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瑞信王君正离任,基金未发就\
在公募基金行业,瑞信任基“基金经理离任”现象虽屡见不鲜,王君但在基金还没发行或刚成立就“闪人”的正离行为,还真不多见。瑞信任基这一幕,王君近日就发生在了一家大型基金身上。正离而在此前,瑞信任基还有华安基金、王君格林基金、正离东吴基金、瑞信任基华润元大基金等公募有过类似操作。王君
相关研究指出,正离基金经理离任对基金的瑞信任基规模和业绩均会带来一定影响。在这背后,王君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正离基民等市场主体对基金经理随意“闪人”行为也颇有异议。
多家公募发生类似现象
根据工银瑞信基金10月12日公告,工银瑞信恒嘉混合基金聘任林念为拟任基金经理,王君正不再担任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需要指出的是,当时该产品是一只尚未发行的新基金,原定募集期为8月15日至8月29日,初始拟任基金经理王君正,后调整为10月17日至11月29日。
之所以在发行之前更换基金经理,是因为初始拟任基金经理王君正,已于9月底离职。根据该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王君正于2011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任研究部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金融地产研究团队负责人、基金经理。今年9月23日,王君正因个人原因辞职。新聘的拟任基金经理林念,于2014年加入工银瑞信基金,现任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牵头工作)、投资副总监、基金经理。
实际上,基金经理在产品发行或成立前后就离职的情况,并不止上述一只基金。
华安品质甄选混合基金成立于2022年7月20日,首募规模12.36亿元,由基金经理张亮管理。7月21日,华安基金为该基金增聘了新任基金经理刘畅畅,为2022年8月5日张亮的离任铺平了道路。截至目前,该基金由刘畅畅单独管理。
另外,东证融汇添添益中短债基成立于2022年2月10日,基金经理为应洁茜和石睿柯,出来之后的第二天(2月11日),石睿柯就因个人原因离任。早在2020年6月11日,格林基金旗下的格林泓远纯债基金成立。次日的6月12日,格林基金就发布了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基金经理宋东旭因个人原因离任,该基金由新聘的基金经理张晓圆接替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新基金成立后一个月内基金经理卸任的现象,还在东吴基金、华润元大基金等公募发生过。
引发市场热议
从过往情况来看,基金经理离任一般发生在管理产品一段时间后。特别是某些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百亿”热门基金,基金经理变更后是否会对老基金的运作带来影响,成为了市场关注焦点,“基金经理卸任新基金”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工银瑞信基金近日表示,上述事项己按规定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相关手续,基金经理离职属正常现象,新基金尚未发行,对投资者没有任何影响。
某市场投资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基金本身属于高度同质化的金融产品,无论从基金公司发行还是从基民买基金角度,管理产品的基金经理,才是主要的考量因素。一方面,新基金在发行之前,还有着申报、获批、定渠道等多个环节,基金经理人选也是经过严谨程序才确定下来的;另一方面,当基金进入发行阶段后,基金经理则往往成为最大的营销卖点,基民也往往会“慕名而来”。如果短时间内(尤其是基金即将发售或刚成立)就更换基金经理,难免会给市场带来“太突然”“有点随意”的印象。
“我是比较在意的。”深圳基民李先生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如果他持有的基金发生经理变更,他会直接打电话咨询基金公司,然后会了解新任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否会有很大差异。“基金的投资体验,主要是基金经理带来的。基金经理变更后,我并不确定他带来的投资体验是否会有很大变化。出于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我很可能会赎回一部分基金,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再决定下一步操作。”但也有基民对券商中国记者说道,他买基金更关注基金本身的投资定位,无论是哪位基金经理管理,只要基金投资不违背合同约定,就是可以接受的。
离任会影响基金规模和业绩吗?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245名基金经理离任,与去年同期的离任人数(260名)较为接近,2018-2020年同期的离任人数,分别为184名、145名和205名。
