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年内第三次涨价:年末将现小规模涨价潮?
特斯拉降价,比亚涨价。迪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 10月24日,内第六连涨的次涨潮特斯拉率先打响全系降价第一枪。一个月后,价年比亚迪并未跟进降价,规模而是比亚官宣涨价。 11月23日,迪年比亚迪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内第说明》,宣布将对王朝、次涨潮海洋及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的价年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2000—6000元不等,规模2023年1月1日之前付定金签约的比亚客户不受此次调价影响。 对于此轮涨价原因,迪年比亚迪表示,内第一是受明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影响,二是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根据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系列政策及规划,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在此之后上牌的车辆国家将不再给予补贴(现有补贴额度:插电混合动力车4800元/辆、纯电动车12600元/辆)。同时,下半年以来,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一位比亚迪销售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此次全系都会涨价,但具体车型上涨多少要等厂家的通知,不过现在订车还是按照涨价之前的价格,付了定金签约的话年底前提不到车也不会受到影响。”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比亚迪提前一个多月宣布涨价,有利于比亚迪进一步积累手中订单,有利于明年年初涨价后销量的平稳过渡。 “目前在手订单仍有几十万辆,产能是主要瓶颈,要尽快扩大产能、保证交付,同时尽可能注重质的增长。”有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这已是比亚迪年内第三次宣布涨价。此前,比亚迪分别在今年1月21日和3月15日宣布对旗下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相关新能源车型进行调价,两次价格上调幅度分别为1000-7000元和3000-6000元不等。 不止是比亚迪,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今年多家车企已进行过两轮的价格调整,第一轮集中在今年2月,涨幅相对较小,涨价3000-5000元居多;第二次集中在5月,超20家车企跟进涨价,涨幅较大,终端售价提高车型超过40款。 不难发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持续贯穿其中。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锂盐需求超预期,锂离子电池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随之暴涨。据11月23日发布的数据,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报59万元/吨,去年1月初该原材料的报价为6.2万-6.7万元/吨左右,涨了近10倍。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也直接传导到了整车厂。“动力电池价格的不断上涨,让电池成本在一辆车中的占比超过40%甚至超过50%,电池成本上涨导致单车成本增加5000元到3.5万元,这些成本都要靠企业自身消化。”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已经远大于技术进步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向标,特斯拉和比亚迪的调价行为多会引起其他车企跟进。今年10月,特斯拉宣布Model 3部分车型和Model Y全系降价,降价幅度为1.4-3.7万元;11月8日,特斯拉又公布限时现车保险补贴方案,变相降价4000元-8000元。 特斯拉官宣降价后,目前仅有福特电马、奔驰等少数车企跟进,问界、小鹏等门店也推出不少优惠。 崔东树认为,目前虽然主流市场销售较好,但是新势力品牌的商超店正面临着商场客流下降的挑战,在销量方面大幅承压。这些品牌需要及时采取集客和促销措施,会推出小型优惠活动,但不会出现大范围的降价行为。 一问界销售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M5尾款可直降8000元,且有现车,之前外观和内饰颜色、20英寸轮毂等需要额外收钱的部分现在限时免费,优惠近2万元。 此外有消息显示,小鹏G3i、P5、P7尾款减免1.4万-2万元,针对展车以及特殊车型叠加有其他优惠。对此,小鹏汽车方面称,从整体优惠力度来看车型售价并没有大幅度调整。此前终端有“双十一”的促销政策,而最新政策则是将此促销转为尾款,车型优惠力度没有变化,甚至可能还会比政策调整前更贵。 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出进入倒计时,当业内仍在猜测谁将成为下一家降价的车企之际,比亚迪官宣涨价,成为近期首个宣布涨价的企业。 “今年年末不仅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新能源车降价潮,反而有可能出现一轮涨价潮。明年新能源国补即将退出,车企降价之后,若届时再提价,反而会处于被动位置,不利于销售的开展。”崔东树表示。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花旗:维持秦淮数据“买入”评级 降目标价至8.90美元
- 2022年财政收支来了!支出突破26万亿,减税退税力度空前!2023年继续加力提效
-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2022年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产品质量抽查情况:不合格率21%
- 郭明錤:可折叠iPad或明年问世,今年苹果可能不会发新品,出货至少下降10%
- 外资持续加码 彰显中国市场强“引力”
- 前瞻美联储利率决议:回归常规加息?终端利率或成焦点
- 亿都(国际控股):南通江海预计年度净利同比增加50%至55%
- 民生证券周君芝:2023年看好地产链和消费的投资机会
- FTX“债务窟窿”有多大?前50大债权人名单出炉:欠款超30亿美元
- 春节农村地区疫情形势如何?药品供应和防疫物资是否充足?
- “个位数增长就是退,双位数增长才是进”,古越龙山召开以实绩论英雄大会
- 人造肉需求下滑,消息称Impossible Foods拟裁员20%
- 中铝集团总会计师叶国华:建议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
- 收购易安财险进行中!比亚迪将进军保险业,新能源车企纷纷试水
- 外资净买入金额已达1400亿元 究竟谁在卖?A股的锅应该基金来背?
- 突发!拜登要对华为下狠手、全面切断?!北向资金疯狂扫货A股,天天100亿!内资懵了:外资到底多少钱?
- 潍柴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超54%天然气发动机
- 银行春招大幕拉开 金融科技人才受追捧
- 索尼宣布 PS5 供应增加,称持续两年多的短缺已结束
- 超700只公募基金年内收益率超10%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