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专项债拟发规模近万亿 “早发快用”引领基建投资
炒股就看,早发快用权威,首季专业,专项债拟及时,发规全面,模近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引领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2023年初,基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延续“早发快用”节奏,投资专项债“开闸”日期再度前置。早发快用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首季截至1月11日,专项债拟一季度各地拟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已超1.1万亿元,发规其中,模近拟发行的引领新增专项债规模已达9775.431亿元。
接受记者采访的基建专家指出,基建投资仍将是上半年稳经济主要抓手,可为年初经济开好局提供有力支持。当前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延续靠前发力节奏,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或超去年同期水平,基建投资的资金端和项目端皆有保障,预计年初基建投资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一季度专项债密集发行
新年伊始,专项债发行工作更加积极,专项债“开闸”日期进一步前置。据中国债券信息网,山东青岛市财政局在1月6日完成对2023年青岛市政府一般债券(一期)、专项债券(一期至十期)的招标,其中一般债券规模为41亿元,专项债券规模为171.6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1日,已有13个省市公布了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另有江西、河南、黑龙江、广东、青岛披露了1月份或2023年首批新增地方债发行计划。目前,一季度各地拟发行新增地方债规模达11685.734亿元,其中,拟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规模为9775.431亿元。
从新年伊始的发行工作看,今年专项债延续去年靠前发力的节奏。回顾2022年一季度,专项债自1月13日“开闸”后密集发行,并在当季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12980亿元。在重大项目批量开工和专项债靠前发力的支持下,2022年一季度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达8.5%。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记者表示,今年财政前置发力已现端倪。结合专项债提前批额度的下达以及各地披露的发行计划看,今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发行规模预计达1.5万亿元。
对于今年的专项债发行工作,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已明确表态,2023年将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去年财政部明确将新基建、新能源项目纳入专项债券重点支持范围。伍超明认为,今年新增专项债资金在继续支持具有一定收益的传统基建补短板领域的同时,还将重点聚焦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领域。
“专项债引领”
将成基建发展第一步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3年重点任务。目前来看,年初支撑基建投资的资金与项目都有保障。各地不仅积极开展专项债发行工作,还在推动重大项目密集开工。据证券时报记者此前统计,仅在新年首个工作周,各地宣布一季度集中开工的项目总投资额就已超过1.6万亿元。
在伍超明看来,一季度基建投资将延续高增长态势。前期大量新开工项目的持续推进将为基建投资提供项目保障。一季度基建投资资金来源也较为充足,除了2023年新增专项债资金,去年已投放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还将继续发挥对信贷等配套资金的撬动作用。
财政部PPP专家库专家、360政企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对记者表示,“专项债引领”无疑将成为2023年基建发展的第一步,而后,协调既有项目存量转化,加速引进外资或将是地方政府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全面落实的增量手段。后续还可考虑继续追加专项债结存限额的下放,以及政策性、开发性资金的支持。
除了加大资金投放,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样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表示,在实际工作中,专项债资金“钱等项目”的问题依然突出,地方政府资金可用作专项债项目资本金的来源和数量都不足。“今年专项债不仅要加力,还要提效。”
冯俏彬建议,加快专项债使用进度,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针对专项债项目资本金问题,可考虑加快下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项目资本金搭桥,或是增加预算内投资,扩大项目资金来源等措施。
(责任编辑:综合)
-
澎湃新闻记者 廖艳时隔九个多月,11月22日下午,江歌母亲江秋莲诉刘鑫现名刘某曦)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纠纷一案,将在山东青岛市中级法院二审第二次开庭。澎湃新闻注意到,11月20日,刘鑫接受了两家媒体 ...[详细]
-
近期10Y-2Y美债期限利差释放美国“衰退”信号,10Y-利差则暗示经济无忧。真相如何?且听分解。一问:美债期限利差倒挂,指向衰退?不同指标背离,反映市场分歧严重近期,伴随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且加息50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泽平宏观做投资、做企业、做事有没有捷径?如果有的话,就是掌握规律,按照规律办事。近年有些朋友建议我总结一下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方便大家 ...[详细]
-
3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运营值守工作岗上,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工作,以确保市场平稳运行 。 上海证券交易所供图)3月27日深夜,一位资管公司系统支持部门的产品经理从上海浦西家中匆忙打包被子等简单生活 ...[详细]
-
当地时间11月22日,欧盟委员会针对比利时提交的2023年度财政预算草案给出评估意见,认为比利时财政支出增长过快,并且针对能源危机的补贴政策不够充分和有效。欧盟认为,比利时能源支持政策未能充分关注真正 ...[详细]
-
环球医疗发布2021年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8.35亿元同比增长11.4%
02666)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收入99.1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3%;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18.35亿元,同比增长11.4%;每股基本盈利0.99元,拟派 ...[详细]
-
小鹏汽车回应车辆起火:涉事车型为2019款G3 配合进行调查
新浪科技讯 3月29日上午消息,针对网传的小鹏汽车G3着火一事,小鹏汽车回应称,3月28日晚,何先生的2019款小鹏G3在深圳市龙华区某小区发生火情,未有人员受伤。目前消防部门已完成现场的处置。小鹏汽 ...[详细]
-
新华社里斯本3月28日电陈柏乔)葡萄牙男足队长克·罗纳尔多C罗)28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球队能够在29日主场对阵北马其顿的附加赛决赛中取得胜利,从而晋级卡塔尔世界杯的决赛圈。“葡萄牙队是一支顶 ...[详细]
-
到2030年,力争5000亿产值!上海“1+4+5+6”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
来源:国际金融报11月23日,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解读近期发布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王莹摄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介绍,《行动方案 ...[详细]
-
23只基金、理财产品等集体“踩雷”导致净值下跌 如何应对“踩雷”风险?
2月底以来,龙光控股等优质民营房企出风险把不少基金、个别银行理财产品也拖入“泥潭”。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以披露的截至2021年年末的数据统计,“踩雷”龙光债券的资管产品达23只,导致部分资管产品净值下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