中泰资管基金业务部总经理姜诚认为,从基金经理角度看,换一家公司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二是社会价值最大化。姜诚以“公奔私”举例说到,私募是利润率更高的业务,个人收入可能更高。但业绩未必会比管理公募时更好,奔私未必提升社会价值,但可能提高个人价值。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近期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基金管理人运营管理、绩效考核压力、职业规划调整等因素,基金经理变动成为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
具体来看,从规模变动情况来看,偏股型基金相较于偏债型基金受基金经理变动的影响更为敏感,部分偏股型基金甚至一度出现了300亿元-400亿元规模变动的极值情况。收益率影响方面,偏股型基金收益率整体受基金经理变动影响较大,整体业绩波动区间在-20%至20%之间,极值情况的存在则将业绩波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另外,基金经理变动对偏债型基金的影响整体较小,整体业绩波动区间在-4%至4%之间,但也有极值情况存在。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认为,从更长的发展周期来看,基金公司更应该成为优秀的人力资源公司。要持续建立专业的人才梯队,无论投研团队、陪伴服务团队、产品和中后台赋能团队,都要能随着公司的发展持续地把客户需求作为核心,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源源不断地产生新人才,这是公募基金发展最核心的能力之一。
责编:王璐璐
(责任编辑:热点)
-
商场波诡云谲、竞争激烈,一个领导人的营销能力,甚至决定着其能够创造出多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作为营销领域专家,张红宇还是益盐堂应城)健康盐制盐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她在国家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 ...[详细]
-
财联社10月9日讯编辑 牛占林)在现代社会中,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基础设施不能被破坏早已深入人心,各国也形成了默契,不会去做如此极端的事件,但近期以 ...[详细]
-
来源:北京商报今年以来持续增长的出口量,让海外市场成为国内各新能源车企的新战场,相比传统“买断”模式,“出海”的部分车企更青睐“租赁”,爱驰、领克相继瞄准租赁模式,而作为国内新势力头部玩家的蔚来汽车, ...[详细]
-
来源:银柿财经巨星传奇和周杰伦的艺人管理公司杰威尔音乐签订了为期十年的IP授权协议。主打“周杰伦”概念的巨星传奇又出现在了港交所IPO的队列里,这一次还带上了庾澄庆和刘畊宏。近日,巨星传奇集团有限公司 ...[详细]
-
转自:贝壳财经11月21日至11月23日,2022论坛年会在北京金融街举行。“一行两会”主要负责人对房地产再表态,其中重点提到“一城一策”、降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 ...[详细]
-
“10亿”女牛散何雪萍,无惧回撤积极加仓,这一只标的狂赚8700万!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刊编辑部 | 刘增禄散户如云的A股市场中,“牛散”群体就好似隐匿于投资江湖的绝世高手,时而低调潜伏修炼,时而迅猛出击制胜,而在A股“散户榜”中 ...[详细]
-
三季度合计新聘基金经理232人!基金经理变动影响业绩规模 公募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待健全
基金经理是基金运营过程中重要的管理者与决策者,他们的任职变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基金规模与收益率产生影响。《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随着公募基金规模的不断攀升、基金行业新规的颁发,基金经理也随之发生着频繁 ...[详细]
-
在数字经济大背景下,甘肃银行坚持“科技领先、安全可控”的金融科技发展理念,以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积极投身和拥抱金融科技,十年磨一剑,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科技治理体系、制度体系、开发测试体系、运营监控体 ...[详细]
-
11月22日,涨停带动中字头概念股异动,、、涨停,中装铁配、等涨超5%。日前,中国联通在港交所公布了 2022 年 10 月运营数据,“大联接”用户累计到达 8.5 亿户,其中 5G 套餐用户累计达到 ...[详细]
-
编辑/王静仪“经过国庆长假,我决定还是买燃油车。”自驾游回来后,电动车主齐先生向《财经》记者感叹道。给汽车充电的难度还是被低估了——遇到充电要排队、充电桩损坏、提前下高速绕道寻找充电桩都是小状况,最有 ...[详细]