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飞想着陆
文/王欣 编辑/马吉英 奈飞的奈飞巅峰时刻,似乎调整得有点快。奈飞 去年,奈飞是奈飞奈飞上市的第19年,奈飞在这一年的奈飞全球付费订阅用户数突破2.2亿,营收高达300亿美元。奈飞截至年底,奈飞奈飞股价迎来高点,奈飞达到700.99元/股。奈飞 一年不到,奈飞奈飞就迎来转折。奈飞 今年前两个季度,奈飞奈飞因为用户流失、奈飞裁员等负面消息缠身,奈飞公司市值蒸发两千多亿美元。奈飞最新数据统计,奈飞的股价相较一年之前跌了55%。 种种迹象表明,2022年成为奈飞的转折大年。这家被视为“业内标杆”的公司正走下神坛,与国内长视频平台站到同一阵营中,走上了“流媒体+广告”的路线。 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向《中国企业家》表示:“奈飞近几年的用户增长达到天花板后,发展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是一定的,譬如游戏、广告业务。” “当发现新的商机来临后,就会加大赌注,全力投入。”这是奈飞创始人、CEO哈斯廷斯最喜欢的方式。 推翻人设,做起广告 “感谢上天,我们终于摆脱了季度下滑,回到了正向发展的轨道上。”哈斯廷斯在三季度财报会议上讲道。这场会议总时长42分钟,一大亮点就是,高管回答“广告收入”相关问题就花了将近15分钟。 根据奈飞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奈飞营收实现79.26亿美元,同比增长5.9%,高于市场预期的78.5亿美元;净利润为13.98亿美元,同比下滑3.5%,高于市场预期;全球净增用户241万人,同样高于市场预期。财报发布后,10月19日,奈飞美股盘前大涨13%。 针对三季报订阅用户数增长,奈飞强调,此次的订阅用户增长离不开三季度强劲的内容。报告期内,奈飞推出了《怪奇物语 4》《怪物:杰夫瑞达莫》等优质剧集,其中《怪奇物语 4》创造了13.5亿小时的播放量。 就在奈飞发布三季报之前,公司刚经历了一段“水逆期”。2022年第一季度,奈飞首次遭遇订阅用户流失,共减少约20万订阅用户,股价暴跌35%;二季度则更为严重,流失了97万订阅用户。 奈飞也在第二季度致投资者信中表示:“提高营收、增加会员数量,是公司目前的最大挑战。” 奈飞曾试图通过提价策略逆转局面,但结果并不理想。 2014年,奈飞首次进行提价,规定相关基础套餐由7.99美元升至9.99美元,老用户于2016年5月开始支付新价格。但在2016年二季度,受2014年基础套餐提价“非祖父条款”到期影响,公司流媒体新增用户创下两年来最低数值,并使公司盘后股价大跌16%。 因此对奈飞来说,通过提价来增加营收和会员数量,并不现实。据《纽约时报》日前报道,奈飞方面已告知内部员工,公司正计划推出带有广告的低价订阅服务,同时遏制共享账号的行为。 在今年3月上旬的一场会议中,摩根士丹利一位研究主管对奈飞首席财务官Spencer Neumann指出,“我不得不询问你有关广告的问题,否则我不能活着离开这里。”而在当时,在被问到奈飞是否会改变一直坚守无广告的长期立场时,Spencer Neumann表示,“不要说永远不会发生。” 奈飞此计划落实时间之早,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近日,奈飞宣布了广告订阅服务的正式实行日期。从11月1日开始,该套餐将事先在加拿大和墨西哥推出,随后于11月3日将会在澳大利亚、巴西、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英国和美国相继推出。 据悉,此次带广告的订阅服务,每月收费6.99美元,价格上比目前最低套餐便宜3美元。套餐将包括平均每小时4到5分钟的广告,并且用户将无法下载离线观看的内容。每条广告长度为15或30秒,穿插在播放内容前和播放期间,奈飞将对广告内容进行筛选。 目前该功能还未上线,但奈飞却已经遭到广告商们的吐槽。一名看过该公司演示的买家表示,该公司要求的CPM(千人成本)超过60美元,而竞争对手HBO Max和NBC环球的流媒体平台Peacock都下调了价格,都还不到50美元。另外,奈飞还要求每个广告客户支付2000美元承诺金。 还有买家表示,奈飞过去经营方式没有广告,首次推出广告模式,却对广告商挑选异常苛刻。譬如“只接受大品牌、听取他们自己的方式投放广告”,这不是在卖服务,这是在提要求。 不过,奈飞高管推测,带广告的低价订阅计划将帮助奈飞减少用户流失,不过减少用户流失的核心方法,仍然是通过作品“取悦用户”。同时公司预计今年的内容支出为170亿美元。 挖掘存量价值 现在,奈飞不仅要找到更多潜在用户,也要做好现存两亿多付费客户的“功课”。 目前,奈飞的触角达到全球190多个地区,大概有2.23亿付费会员,但是目前,亚太仍是公司用户增长的重点地区。根据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奈飞在亚太地区新增用户数为143万,约占新增用户总量的59%;其次是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新增用户数57万;接着是拉美市场,新增31万;最后是北美市场,新增10万。 去年9月,奈飞出品韩剧《鱿鱼游戏》,其热度席卷全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霸榜数周,给奈飞去年三季度带来438万个新增订阅用户的成绩。目前,韩国地区在金敏英(奈飞亚太区内容总监)带领下,依然是奈飞不可或缺的内容投资市场。今年,奈飞计划继续发行25部韩国影视剧,包括电影、网剧以及综艺真人秀节目等。 但口碑爆款产品的制作可遇而不可求。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年《纸牌屋》炙手可热,随后奈飞耗费9000万美元巨资制作东方史诗原创剧《马可·波罗》,试图复制《纸牌屋》的成功。但这部剧最后遭遇市场滑铁卢。 