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西医结合,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 旭 1月9日,坚持降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西重症介绍第十版诊疗方案有关情况。医结愈率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合提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发布会上表示,高治当前,率和率医疗救治是病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务之急,做好诊疗关口前移和重症患者救治是坚持降低重要着力点。 “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重症发挥中医药作用,医结愈率严格按照第十版诊疗方案,合提科学、高治规范开展诊疗工作,率和率提高治愈率,病亡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坚持降低”米锋强调。 小分子药物作为治疗方法被写进第十版诊疗方案,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提问:“在抗病毒救治中,小分子药物主要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抗病毒治疗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十版诊疗方案中抗病毒治疗包括了口服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有三个药物推荐,另外,康复期血浆和新冠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都是抗病毒治疗的药物。 小分子药物5天内用最好 王贵强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相关部门一直在探索治疗的方法,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药来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仍然强调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早期抗病毒治疗、早期氧疗、免疫治疗、抗凝治疗等。 “抗病毒治疗是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十版诊疗方案中抗病毒治疗包括了口服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有三个药物推荐。”王贵强介绍,小分子口服抗病毒药通过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来清除或抑制病毒,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最终降低住院和死亡的风险。它的特点是口服,比较方便,在医院里可以用,在社区、诊所、门诊也可以使用。 “但是,我们强调小分子口服抗病毒药,一个是早期使用,越早越好,一般在5天之内使用最好,5天之外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再一个是对重症高风险人群使用,就是我们提到的老年人、有基础病的、没有打疫苗的等,这些重症高风险人群优先使用,可以降低重症风险。”王贵强表示。 他同时指出,一般人群感染后使用价值并不大。因为药物有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所以强调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综合来看,抗病毒口服小分子药的使用能够帮助病人降低重症和住院的风险,甚至降低死亡风险,但是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王贵强表示。 治新冠重症强调呼吸支持 第十版诊疗方案中,对于临床救治作出了许多调整。 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新版诊疗方案强化关口前移,对轻症病例也要早期介入,特别是对于一些高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更要加强关口前移措施的应用,加强对症和支持治疗,防止轻症转为重症。 与此同时,新版诊疗方案进一步规范重症患者的诊疗,进一步完善了相关预警指标,通过对预警指标的把握,能够及早对重症患者实施及时的救治措施。对于重症患者的氧疗、俯卧位通气等措施都进行了进一步强化。 她强调,第十版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特别是注重发挥中医药在临床救治当中的独特作用。 此外,新版诊疗方案强化了新冠病毒感染与基础性疾病共治的理念,因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老年人,往往合并一些基础病,同时新冠病毒感染也会加重基础性疾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强化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更要对基础性疾病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通过多学科会诊,促进患者全面恢复健康。 “保健康,防重症”是我国目前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第十版诊疗方案针对重症的治疗也提出相关要求。 王贵强介绍,针对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导致的重症,新版诊疗方案强调呼吸支持,包括早期的氧疗、俯卧位、气道管理等。 “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有一个基本定义,第一是临床症状加重,第二是静息状态下氧饱和度小于等于93%,或者氧合指数小于300,并且低氧血症以及严重的低氧血症用其他的肺部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不能解释的,我们把这个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病例。” 王贵强表示,重症病例的治疗,刚才提到了主要是呼吸支持治疗,当然也重视其他的非呼吸衰竭导致的重症病例,包括基础病的综合救治。所以强调对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重症以呼吸支持为主,其他重症通过多学科合作的模式,针对基础病,包括肺炎、基础病、多脏器功能衰竭进行脏器支持,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在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老年人、有基础病的、没有打疫苗的,这些人群常常由于基础病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所以针对基础病的综合干预、诊疗也是非常重要的。”王贵强强调。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图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服贸会新观】不“服”不行!“十岁”服贸会,又又又上新
- 安科生物2022年 净利润预增超2倍
- 钢铁业强化资源安全保障 加快国内铁矿项目建设
- 监管新规下车险保费最高可降23%?专家:不会盲目降价 驾驶习惯良好车主保费会降
- 北约秘书长:支持乌克兰“有代价”,但要“携手坚持下去”
- 新发产品募集升温 银行理财规模有望“回血”
- 小摩预计美国12月通胀数据将低于预期 帮助美股延续熊市反弹
- 支持政策陆续出台 助推内地外贸企业“组团”赴港参展抢单
- 违规推介第三方指导客户交易 华安期货一员工收警示函
- 恒指涨超40%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60% 谁主导了港股这一轮强劲反弹
- 打新股民懵了,12只新股上市为何全破发了?原因是啥?
- 发生了什么?中国前首富汉能创始人李河君被警方带走,或牵涉锦州银行
- “双碳”背景下智能汽车如何加速发展 2022汽车资本论坛传递权威声音
- 春节旅游国内先回暖,出境游仍在“囤货期”
- 披着露营外衣的渡远户外:存货增长,产能利用率下滑
- 退市和爆款同框!这只港股主题基金净值转正就清盘,规模缩水超九成倒在黎明前
- 25年来首次全面修订 票据新规助力中小微融资
- 飞宇科技终止创业板IPO
- 天合光能组件出货量高增全年预盈超34亿 抢抓机遇布局资产三年增500亿
- 123家公司2022年业绩预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