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超期硕博”现象引关注:有研究生十几年未毕业
研究生“超长待校”十几年却始终无法顺利毕业,超期硕博高校掀起“清退潮”,高校甚至有的现象一次性清退逾百人……近年来,高校“超期硕博”现象时有发生,引关研究业由此带来的生年高校教学资源被挤占、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引发社会讨论。未毕
硕博“超长待校”,超期硕博成高校“拖油瓶”
2021年12月,高校江西财经大学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现象113名研究生作自动退学处理,其中超期最长的引关研究业一人为2004年入学的产业经济学博士生,超期11年。生年
这并非高校第一次因清退“超期硕博”引发社会关注。未毕2021年11月,超期硕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拟清退20名研究生,高校其中博士生14名。现象2020年,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近20所高校先后公布超过1300名拟退学研究生名单,这些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从8年至14年不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20年10月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养方案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
记者调查了解到,“超期硕博”现象正在挤占高校教学资源。一位名校毕业的博士生告诉记者,一流学科点的研究生导师通常每年招收2名博士、3名硕士,即使所有学生均正常毕业,在培养过程中也会出现1名导师同时辅导15名甚至更多学生的情况。在正常情况下,导师精力、实验室资源等也只是勉强够用。若有硕博“超长待机”,高校教学资源只会更加紧张。
中部地区某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需要每年为“超期硕博”办理延长学籍的手续,如果年年“心软”,办手续的学生越积越多,将不断增加学校管理成本。同时,多所高校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会根据研究生的毕业率来评定高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并在招生指标上进行相应调整。这样一来,高校也只能清退“超期硕博”。
坚守底线,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记者了解到,“宽进”学员“严出”难毕业,是“超期硕博”现象频发的重要诱因。过去,MBA、EMBA等专业未被纳入研究生统考范畴,这些专业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入学门槛普遍低于全日制研究生,而学费普遍高于甚至两倍于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易和收费高这两大特点,使得部分高校一度热衷于招收此类研究生。
中部某高校相关负责人说,某次学校一次性清退上百名超期研究生,其中超过一半来自MBA学院。这些学员大多为2016年MBA统考前、2017年EMBA统考前招录的在职研究生,超过了学校规定的“硕士生5年、博士生6年”的最高在校学习年限,属于“宽进”时期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些在职研究生往往因学术能力较弱、精力分配不足等因素,在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严出”大环境下难以顺利毕业。
一名曾就读MBA的学员表示,他们的精力主要被家庭、工作占用,毕业难度不小。但比起一纸学位证书,大家更在乎的是读研带来的人脉。
“学位是国家公信力的体现,坚决清退过度延期未毕业研究生,是高校应坚守的底线。”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说,从人才培养规律看,高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较为宽松,通常硕士生为4~6年、博士生为6~8年。如果研究生在此期限内无法达到预定培养要求,表明其缺少教学可塑性和相应的学习能力。
受访专家建议,不断提升研究生招生准入门槛,优化生源结构;强化过程管理,建立研究生教育的过程监测体系;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格局性、深层次变革。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娱乐)
-
网售处方药新规的靴子终于落地!9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涵盖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办法》将于202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业内人士认为, ...[详细]
-
通知强调,各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委员会)办公室要结合走访探视活动,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法律法规政策宣讲,指导村居)民委员会督促指导困境儿童监护人或受委托照料人认真履行监护主体责任或委托照料职 ...[详细]
-
今日起至1月7日,2023年春运高峰期火车票将迎来销售高峰,7日当天可买除夕当日火车票。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为期40天。根据今年春节的放假安排,1月21日星期六,除夕)至27 ...[详细]
-
“高质量发展”成为公募基金行业2022年的关键词。如何在做好本业的同时,加快推动自身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更好地服务行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成为每一家基金公司关注的重要课题。作为国有控股大型基金 ...[详细]
-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技术不仅仅体现在展台,也被应用于会场每个角落。9月1日,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上海世博中心银厅外,呈现出一幅巨大的艺术画作——智会世图。“智会世图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讯记者刘英潮)从市有关方面了解到,新年伊始,本市各区根据《天津市企业上市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5年)》,集中推出多项重磅举措,支持 ...[详细]
-
来源: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张守坤假业主、一房多卖、买到“凶宅”……近年来,二手房买卖市场出现了不少乱象,有关部门也加大了打击整治力度,有力净化了市场环境。但由于二手房买卖中间流程复杂、中介机构良莠不 ...[详细]
-
从汽车电子领域起家的均胜电子 如何凭借量产经验切入智能驾驶?
风头正盛的智能驾驶领域从来不缺新入局者。创办于2004年、在2021年才成立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的便是其中之一。公司自我定位为Tier1一级汽车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域控制器、传感器等硬件,以及智能驾驶 ...[详细]
-
中国民用航空局:推动北斗系统相关技术标准全部完成国际民航组织专家技术验证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 严曦梦)在11月22日下午举行的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上,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开局起步的第一个五 ...[详细]
-
美国12月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二个月萎缩,关键指标在去年创下2008年以来最大年降幅,有助于遏制物价压力。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供应管理学会ISM)制造业指标降至48.4,为2020年5月以来最低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