播间,投资者“大吐苦水”。有投资人表示“不要把价投当成业绩不好的遮羞布,也不要天天把看长远挂在嘴上”、“客户持有几年都没有收益,景林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