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指引定方向!时值世界环境日,绿色保险如何再出发?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离不开绿色保险的绿色绿色支持。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金融界环境日《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指出,保险机构积极开展绿色保险和资金运用,指引值世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定方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6月5日,保险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何再绿色保险这一风险屏障正拔地而起,绿色绿色为绿色能源、金融界环境日气候治理等领域提供了保障和服务。指引值世 不过,定方业内人士指出,保险绿色保险大部分险种渗透率不高,何再新推出的绿色绿色绿色保险产品集中在几家头部险企。6月5日,金融界环境日时值第51个世界环境日,指引值世接下来,绿色保险如何再出发? 险种推陈出新,提供保额达万亿级别 绿色保险的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发展。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当前,绿色保险主要是指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方面提供的市场化保险风险管理服务和保险资金支持。 自2007年起试点环境责任保险后,环责险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绿色保险。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最新数据显示,国寿财险沿黄河流域9家分公司推进环责险落地,目前已承保企业1400余家,承担风险保障超45亿元。2021年,太平财险为全社会提供环责险、巨灾保险、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信贷等保险保障超3081亿元。 “有效运用环责险这一保险工具,对于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污染事故发生,迅速应对污染事故,及时补偿、有效保护受害者权益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杨泽云表示。 除了环责险外,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如雨后春笋,相继落地。在绿色资源和农业保障方面,气象指数保险覆盖24个省市自治区,2021年应对重大自然灾害58次,累计理赔19.8亿元。在绿色产业保障方面,太平财险为国电投、华电、国能投等客户的十余个“大国重器”海上风电建设及运营项目提供风险保障。 在绿色交通保障方面,阳光财险为地铁项目组建风勘专家团队提供全流程的风控服务,对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并为项目提供快速理赔服务通道。随着新能源专属车险条款落地,大家财险新能源专属保险产品扩展了电池等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障内容。在服务低碳经济方面,在福建南平落地全国首单林业碳汇价格保险,探索出“林业碳汇+林业保险”的绿色金融新模式。 目前环责险等绿色保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保协数据显示,2018-2020年,保险业累计提供绿色保险保额45.03万亿元,支付赔款533.77亿元。其中,2020年绿色保险保额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4.9%。 显然,绿色保险在促进低碳转型、提供风险保障方面发挥着独特杠杆作用。杨泽云表示,首先,绿色保险可以发挥“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保障、风险投资”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助力“双碳”目标达成。其次,绿色保险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市场各参与主体实现相关风险保障的重要工具。最后,具体到不同行业,绿色保险可以在服务能源结构调整、护航绿色交通发展、助力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利于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提升应对巨灾及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生态碳汇能力、参与环境风险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覆盖深度不足,标准化发展提上日程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此外,“双碳”目标的达成也成为各行各业努力的方向。对于保险业参与其中的必要性,杨泽云认为,保险业可以结合行业自身特点,为中国“双碳”目标的达成作出行业贡献。 不过,绿色保险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考验。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的《保险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二:低碳时代的绿色保险产品》显示,近年来,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成果已经初步显现,但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产品供给、保障覆盖广度与深度、风险数据积累、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 杨泽云也表示,绿色保险发展的挑战在于绿色保险的概念和界定仍不清晰,绿色保险产品没有体现出与非绿色保险产品的区别,缺乏专业性,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的绿色保险备受顶层设计重视。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发展绿色保险,发挥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作用,推动再制造产业的更好发展。2022年5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提出,探索绿色保险统计、保险资金绿色运用、绿色保险业务评价等标准建设,更好推动完善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对于绿色保险更好地服务“绿水青山”,助力建成“美丽中国”,杨泽云认为,一是要制定绿色保险评价标准。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险机构积极拓展绿色保险业务、不断加强对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助力“双碳”目标的早日达成至关重要。二是要考虑设立绿色保险专业组织。探索在绿色产业聚集地设立专门的绿色保险分支机构等绿色保险专业经营机构,在客户准入、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理赔管理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经营。有条件的机构可以设立绿色保险创新实验室、绿色保险创新中心等特色机构,集中资源专门负责绿色保险的研发和推广,从而提升绿色保险服务专业化水平。(保险秘闻)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国务院成立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11·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
- 高盛:重申中银香港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43.8港元
- 累计跟进300个纾困项目,信达地产前三季营收119亿
- 全国公安机关自11月1日起启用智能签注设备受理内地居民赴澳门旅游签注申请
- 口碑榜大检阅来临!公众投票今日火热开启
- 基金投资,到底该追逐风格还是均衡配置?
- 中国品牌热销海外 海外商品走进中国“丝路电商”打开双向通道
- 完成收购Twitter 马斯克的麻烦刚开始
- 深圳信诚等独立代销机构频遭“解约” 基金销售行业洗牌加剧
- “中国女首富”辞职,股价大跌40%!最新发声来了
- 2022年度汽车行业CEO榜单: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位居榜首
- 金融服务质效提升,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光大银行前三季度经营表现稳中向好
- 金融科技平台二季度业绩普遍下滑,小微业务成大方向
- 香港秋拍显示亚洲拍卖市场持续增长,女性艺术家屡创新高
- 外交部:美澳有关合作加剧地区局势紧张
- 专家:中国要鼓励荷兰、日本、韩国加入……
-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深化金融科技应用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 龙湖集团新任董事会主席陈序平:地产开发业务要关注经营性现金流、保障回款率
- 龙湖集团跌势持续收窄,此前一度跌40%,目前跌幅不足20%
- 澳门旅游局:积极配合内地赴澳智能签注迎客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