在张毅看来,《鱿鱼游戏》的爆红只是短期内拉动了亚太地区的用户增长,一部剧带来的用户增长及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最终还是要靠更多爆款作品拉长周期。 奈飞也在三季度财报中提到:“我们的竞争对手正在进行大量投资,以推动订阅者的参与度,但建立大型、成功的流媒体业务很难。” 奈飞的竞争对手包括Disney+、Discovery的HBO等,它们几十年的内容经验积累和资金储备,以及手上的IP资源,构成了其巩固市场地位的护城河。 奈飞试图找到新的商机——深耕IP去挖掘更多的商业价值,将游戏作为影视衍生产品,形成更多元的付费体系,发展“影游联动”作为业绩增长的破局点。 实际上,从2021年7月起,奈飞就有意探索游戏领域,并陆续开始有所动作。今年9月26日,奈飞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设了一家游戏开发工作室,这是其自建的第一个工作室。在此之前,奈飞也已经陆续收购了3家游戏工作室。目前,奈飞共有35款游戏,计划今年年底上线游戏数量会达到50款。 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向《中国企业家》表示:“奈飞虽然一开始未必会靠游戏盈利,但如果培养起用户在平台的使用习惯,平台可以做圈层,再去附加视频、音乐等服务,更容易做大平台商业生态。” 在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enjamin Swinburne看来,考虑到视频游戏的潜力,奈飞将有望抓住下一个2000亿美元的全球消费市场机会。 在全球拥有两亿多用户的奈飞,除了深耕长视频内容赛道之外,能否打开游戏等内容赛道想象空间? 张毅表示:“流媒体市场从来不缺竞争者,奈飞的用户可能也是Disney+的用户,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不高。内容永远是抓住用户的最好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奈飞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Disney+,也不是Discovery的HBO,而是自己。” 奈飞寻求下一个黄金十年 今年8月29日,是奈飞成立25周年。经过25年的发展,奈飞从一家邮寄出租DVD的小公司发展成全球领先的流媒体公司。 在过去25年里,奈飞主要经历了四个备受质疑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从最初邮政递送DVD,到转型做流媒体。当时百事达回拒了里德·哈斯廷斯要价5000万美元收购奈飞的请求; 阶段二:从网络播放旧内容到通过外部制片公司创作新内容,譬如2013年火爆全球的《纸牌屋》; 阶段三:从外部授权到创建自己的制片公司,制作出大量获奖电影和电视节目,如《怪奇物语》、《纸钞屋》等; 阶段四:从美国到世界各地,成为一家业务遍及190个国家的全球性娱乐巨头公司; “近几年来,面对流媒体激烈竞争,奈飞向市场证明了几大核心竞争力,”腾讯影业前副总经理申少峰向《中国企业家》表示。“第一大竞争力是从最早DVD租赁到电影制作的生意模式,能做到盈利、市值比国内公司要高,本身是能量守恒原则下的价值溢出的表现;第二是奈飞持续深耕运营以及内容营销,通过其cinematch推荐算法不断创新能力;第三是公司背后技术、资本和文化的系统整合,CEO先进的认知水平。” 奈飞过去四次的成功转型,正与创始人息息相关。 哈斯廷斯一直非常重视企业的创新精神,广为流传的《奈飞文化手册》正是他所作,这本书以“自由与责任”闻名,也是这家公司文化成果的象征。 2018年,在Hired.com(一家科技人才市场网站)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奈飞被评为公司职员最想去工作的公司,击败了谷歌、特斯拉和苹果,成为深受员工们追捧的企业。 眼下,奈飞是否能再创辉煌,是个未知数。但在以往25年里,每当奈飞第一增长曲线达到顶峰时,哈斯廷斯总能预判企业危机,及时做出调整,推出第二增长曲线等创新策略。 《创新者的窘境》中有一段话:那些管理良好,追求技术创新的管理者,并没有因为市场变化和技术变革,使企业丧失市场份额。 对于哈斯廷斯来说,他能带领奈飞延续以往的成功吗?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干旱来临时
- 微软IE浏览器将于6月16日正式退役
- 13人被查,6人被处分……
- 成都:近郊区住房不再纳入中心城区购房时家庭总套数
- 明年货币危机将爆发在欧洲?野村:这三个国家“危险”
- 调查失业率超控制水平,专家建议给中小商户、灵活就业者发钱
- 捷尼赛思任命原宝马中国高管为销售副总裁,一季度在华销量不到300辆
- 特斯拉又召回!涉十万余辆Model 3和Model Y
- “连花清温们” 盯上了连花清瘟
- 如何看待4月数据下滑?国家统计局:5月经济有望回暖
- 5月16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丰城市委原书记杨玉平复出后被查,曾因丰城发电厂事故遭撤职
- 光伏硅料厂商成上半年赢家 垂直一体化发展格局难逆转
-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78.26亿元 沪股通净卖出27.98亿元
- 消费者在士力架中吃出玻璃片,玛氏宣布在日本召回301万件产品
- 瑞典左翼党领导人:加入北约“是条错误道路”
- 国常会再提“降准”:为什么,何时降,降多少?
- 十一部门启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
- 北京一男子居家隔离期间翻墙外出到公园遛弯被拘
- 房贷利率下限降至4.4%,能提升购房意愿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