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超350亿!珠海高新区新引进153个重点产业项目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 珠海报道 5月16日,总投资超重点珠海高新区产业发展大会举行。亿珠穗彩科技、海高清翰医疗、新区新引项目宏致电子、产业凯智通、总投资超重点盘古集团、亿珠科微半导体、海高云锦华彰等10个项目代表与珠海高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新区新引项目项目既涵盖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信创产业、总投资超重点人工智能与三大前沿产业,亿珠又包括了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海高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新区新引项目数字经济三大特色产业。产业
截至目前,珠海高新区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共计153个,投资总额约35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3个,投资总额约281亿元。
珠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适剑表示,高新区将重点谋划实施“八大工程”,包括深珠合作示范工程、新兴产业集聚工程、招大育强跃升工程、科技创新突破工程、工业净地倍增工程、园区树标提质工程、产城融合典范工程、营商环境重塑工程等,进一步做强产业链、做大产业集群、做优产业生态,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拟安排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
深圳凯智通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凯智通)是一家专业研发销售各类芯片/晶圆功能验证测试耗材、设备以及FPC/BTB检测微针模组的制造型企业,也是苹果手表主板测试关键部件2019-2022年全球唯一供应商。
“当前国内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凯智通迎来高速发展期,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我们计划建设一个全国运营、研发、生产总部。”凯智通总经理段超毅在见证到了园区火热开工的场景后,迅速将项目落地珠海高新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此次签约活动的一大特色在于,为签约企业提供一站式入驻产业载体。
此次大会上,高新区科技产业局与高新建投、华发高新就标准厂房建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政企联手建设规模化、低成本、配套好的标准工业厂房,打造一批优质产业载体,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据悉,到2023年底,珠海高新区计划新开工建设2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改扩建老旧低效厂房10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265.6亿元。
此外,珠海高新区还积极为产业筹措融资、产业扶持资金。例如,为8家银行和3家创投机构颁发“产业第一”科技金融战略合作单位证书;为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4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授牌。
2021年,珠海高新区共兑现了1.32亿元产业类扶持资金,今年拟安排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安排年度人才专项经费近3亿元,筹措1万套人才保障性住房,为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势蓄能。
同时,珠海高新区还将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梯度培育机制,年内引进培育2-3家30-50亿级龙头企业,新增80家以上规上企业,上市企业超20家,高企数量超6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550家,构建起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队。
根据规划,到2025年,珠海高新区上市企业超30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超1000家,市级以上人才超1200人,实现“四个倍增”。
深珠通道有望加强产业外溢承载
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实施深珠合作示范工程方面,珠海高新区提出,做足做好深珠合作这篇大文章,全面对标对表深圳南山区,积极推进珠海高新—深圳南山的创新要素深度对接、创新平台深度联动、创新攻关深度协同,引进一批具有造血强链功能的“链主”企业,推动深珠合作由完善产业链向共建产业生态圈升级。同时,积极对接深中通道至珠海连接线、深珠城际铁路(伶仃洋通道),全力确保2024年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
据了解,深珠通道是连接深圳与珠海的一条跨海大桥,该通道承担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两种功能。当前,深圳与珠海直线距离不到50公里,但驾车需要两小时甚至更多,深珠通道建成后不仅能实现30分钟快速从深圳前海到珠海高新区,还能满足珠江东西岸日益增长的客货运需求。
中国城市研究专家、智谷趋势首席研究员黄汉城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性趋势下,横跨珠江两岸的交通要道越来越多,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珠海的区位条件得到了巨大改观,从传统交通末梢变成了区域级交通枢纽,这有利于珠海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推动各项产业发展。
“未来在湾区,资源从一线城市流向二三线城市的趋势会不断加快,实现更合理的资源配置。”黄汉城表示,等到深珠通道落地,珠海将成为全国唯一同时陆路接壤香港、深圳、澳门的城市,形成半小时生活圈,这是其他地方都没有的地域优势,有利于珠海承载深圳的产业转移,以及接受香港的高端服务业辐射。
据了解,珠海高新区计划全力引进一批具有造血强链功能的龙头企业和产业关键环节头部企业,力争年内引进优质项目330个,其中投资百亿级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90个。
此外,珠海高新区还将前瞻建设未来科技城,打造未来产业超级孵化器和应用试验场;系统建设交通枢纽城,打造15分钟上高速、1小时通达大湾区的珠海北综合交通枢纽。
(作者: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彭敏静 编辑:李振)
(责任编辑:休闲)
-
来源:北京商报为实现百亿销售目标,太太乐打起了酱油等调味品的主意。11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近日,雀巢大中华大区烹调食品业务负责人、太太乐首席执行官曹辉表示,为冲击“2023年达到一百亿元”的销 ...[详细]
-
财联社11月4日讯编辑 周子意)美联储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全球经济处于动荡局面,再加上今年以来的地缘政治动荡,全球“去美元化”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为应对持续飙升的通胀,美联储11月已经连续了第四次加息 ...[详细]
-
财联社11月4日电,国家邮政局局长赵冲久赴中国快递协会调研。赵冲久要求,中国快递协会要全力以赴做好旺季服务保障工作。今后工作中,要毫不放松推进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工作;要积极探索有效路径,使行业在构建新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北京市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政策顺利实施,促进新能源车消费增长效果明显。自今年7月1日开始受理车主补贴申请,至10月31日,汽车置换补贴平台已收到9312辆汽车的补贴申请,预计补贴金额74 ...[详细]
-
国家能源局:前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1760亿千瓦时 同比增3.8%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11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10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17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94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时娜)经过四年发展,鸿蒙生态蓬勃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在11月4日下午开幕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宣布,将围绕五大场 ...[详细]
-
力帆科技:10月销售新能源汽车4092辆,同比增长682.41%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来源:走出去智库文/ 魏建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从第一家德资企业1993年落户江苏太仓,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太仓现有德国企业400多家,大部分为德国的中小企业,产业多数为机械制造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已成为金融机构新的“课题”。11月22日,在2022年论坛“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 ...[详细]
-
基本面玉米方面,东北部分地区新粮已陆续上市,市场潮粮供应缓慢增加,逐渐处于充足宽松状态,贸易商观望情绪偏重,华北地区持粮主体出货意愿有所松动。根据钢联数据显示,截止11月2日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20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